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心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ZFJ讨论 | 贡献2018年11月22日 (四) 23:21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刘心源 (民国初湖北首任民政长) 刘心源(1848-1915 年 ) ,谱名文申,考名崧毓,字亚甫,号冰若,另号幼丹,自号夔叟,晚…”)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心源 (民国初湖北首任民政长) 刘心源(1848-1915 年 ) ,谱名文申,考名崧毓,字亚甫,号冰若,另号幼丹,自号夔叟,晚号龙江先生,清末民初著名金石学家、文字学家、书法家 [1] 。 本 名 刘心源 别 称 龙江先生 字 号 亚甫 冰若、幼丹、夔叟 所处时代 清朝末期民国初年 民族族群 清朝人 出生地 嘉鱼县腾云洲(洪湖市龙口镇) 出生时间 1848年9月4日 去世时间 1915年 主要作品 《古文审》、《乐石文述》、《吉金文述》、《凡诲书》等 主要成就 官至广西按察使、湖南巡按使、湖北首任民政长等

刘心源,清道光戊申年八月初七日(1848年9月4日)寅时生于今洪湖市龙口镇( 当时属嘉鱼县腾云洲 ) 一家书香门第,父亲刘正钧,字凤山,系晚清秀才,以教书种田为生。刘心源年少丧父,由长兄达源 ( 附贡生 )支持读书。清同治癸酉年( 公元1873 年 ) 由廪生中式第六十七名举人,光绪二年 (1876 年 )恩科会试中七十名贡生。保和殿复试一等二十六名。殿试二甲第三十七名,赐进士出身。朝考一等第十六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土。一年后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此后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会试同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西道掌广东道御史,京畿道御史,河南副主考,四川夔州知府、成都知府,江西督粮道、按察使,广西按察使等官职。 1912年1月10日领导了湖北保路运动,辛亥首义成功后被举为湖北议会议长,国会会员,湖北首任民政长,湖南巡按使,为官四十载,清正廉洁。1915年逝世。 学术造诣编辑 毕生以金石为基研究古代汉字,攀崖拓摩不畏其险,甚至“质裘被以购”青铜器及古币,亲采精拓,校录博研,从无间断。书法则谨严有创新,擅钟鼎文、石鼓文,篆、隶、楷俱佳,尤以新体魏碑见长,风格俊逸典雅,与杨守敬、张裕钊被张之洞誉为湖北三大书法家。所任各地皆留有其墨迹。刊行著作有《古文审》八卷、《乐石文述》四十卷、《吉金文述》二十卷,《凡诲书》十卷。《益州书画录》记载:刘心源官成都府时,适庚子事变(一九00),所作秋感八首,蜀中争为传隶,著奇觚室乐石文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