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風》唐朝·白居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春風》唐朝·白居易

《春風》唐朝·白居易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春風》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梅花、櫻花、杏花、桃花、梨花在春風中紛紛開放,後兩句寫深村裡的薺花、榆莢也歡呼春風吹來,表達了詩人喜迎春色的愉悅。同時借物詠志,暗含對不平等的等級制度的不滿,希望統治者不要有所偏私。全詩通俗易懂,清新自然,運用擬人手法,將物人格化,生動形象,富於情韻。

作品名稱 春風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春風

春風先發苑中梅⑴,櫻杏桃梨次第開⑵。

薺花榆莢深村里⑶,亦道春風為我來⑷。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先發:最先催開。苑(yuàn):畜養禽獸並種植林木的地面。多為帝王及貴族遊玩和打獵的風景園林。

⑵次第:依次,一個挨着一個。

⑶薺花:薺菜花。薺菜即今田邊地中生長的一種野菜,又叫薺薺菜,嫩時可食。榆莢:榆樹未生葉時,枝條間先生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稱榆錢。

⑷我:指薺花、榆莢,此處暗指地位不高的人。

白話譯文

春風颳起,先吹開了苑中的梅花,緊接着櫻花、杏花、桃花、梨花都相繼開放。

就連那樹邊的薺花和生長在深村裡的榆莢也好像在說,春風是為我而吹來。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文宗大和五年(831),當時白居易在洛陽任河南尹。不管是名卉還是野花,春風對待它們都是平等的,不會厚此薄彼。詩人由此寫下這首詩,寄託了對統治者重用人才、不要有所偏私的願望。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寫春風駘蕩,化育萬物,表達了詩人喜迎春色的愉悅。同時借物詠志,表達了對社會上不平等的等級制度的不滿。

前兩句寫春風中紛紛綻開的花朵。春風吹來,院中早梅先響應春的氣息,率先綻放;受到梅花的吸引,櫻花、杏花、桃花、梨花紛紛開放,瞬間成就了百花爭艷、春意盎然之機。它們就像大大小小的官員,沐浴在皇恩中。但是,它們受春風青睞的程度還是有差別的,這表現在開花順序有先有後。一個「次第」形象地折射出人世間等級制度的繁瑣森嚴。

後兩句寫深村裡的薺花、榆莢,歡呼春風吹來。它們在人跡罕至的幽深巷陌中,像下層百姓一樣無人問津。薺花、榆莢自作多情地認為春風是為自己而來,這還說得過去,因為春風雖未能不偏不倚,卻最終無一例外地吹拂過每個角落;而平民百姓卻往往連皇恩的殘渣余唾也享受不到,對比之下,更顯出人世間的不公平。這兩句移情於物,使物境人格化,將無情的自然景物寫得充滿感情,周身靈動,鮮活跳脫。白居易《楊柳枝詞八首·其三》云:「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立意、手法均與「薺花」二句相同。一寫婀娜柳枝勾引春風,一寫薺花榆莢喜迎春風,皆從春風寫意,又同賦物以情,景隨情化,寫來形象生動,富於情韻。

這首詩運用的藝術手法自然、清新,且通俗易懂,皆為春日即見之景,只是在這景致之中,詩人加入了自我角度的觀看心情。詩人寫春風,不寫風勢風向,而寫風吹到之後的變化,顯出春風的作用和特點。一是萬物復甦,百花爭艷,都以為風是專為自己而來,用擬人手法,活潑新穎;二是動態畢現,風到花開,詩人寫了七種植物,都開了花。這使得詩雖淺顯,但情緒飽滿,其所狀之景,所抒之情尤顯春日生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