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曹相國世家秦時為沛獄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秦時為沛獄掾[2],而蕭何為主吏,居縣為豪吏矣[3]。
原文
秦時為沛獄掾[2],而蕭何為主吏,居縣為豪吏矣[3]。
高祖為沛公而初起也,參以中涓從[4]。將擊胡陵、方與[5],攻秦監公軍[6],大破之。東下薛[7],擊泗水守軍薛郭西[8]。復攻胡陵,取之。徙守方與。方與反為魏[9],擊之。豐反為魏[10],攻之。賜爵七大夫[11]。擊秦司馬��軍碭東[12],破之,取碭、狐父、祁善置[13]。又攻下邑以西[14],至虞[15],擊章邯車騎[16]。攻爰戚及亢父[17],先登[18],遷為五大夫[19]。北救東阿[20],擊章邯軍,陷陳[21],追至濮陽[22]。攻定陶,取臨濟[23]。南救雍丘[24],擊李由軍[25],破之,殺李由,虜秦侯一人。秦將章邯破殺項梁也[26],沛公與項羽引而東。楚懷王以沛公為碭郡長[27],將碭郡兵。於是乃封參為執帛[28],號曰建成君。遷為戚公[29],屬碭郡。
其後從攻東郡尉軍[30],破之成武南[31]。擊王離軍成陽南[32],復攻之槓里[33],大破之。追北[34],西至開封,擊趙賁軍[35],破之,圍趙賁開封城中。西擊秦將楊熊軍於曲遇[36],破之,虜秦司馬及御史各一人[37]。遷為執珪[38]。從攻陽武[39],下轘轅、緱氏,絕河津[40],還擊趙賁軍屍北[41],破之。從南攻犨[42],與南陽守戰陽城郭東[43],陷陳,取宛[44],虜,盡定南陽郡。 從西攻武關、嶢關[45],取之。前攻秦軍藍田南[46],又夜擊其北,秦軍大破,遂至咸陽[47],滅秦。
項羽至,以沛公為漢王。漢王封參為建成侯。從至漢中[48],遷為將軍。從還定三秦,初攻下辯、故道、雍、[49]。 擊章平軍於好畤南,破之,圍好畤,取壤鄉[50]。擊三秦軍壤東及高櫟[51],破之。復圍章平,章平出好畤走。因擊趙賁、內史保軍[52],破之。東取咸陽,更名曰新城。參將兵守景陵二十日[53],三秦使章平等攻參,參出擊,大破之。賜食邑於寧秦[54]。參以將軍引兵圍章邯於廢丘[55]。以中尉從漢王出臨晉關[56]。至河內[57],下修武[58],渡圍津[59],東擊龍且、項他定陶[60],破之。東取碭、蕭、彭城[61],擊項籍軍,漢軍大敗走。參以中尉圍取雍丘。王武反於外黃[62],程處反於燕[63],往擊,盡破之。柱天侯反於衍氏[64],又進破取衍氏。擊羽嬰於昆陽[65],追至葉[66],還攻武彊[67],因至滎陽[68]。參自漢中為將軍中尉,從擊諸侯[69],及項羽敗,還至滎陽,凡二歲。
段意
敘曹參的出身及隨劉邦起兵反秦後的戰功。秦時為獄吏,劉邦初起時任中涓,經歷次戰役,漸升至將軍。
注釋
[1]平陽侯二句:平陽侯是曹參的封號。平陽,今屬山西臨汾縣。沛:秦縣名,治所在今江蘇沛縣。
[2]獄掾:秦漢時掌管刑獄的小吏。
[3]「而蕭何」二句:蕭何:劉邦的重要謀臣,佐劉邦定天下,西漢首任相國。主吏:秦漢郡縣地方官的屬吏。此指沛獄主吏,即典獄長。豪吏:縣吏中的豪強者,即有權勢的縣吏。
[4]中涓:宮中主持清潔工作的官員。
[5]將擊:領兵進攻。胡陵:秦縣名,治所在今山東魚台縣東南。方與:秦縣名,治所在今山東魚台縣西。
[6]監公軍:指秦泗水監所率的軍隊。監:郡監。公:尊稱。
[7]薛:古縣名,治所在今山東滕縣南。
[8]泗水: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蘇沛縣東。守:郡守。薛郭:薛縣外城。
[9]反為魏:叛沛公劉邦而歸魏。魏,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魏國貴族魏咎所立之國。
[10]豐:沛縣的屬邑,在今江蘇豐縣。
[11]七大夫:秦國二十級爵的第七級。
[12]司馬��(古文夷):秦將。碭(dang):秦縣名,治所在今安徽碭山縣。
[13]狐父:古地名,在今安徽碭山縣東南。祁:古城名,在今安徽碭山縣北。善置:驛站名,當時屬祁城。漢稱驛站為置。
[14]下邑:古縣名,治所在今安徽碭山縣西。
[15]虞:古縣名,治所在今河南虞城縣。
[16]章邯:當時秦軍主將,鎮壓過陳涉起義軍,後降項羽,楚漢戰爭中被劉邦擊敗自殺。
[17]爰戚:秦縣名,治所在今山東嘉祥縣。亢(gang)父:秦縣名,治所在今山東濟寧市南。
[18]先登:首先登上城牆。
[19]五大夫:秦漢二十級爵的第九級。
[20]東阿:秦縣名,治所在今山東陽穀縣東北之阿城鎮。
[21]陳:秦縣名,縣治在今河南淮陽縣。
[22]濮陽:秦縣名,縣治在今河南濮陽縣南。
[23]定陶:秦縣名,縣治在今山東定陶縣西北。臨濟:今山東博興縣境。
[24]雍丘:秦縣名,即今河南杞縣。
[25]李由:秦丞相李斯的兒子,當時為三川郡的郡守。
[26]項梁:楚將項燕之子,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在定陶被秦將章邯戰敗而死。
[27]楚懷王:名心。陳勝起義失敗後,項梁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王,仍稱楚懷王。碭郡:秦置,郡治在今安徽碭山縣。
[28]執帛:楚官爵名。
[29]遷為戚公:升為爰戚縣縣令。公,對縣令的尊稱。
[30]東郡尉:東郡的郡尉。東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陽縣西南。
[31]成武:秦縣名,在今山東成武縣。
[32]王離:秦將王翦的孫子。成陽:秦縣名,縣治在今山東鄄城縣境內。
[33]槓里:秦縣名,在成陽之西。
[34]追北:追擊失敗的秦軍。北,敗。
[35]開封:秦縣名,即今河南開封市。趙賁(ben):秦將領。
[36]曲遇:古鎮名,在今河南中牟縣境。
[37]司馬:軍中掌管政務和兵員的高級官員。御史:秦朝派駐各郡的監察官。
[38]執珪:戰國時楚國的最高爵位名稱。
[39]陽武:秦縣名,在今河南原陽縣東南。
[40]轅(huan yuan):山名,在今河南偃師縣東南。緱(gou)氏:秦縣名,在今河南偃師縣東南。絕河津:封鎖黃河渡口。此渡口指平陰津,在今河南孟津縣東。津,渡口。
[41]屍:地名,在今河南偃師縣境。
[42]犨(chou):古邑名,在今河南魯山縣東南。
[43]南陽:古郡名,在今河南南陽市。(yi):呂,南陽郡守之名。陽城:即堵陽城,在今河南方城縣。
[44]宛:秦縣名,治所在今河南南陽市。
[45]武關:在今陝西商縣東。嶢(yao)關:在今陝西藍田縣東南。這二關是河南通往陝西的交通要道。
[46]藍田:秦縣名,即今陝西藍田縣。
[47]咸陽:秦國都,在今陝西咸陽市東。
[48]漢中:秦郡名,郡治在今陝西漢中市。
[49]「從還定」二句:跟着漢王回來平定了三秦,先攻擊下辯、故道、雍、(tai )。 三秦:項羽把關中地分封給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合稱三秦。下辯:古邑名,在今甘肅成縣。故道:秦縣名,治所在今寶雞市西南。雍:秦縣名,治所在今陝西鳳翔縣西南。:古縣名,在今陝西武功縣西南。
[50]擊章平句:章平:秦將章邯的弟弟。好畤:秦縣名,治所在今陝西乾縣東。壤鄉:地名,在今陝西武功縣東南。
[51]高櫟(li):地名:當在壤鄉附近。
[52]內史:官名,秦內史是京城的地方長官。保:內史之名。
[53]景陵:地名,方位不詳。
[54]食邑:即封地,食其地的租稅收入。寧秦:秦縣名,即今陝西華陰縣。
[55]廢丘:古邑名,在今陝西興平縣東南。
[56]中尉:秦官名,掌京城治安的武職,是加給曹參的職銜。臨晉關:關隘名,在今陝西大荔東。
[57]河內:泛指黃河以北,此指河南黃河以北、山西東南部和河北南端這一地區。
[58]修武:秦縣名,治所在今河南獲嘉縣的小修武。
[59]圍津:黃河渡口之一,在今河南滑縣東北。
[60]龍且(ju):齊國人,項羽的將領,後被韓信所殺。項他:項羽的部將。
[61]蕭:秦縣名,在今安徽蕭縣西北。彭城:秦縣名,縣治即今江蘇徐州市。
[62]王武:漢將。外黃:秦縣名,治所在今河南杞縣東。
[63]程處:漢將。燕:漢置燕南縣,縣治在今河南延津東。
[64]柱天侯:漢將,姓名不詳。衍氏:戰國魏邑,在今河南鄭州市北。
[65]羽嬰:楚將名。昆陽:地名,在今河南葉縣境。
[66]葉:秦縣名,縣治在今河南葉縣。
[67]武彊:古城名,在今河南鄭州市東。彊,同「強」。
[68]滎陽:古縣名,治所在今河南滎陽縣東北。
[69]從擊諸侯:跟隨劉邦攻打各地不從漢的割據勢力。[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