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 韩世家桓惠王元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 韩世家桓惠王元年》

原文

九年,秦拔我陉[1],城汾旁[2]。十年,秦击我于太行[3],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4]。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馀万于长平[5]。十七年,秦拔我阳城、负黍[6]。二十二年,秦昭王卒。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7]。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党。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三城。三十四年,桓惠王卒,子王安立[8]。

段意

写第十世韩桓惠王时接连被秦所败,城将尽而国亡为时不久矣。主要有:九年,秦拔韩陉地。十四年,秦、赵长平之战,秦愈强。十七年,秦又拔韩两邑。二十四年,秦又拔韩两邑。二十六年,秦又拔韩上党。二十九年,秦拔韩十三城。至三十四年,韩桓惠王卒,其子安立。

注释

  [1]陉(xing):韩地名,在今山西闻喜西北。

  [2]城汾旁:筑城于汾水旁以驻守。汾,水名,发源山西宁武,西南流汇入黄河。

  [3]太行:太行山。

  [4]上党:韩地区名,在今山西东南部。

  [5]马服子:即赵括。马服君赵奢之子。空谈其父所传兵法,实际不会作战。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用赵括代廉颇为将,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举出击,被秦将白起包围,赵括被杀。赵军四十多万被俘活埋。

  [6]阳城:韩邑,在今河南登封东南。负黍:韩邑,在今河南登封西南。

  [7]城皋:即成皋,韩邑,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荥(xing)阳:韩邑,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8]王安:韩王安,前238—前230年在位。[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