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闯王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潘多拉讨论 | 贡献2021年8月22日 (日) 19:56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闯王镇地处幕阜山脉九宫山北麓,因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闯王陵座落于镇域南部牛迹岭小月山而得名,是通山县撤乡建镇后发展速度很快的新集镇,全镇国土面积242.32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19491人(2017年),山林面积15万亩,耕地面积1.4万亩,下辖12个村,61个生产组。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500万元,财政收入196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1650元。[1]

中文名称: 闯王镇

外文名称: Chuang Wang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中

下辖地区: 汪家畈、宝石、刘家岭、界牌、龟墩、坳坪等

政府驻地: 刘家岭

电话区号: 0715

邮政区码: 437625

地理位置: 地处幕阜山脉九宫山北麓

面 积: 242.32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19491人(2017年)

车牌代码: 鄂L

历史文化==

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闯王镇由原宝石、高湖两乡合并而成。一代农民起义英雄李自成战败于城内小源口,殉难高湖牛迹岭小月山下,铸成千古遗恨。郭沫若、姚雪垠、胡绳等文史学家曾考证并亲临墓地,使闯王陵蜚声神州,名传环宇。闯王镇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已开发的旅游景点有仙人台、大崖头瀑布、莲花洞、宝石古民居、程氏宗祠等,可供游客观赏,访古追踪。

经济

= 闯王镇是林粮并举的山区集镇,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石英石、煤炭、楠竹、茶叶、沙梨等。境内硅石探明可采储量达5000万吨,居全省之首,石英含量达99.7%以上。全镇已开采塘口25处,年采矿能力33万吨,已建石英砂厂21家,年产量6万吨;境内溪深谷幽,流泉飞瀑,已建小水电站12座,装机1.4万千瓦,年发电量达5000万千瓦时;境内山林面积15万亩,其中楠竹园3.5万亩,年采伐量50万支;已建雪梨基地35个,总面积6500亩,年产鲜梨50万公斤,已开垦茶园3000亩,有15个镇村茶场、林场;汪家畈农业科技园已建GRC水泥滑架大棚107个,面积200亩的闯王镇已成为闻名的“沙梨之乡”、“石英石之乡”、“楠竹之乡”、“茶叶之乡”,形成小水电、矿产、特产、基地农业的经济体系。连续两年被湖北省委授予“六好乡镇党委”,被咸宁市委评为经济发展速度“十前”乡镇等称号。

交通

闯王镇位于县境东南方,距县城32公里,距武汉、南昌、黄石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公里以内,距京广铁路咸宁站60公里,距长江水道黄石港120公里。106国道和南贾公路横穿全境,九环公路连通全镇12个村。区域交通便利,人流、物流畅达。

旅游景点

闯王陵、宝石民居群、莲花洞、葫芦槽、步步高田园风光、仙人台、大崖头瀑布、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程九佰宗祠、皇帝老师舒宏绪的门楼与居所。

闯王陵

九宫山西麓牛迹岭小月山,属高湖乡高湖村。闯王李自成的陵墓就静卧在牛迹岭青松翠柏之间。三百年来,李自成墓仅为石垒荒冢,1979年建成闯王陵,1988年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自成(1606—1645),本名鸿基,陕西省米脂人。近几十年,史学家们为探明李自成牺牲的经过和确凿的葬身之地,查找了大量历史资料。诸如《清史稿?世祖纪》载:“阿济格败李自成于邓州,穷追至九江,凡十三载,皆大败之。自成窜九宫山自缢死”;清初史学家费密《荒书》载:“大清追李自成至湖广……自成亲随十八骑由通山县过九宫山……自成独行至小月山牛迹岭,会大雨,自成拉马登岭,山民程九伯者,下与自成手搏,遂辗转泥滓中。自成坐九伯臀下,抽刀欲杀之,刀血渍,又经泥水不可出。九伯呼救急,其甥金姓以铲杀自成……”从正史、方志、宗谱等官私史料考察,李自成从襄阳败退,在武昌与清军激战五十余日后,挥兵东下,于九江遇敌大败。从西塞山登岸,经保安、咸宁入通山,渡富水,来至九宫山下。打算过九宫山而至江西,不料误入葫芦造,在牛迹岭被团练头目程九伯率众杀害,后由当地百姓偷偷安葬,并竖有二尺石碑。故此,史学界确认李自成葬身于通山。

闯王陵建在九宫山小月山黄楮凸上,座南朝北,倚山而建,占地八千余平方米。四柱三门的仿明清建筑门楼,荷花绿大理石匾额,上书“闯王陵”。两侧分列石象石狮,前横溪水,上架石桥。后有石阶,向上数十级,是闯王坟台。明洁透绿的大理石墓碑上有郭沫若手书“李自成之墓”五个大字。封土高约三米,绿草如茵,石狮守卫,花岗岩围护,周围遍植树木花草。坟台再往上,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白墙、园柱、琉璃瓦顶的李自成生平陈列馆,匾额是茅盾手迹,馆中立李自成半身塑像,周围有序陈列有关李自成的古代文献和程、金、朱姓谱牒,并有李自成所用的鎏金双龙马蹬。姚雪垠为闯王陵撰书长联:“纵横半中国,锐意北伐,渡河入晋,过太原,破燕京,何其盛也,终因人谋不藏,山海关大军喋血,前功尽毁,黄尘万里无归处,唯有英勇殉社稷;苦战十七载,铩羽南来,离陕奔楚,弃襄阳,败武昌,亦云惨矣,毕竟图谶难凭,牛迹岭巨星落地,宏愿皆空,青史千秋悲壮志,何曾怕死遁空门。”写尽李自成一生行事。

宝石民居群

闯王镇宝石村山环水抱,是700余年的老村。宝石村民居群始建于明万历时期。1615年由宝石人舒红绪(万历皇帝的教师)创修舒氏门楼、舒氏宗祠。后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代,形成以宝石河为中心的南北两片以姓氏为主的聚居村落。数百年的历史,宝石村民居群遗留有明代、清代早、中、晚期和民国时期的民居130余栋。多式民居表现着各个时期的建筑标准、建筑风格,亦反映着民居主人各自的身份地位和实力。

宝石村民居群,在民国时期有“小汉口”之称,现有保护范围4.5万平方米,是鄂南最大、历史面貌最完整的民居村落,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推荐单位。

视频

咸宁通山县闯王镇谢家腰鼓舞蹈队(桃花树下唱情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