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龙舟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舟池位于集美鳌园路南侧与龙船路之间的海边。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在厦门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外池俗称“龙舟池”也就是厦门集美龙舟池,宽300米,长800米,总面积24万平方米。厦门集美龙舟池的池畔建有式样各异的“启明”、“南辉”、“庚”及“左”、“右”、“逢”、“源”七个亭子。池畔四周建有数座仿古建筑的琉璃瓦顶楼台、廊庑和亭榭,以北岸居中的“南辉”亭为主观景台和指挥台,建筑为廊庑式,长48米,宽8.5米,两端连以双层八角亭攒尖顶,中为二层楼重檐歇山顶,均为琉璃瓦屋面。龙舟池周围亭台具有深受东南亚文化影响的具有强烈的闽南域特色的建筑风格,是龙舟池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中文名称: 集美龙舟池

外文名称: longzhouchi

地理位置: 厦门市集美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24万平方米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级别: 国家AAAA级景区

门票价格: 无门票

著名景点: 龙舟池 鳌园

交通方式: 公交,自驾

分 类: 戏水,划船

地理位置

位于集美鳌园路南侧与龙船路之间的海边。

历史文化

赛龙舟文化

每年端午节,厦门集美龙舟池都会举办赛龙舟。集美赛龙舟闽南语称“别舲舳”。“别舲舳”是22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汉语,与“赛龙舟”同是讲舟船竞渡,但意义却不相同。厦门集美龙舟池赛龙舟的倡导者陈嘉庚先生就说过:昔日的别舲舳为了出风头夺锦标,我们提倡的赛龙舟是为锻炼身体增强人民体质,是为了赛团结比风格,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厦门集美龙舟池舟船竞渡史涵盖了从四五千年前的龙的节日祭奠龙王到二千多年前的别舲舳,乃至赛龙舟的整个中华民族龙舟文化。厦门集美龙舟池赛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四五千年前五月五日“龙的节日”祭祀龙王习俗流传至今,古时所建的龙王宫仍在。集美的陈氏先祖从河南省固始县南迁闽南,把洛河流域的别舲舳民俗也带到了集美。经几世繁衍,集美人丁兴旺,开始在渔村以西的海湾(现今外、中、内龙舟池地域)用渔船别舲舳。集美的别舲舳日趋兴盛,五月初五别舲舳之前,要到村西南角海边的龙王宫祭拜龙王爷,并举行“请水”仪式,尔后将请回的圣水进行沐浴,为赛舳“洗净”。为了与他乡别舲舳能夺标取胜,集美人从各房角挑选少壮渔民,组建了自己的厦门集美龙舟池代表队,并且特造了身似龙体,可坐18人的梭形参赛小舟,这龙舳就停泊在西堰(今龙舟内池)内。厦门集美龙舟池的这龙舳穿航于厦金海域,参加竞渡屡屡夺标,称雄闽南沿海,被尊称为“十八龙舳”,名扬四方。陈嘉庚古为今用,传承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别舲舳,变别龙舳为厦门集美龙舟池里赛龙舟;它洋为中用,中西合璧,在龙舟竞渡史上第一次举办竞技型龙舟赛,使中华民族的龙舟竞渡开始由民俗体育游戏向竞技体育转型。陈嘉庚改革创新,创立了我国第一部龙舟竞技比赛的章程,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龙舟竞技赛专用人工池——厦门集美龙舟池,这也使后来集美成为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龙舟比赛的地方。

近代建筑群

集美龙舟池及其七座星亭

龙舟池又名大池或外池,位于道南楼南面,长约800米,宽100余米,面积一万余平方米,可设八条比赛航道。原系1950年陈嘉庚围筑南堤后形成的大池塘,1954年后陈嘉庚开始组织村民师生在池中进行龙舟训练和比赛,并于五十年代中后期不断修筑、美化堤岸及周边环境,使之成为一个十分理想的比赛用池。根据集美民间传说,原先曾计划在池周及池心设计建筑“启明”、“南辉”、“长庚”和“左”、“右”、“逢”、“源”七座星亭,后“逢亭”、“源亭”未建,“长庚亭”因故半途停工,其余四座先后五十年代完工。其中“启明亭”位f东岸边,“左亭”位于北岸道南楼前,“右亭”位于北岸华文学院大门口。“南辉亭”位于“左”、“右”两亭之间,因此又名“中亭”。除此四亭外,另在龙舟池南岸中段建有一亭,名作“宗南亭”,在池中的东、西两端各建有一座无名的小星亭,加起来依旧为七座星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