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洋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洋脊(Mid-ocean ridge)是位于全球海中张裂性板块边界的一系列火山结构系统,地球上最巨大的山脉系统,总长度约八万公里,宽度可超过一千公里,约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一。 中洋脊纵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彼此相连。 最有名的中洋脊是大西洋中洋脊。[1]

简介

中洋脊,又称洋脊、大洋中脊、中央海岭,是位于全球海中张裂性板块边界的一系列火山结构系统,在板块构造模式中,大洋中脊顶部标出了海底扩张轴线,属分离型板块边界,离中洋脊愈远的地壳愈年老,而中洋脊中央则是最年轻的新生地壳。

“中洋脊”为狭义,特指大西洋洋中脊,长达65,000公里;广义则使用“洋中脊”,泛指全世界的洋中脊(尚包括东太平洋海隆、印度洋西南海岭、中印度洋海岭、印度洋东南海岭等)。

构成

中洋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海底山脉,长达80,000公里(49,700英里),其中连续的山脉长达65,000公里(40,400英里),与之相对应的地质结构是陆地上的裂谷(地堑),地函的热对流在中洋脊中央处上升,岩浆在此涌出后,快速冷却为玄武岩,形成新的海洋地壳。

板块运动

洋中脊构造是板块构造的一部分,在洋中脊形成的玄武岩洋壳逐渐变冷变重,发生俯冲作用,俯冲到地函的洋壳发生变质作用进一步密度变大,拖曳整个洋壳向地函运动并使得洋中脊被动扩张,洋中脊扩张后,下面的软流圈地函被动上涌发生减压熔融,形成新的玄武质洋壳。也正因为如此,正断层作用产生了裂谷,也出现了平行断层。离大洋中脊愈远的岩石愈年老,而大洋中脊中央则是最年轻的新生地壳。

另一方面,由于软流圈内的岩浆对流背离,再加上各部份的对流速度不一,因而形成转换断层,虽然朝著同一方向扩展(脊推机制),但移动方向却不相同,而这些转换断层会出现剪切作用。最有名的中洋脊是大西洋中脊,冰岛则是大西洋中洋脊露出海面的一部分,因此被认为是观察中洋脊构造最方便的区域。

参考资料

  1. 中洋脊翰林云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