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卷第七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伤寒论》卷第七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目录
【原文】
大法,春夏宜发汗。
【译文】
在春夏季节,适宜发汗,这是使用汗法的一般原则。
【评析】
本条讲概言治法运用当结合时令。 春天阳气初升,夏天阳气旺盛。在春夏季节,人体的阳气也应之而浮盛于外,感邪后亦以表症为多,所以治宜发汗。《内经》上说:“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正是指治病应适应天时变化而因势利导的原则。当然,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辨证为前提,随症治之。
【原文】
凡服汤发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译文】
大凡服汤药发汗,汗出病愈就应停止服药,无须一剂药都服完。
【评析】
本条讲服药应注意中病即止。 服药的目的,是扶助正气,祛除病邪,邪去正复,即应停药,以防过剂伤正。“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不单指发汗方药,其他吐下诸法,都应遵循这个原则。
【原文】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译文】
凡是应该发汗,如没有汤剂,丸剂和散剂也可以使用,总需要得到汗出,病始可解。然而毕竟不如汤剂那样,便于随症加减的效果良好。
【评析】
本条讲发汗以汤剂最好,丸散只可从权使用。 方药剂型有汤、丸、散、膏等多种,各有所宜。发汗最好使用汤剂,因为药力发挥快,特别是可以随症加减化裁,使之更切合于病情,从而有利于提高疗效。丸、散剂的剂型固定,不能随症加减,而且药力发挥缓慢,用于发汗,一般不如汤剂。但是,如果一时取不到汤药,丸散也可暂时使用,不过,仍应以汗出方可病解。
【原文】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耳。设利者,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译文】
症见脉浮大,询问病人,回答道只有大便硬结。若使用泻下法,即为严重错误的治疗方法。这是因为脉浮主表,大便硬为实,症属表里皆病,应当用发汗解表,汗出邪散则里自和。
【评析】
本条讲表症便硬,治当发汗解表。 脉浮大,是邪气盛实于外,自当治以发汗解表,然而必须没有虚象,这时询问大便情况,颇有参考价值。如大便干硬,表明里气不虚,汗出则病解,因为脉浮为正气抗邪向外,所以当用汗解。如果不是便硬,而是里虚下利,则表邪极易内陷,所以断为大逆。所谓硬为实,说明里气不虚,并不是已具阳明里实。这种便硬,一般不须治疗,迨汗出表解之后,邪去正复,大便可能自通。假使未通,再略进通下,也不为晚。[1]
【医者必读】
《伤寒论》自古以来,就是一部经典一部传奇,成为医者必读的书籍之一,也是国家考试的参考用书之一,《伤寒论》六证辩证明晰,理法中规中矩,方药配合严谨等多种特点,是应用汤液辩治的独特临床治疗技术。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学术的根本,中医疗效的源头,就像北宋时期的林亿在《校定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中重点提到:“臣尝读唐令,见其制: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寒》、陈延之《小品》。”北宋王溥撰在《唐会要•医术•卷八十二》中记载:“乾元元年(758年)二月五日制:自今以后,有以医术入仕者……各试医经方术策十道、《本草》二道、《脉经》二道、《素问》十道、张仲景《伤寒论》十道。”[2]
【作者简介】
张仲景名机,史称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死于建安最后几年(约公元215~219年)。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疫疾广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