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须曼花的至诚供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一朵须曼花的至诚供养,这名喝醉酒的旅人,未曾受戒、持戒,未曾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只因闻法欢喜,以一朵须曼花至诚供养如来的功德果报,受福至今不尽。何况是勤修戒定慧,断恶修善,行更大的供养的人呢?果报必定更加殊胜不可思议!
原文
《大悲经》云:“佛告阿难,若有众生以念佛故,乃至一花散于空中,如是福德所得果报不可穷尽。”
一天,释迦牟尼佛带领弟子应供。斋毕,大众正静默等待佛陀开示时,突然于人群中传来阵阵骚动:
“喂,你看!那位比丘的耳朵上别著一朵好大的须曼花!”
“出家人怎么可以戴装饰品呢?”
“真大胆!在尊贵的佛陀面前竟然……”
“世尊!请问这位比丘为何在耳朵上别著花呢?”听闻众人的议论纷纷,天帝决意请示佛陀。
“花饰比丘,把花拿下来吧!”佛陀说。
“是!师父。”为众人所瞩目的花饰比丘,毫不迟疑地取下耳畔庄严的花朵。然而,不论他取下多少次,耳朵上又立刻出现一朵更芬芳的新花。众人不禁啧啧称奇
“花饰比丘,用神通力将花拿下来。”佛陀说。
“是!师父。”花饰比丘摄心澄虑,以三昧力幻化出成千上万的手臂,从四面八方虚空中取花而去。众人只见数不清的手臂交错而过,数不清的须曼花自手掌心洒遍会场,芳香沁人,目不暇给。然而花饰比丘的耳畔,依旧别著芬芳的花朵。
“我明白了!原来他不是故意的!”有人恍然大悟。
“不论怎么拿掉都会再变出来,真厉害!”也有人由衷佩服。
“这一定是果报、是因缘啦!”有人下结论。
“他过去一定修过大福报,做过大功德!”更有人信心满满地这么说。
“世尊!请慈悲开示花饰比丘的本末因缘,令大众解开心中的疑惑!”天帝再度为众请法。
佛陀说:
“距今九十一劫以前,也就是惟卫佛住世时,有一名酒醉的旅人途经法会,听闻到惟卫佛的开示,非常法喜,于是将耳畔的须曼花取下,至心供养佛陀。也因虔诚供佛的功德,旅人命终后,于九十一劫内远离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不断受生人天享福。今生于我座下出家,纵已得道证果,散花供佛之福,犹未穷尽。”
天帝不禁赞叹:
“这名喝醉酒的旅人,未曾受戒、持戒,未曾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只因闻法欢喜,以一朵须曼花至诚供养如来的功德果报,受福至今不尽。何况是勤修戒定慧,断恶修善,行更大的供养的人呢?果报必定更加殊胜不可思议!”
佛陀宣示毕,大众欢喜无量,发菩提心,永不退转。
花饰比丘因前世听闻佛法,生欢喜心,至诚供花献佛,故能于九十一劫内远离恶道,得享人天福报。后亦出家修行,得道证果。所以我们应当深信因果,广修福德,护持三宝,把握当下每个闻法的因缘、供养的因缘,必能获得佛法真实利益,开创光明的未来。[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