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犀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犀牛 |
中文學名: 中國犀牛 |
中國犀牛是生長在中國的三種犀牛(印度犀、蘇門犀、爪哇犀)的種群統稱,一般體長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噸。曾廣泛分布在中國的華中地區和華南地區,棲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皮膚有又硬又黑呈深灰帶紫色,上面附有鉚釘狀的小結節;在肩胛。頸下及四肢關節處有寬大的褶縫,使身體看起來就像穿了一件盔甲。雄性鼻子前端的角又粗又短,而且十分堅硬,所以人們又稱之為「大獨角犀牛」。
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清熱涼血中藥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藥,在中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但由於人類的活動和過度開發,使得它們的棲息地逐年減少;再加上它們頭部的犀角的經濟和藥用價值極高,使它們從遠古時代便受到人類的大肆獵殺,且被捕殺數量離近代越近越多,就這樣它們終於在20世紀初在中國幾乎蹤跡全無,並於1922年在中國徹底消失。[1]
目錄
形態特徵
中國犀牛一般體長在2.1-2.8米,高1.1-1.5米,重1噸。它有許多獨特的外貌特徵,異常粗笨的軀體,短柱般的四肢,龐大的頭部,全身披以鎧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長有單角或雙角,還有生於頭兩側的一對小眼睛。它們雖是身體龐大,相貌醜陋,卻是膽小不傷人的動物。不過它們受傷或陷入困境時卻兇猛異常,往往會盲目地沖向敵人,用頭上的角猛刺對方。它們雖然體型笨重,但仍能以相當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短距離內能達到每小時50公里左右。
棲息環境
中國犀牛曾廣泛分布在大半個中國,主要棲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由於自然氣候的變冷,和人類的開發活動對它們生活環境的不斷破壞,使得它們的棲息地逐年速縮小。
分布範圍
殷商時期犀牛所能到達的北界,或還在殷墟之北的內蒙古烏海一帶,經六盤山往東,過子午嶺、中條山、太行山,直至泰山北側,長達一千八百多公里。 春秋時期的北界,則已縮減到了渭南山地、漢水上游、淮河流域直至長江下游;到公元前2世紀的漢代,中原就已經沒有犀牛了。 唐朝時,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甚至青海,都有分布。 明朝時,只分布於貴州、雲南。 到了清朝時,它們的棲息地就僅剩下雲南了。
亞種分化
主詞條: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犀
中國原有三種犀牛:印度犀(又稱大獨角犀)、爪哇犀(又稱小獨角犀)和蘇門犀(又稱雙角犀),如今這三種犀牛原本土生土長在中國的種群已全部絕種,包括印度犀、爪哇犀牛的2個亞種、蘇門答臘犀牛的1個亞種。
其中,爪哇犀的兩個亞種和蘇門答臘犀牛這個亞種不僅是在中國境內滅絕,而且也已從世界上消失。
滅絕原因
自然原因
氣候逐漸變冷:何業恆與人合著的《中國野生犀牛的滅絕》一文指出,氣候逐漸變冷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犀牛是一種喜歡溫暖氣候的熱帶、亞熱帶動物。
從公元前500年前後黃河以北氣候明顯變冷開始,該地區的犀牛種群持續南遷。到唐朝時,黃河以北地區已完全不適合犀牛生存,唐貞元年間那頭得到最高禮遇的犀牛,白居易詩中描述的生活情形是「馴犀生處南方熱,秋天白露冬無雪。一入上林三四年,又逢今歲嚴寒月。飲冰臥霰苦蜷局,角骨凍傷鱗甲縮。」《舊唐書·德宗紀》記載,797年(貞元十二年)冬天,「大雪平地二尺,竹柏多死」,這頭犀牛就凍死在了長安皇宮動物園中。
此後,唐人放生馴犀一般都要送回原產地去,如東南亞送來的帶回東南亞去,渠州(今四川廣安一帶)送來的也帶回原籍放生,而不是就地放生,這正是因為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變冷,已不再適合犀牛生存。
到1050年前後,似乎不僅長江流域的氣候也開始變冷,冬天連嶺南鬱林州(今廣西興業縣)的犀牛都要「掘地藏身而出鼻」,也就是犀牛在地上挖個坑,把自己整個身體躲進去,僅留個鼻子在外面。
人為原因
棲息地不斷縮減:以犀牛在商周之際的1800千米的北界作一條邊,以最西北端屈吳山作原點,由原點向南與雲南西南端連一條線、與中國東部海岸線的弧形之間圍成的扇形區域,就是中國古代犀牛分布的總面積。
根據這個扇形面積的縮小速度,東北師範大學的王振堂教授等人進而提出,三千多年來,中國犀牛棲息地北界線一直在以每年500米的速度向西南移動,直到當代歸零,造成這種改變的外力,不僅是氣候改變和直接大量捕殺,人類活動範圍擴大、人口壓力增加,無形之中就一直改變着犀牛棲息地環境。
「人口壓力較低時,人口種群的生活地區與犀牛生存地帶相間交錯分布。犀牛隻因直接捕殺而減少。但棲息地與人類交錯的野生動物,都會承受一定的人口壓力,因為人類數量超過一定範圍後,必然焚燒山林、藪澤,開墾丘陵及湖畔,永久性破壞其生存環境,大面積占據其棲息地。」
犀牛也是如此,在氣候與人口壓力的共同作用下,其生存空間遭到永久性破壞後,便出現了地域性滅絕。
王振堂研究古文獻後得出,古代犀牛在最適生境區內最高密度可達每100平方千米6-7頭,但在古代州郡建制的大範圍內,只能達到每600平方千米l頭。結合犀牛的被捕殺頻率,以及犀牛近兩年才產一仔的繁殖率,他用數學模型計算出,犀牛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壓力為4人/平方千米。
王教授還統計分析了唐代34個產、貢犀或犀角的州郡,發現其中除連州人口壓力為3.17人/平方千米、玉林為3.03人/平方千米外。其他各州皆小於2.90人/平方千米,且有10個州郡人口密度小於1人/平方千米。
400年後的宋代,唐代曾有犀牛生存的各州,除雲貴高原外,其他州郡的人口壓力皆已在4人/平方千米以上,其中除2個州郡尚偶有犀牛記載外,其他各州已無犀牛生存。
到明清時期,中國犀牛已僅在雲南省有殘存了,此時雲南省境內,大部分地區的人口壓力都在5人/平方千米以上,甚至15人/平方千米,只有普洱府、鎮元府、沅江府人口壓力低於4人/平方千米,當時尚有犀牛記載的州府,也正是這幾個。
人類的獵殺: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清熱涼血中藥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藥,救人無數,在中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另外犀牛皮也在古代被廣泛用於士兵皮甲製作,這加速其滅絕速度。同時也將它與象牙一樣用來雕刻製成各種精美的工藝品,人還將犀牛的皮和血入藥,在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由於犀牛數量稀少,因此越發顯得珍貴。
到了清朝,南方各省官員為了使犀牛角成為官府私有的財產,發出公告,不許民間亂捕犀牛,只許官方獵殺。這樣,犀牛遭到了官兵的狂殺濫捕,他們打死犀牛,當場把犀牛角鋸下,然後多數進貢給他們的上司和皇上,為自己以後升官發財鋪平道路。當時最多出動上千官兵,一次能捕幾十頭犀牛,當時民間一些人為了發財也大量偷獵犀牛。
如此瘋狂捕殺,到了公元20世紀初,犀牛在中國所剩無幾。這時的犀牛角更顯得珍貴,但據當時官方資料,在公元1900年到公元1910年,僅10年間,官方和民間進貢的犀牛角就有300多支,這還不包括偷運到國外的!而這之後,犀牛就極少能捕到了。
種群現狀
1916年,最後一頭雙角犀(蘇門答臘犀)被捕殺;
1920年,最後一頭大獨角犀(印度犀)被殺;
1922年,最後一頭小獨角犀(爪哇犀)被殺;
在民國建立後的十餘年間,共捕殺只有10頭左右。此後,在中國大地生存了幾千年的犀牛在中國徹底的絕跡了。
儘管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又從海外引進了一些犀牛,儘管90年後的今天人們仍然可以從中國的動物園內目睹和觀賞到犀牛,但是,原本土生土長在中國野外環境裡的犀牛,卻永遠一去不復返了。雖然這三種犀牛至今還存在,但是它們依然處在瀕危和極危狀態,仍然急需我們人類的保護。
已滅絕的犀牛及現代犀牛體型大小比較
馬未都:中國不但有犀牛,而且滅絕的時間,比想象中更近
參考來源
- ↑ 中國犀牛概述(附圖),有動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