丁公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丁公藤,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石南藤的茎叶或全株。
别名: 丁父、丁公寄、丁公藤、搜山虎、风藤、巴岩香、三角枫、石蒌藤、细叶青竹蛇。
性味
味辛、甘,性温。
归经
归肝、肾经。[1]
功效
祛风湿,强腰膝,补肾壮阳,止咳平喘,活血止痛。
主治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6-15g、或浸酒、酿酒、煮汁,熬膏。 外用: 适量、鲜品捣敷、捣烂炒热敷、浸酒外搽。
使用注意
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服。
炮制
采集加工: 8-10月割取带叶茎枝,晒干后,扎成小把。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成小段,干燥。
入药部位: 茎叶或全株。
形态特征
常绿攀援藤木,揉之有香气。茎深绿色,节膨大,生不定根。叶互生;叶柄长1-1.5cm;
叶片椭圆形或向下渐变为狭卵形或卵形,长7-14cm,宽4-6.5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阔楔形,
下面被疏粗毛,叶脉5-7条,最上1对互生或近对生,离基1-2.5cm从中脉发出,弧形上升。
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雄花序与叶片近等长;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
花序轴被毛;雄花苞片圆形,直径约1mm,具被毛的短柄,雄蕊2,稀3枚,花药比花丝短;
雌花序短于叶片;雌花苞片柄于果期延长达2mm,密被白色长毛;子房离生,
柱头3-4,稀5。浆果球形,直径3-3.5mm,有疣状凸起。花期5-6月;果期7-8月。
鉴别
药材性状
茎扁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细纹,节膨大,具不定根,
节间长7-9cm;质轻而脆,横断面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灰褐色的髓。
叶多皱缩,展平后卵圆形,上表面灰绿色至灰褐色,下表面灰白色,有5条明显突起的叶脉。
气清香,味辛辣。以枝条均匀、色灰褐、叶片完整者为佳。
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小段,茎叶混合。茎枝呈扁圆形,直径1-3m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纹,节膨大,上生不定根。质轻而脆。叶灰绿色,皱缩。气清香,味辛辣。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林中阴处或湿润处,攀援于树上或岩石上。分布于甘肃南部、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