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卢晓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桃花颂歌讨论 | 贡献2019年2月2日 (六) 21:29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卢晓云
卢晓云
出生 1977
国籍 中国

卢晓云,中共党员,1977年1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个人简历

1995. 09--2000. 07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学士。


2000. 09--2005. 01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理学博士、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辅导员。


2005. 03--至今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工程系教授。


2008. 11--2010. 11意大利都灵大学分子生物技术中心,博士后。


经历

1995. 09-2000. 07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学士。


2000. 09-2005. 01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理学博士、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辅导员。


2005. 03至今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工程系教授。


2008. 11-2010. 11 意大利都灵大学分子生物技术中心,博士后。


校园歌手卢晓云


卢晓云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读博士担任该系辅导员期间,曾参加过清华举办校园歌手比赛,卢晓云和好友曹卉娟 一起演唱了《玻璃杯》,这次比赛《玻璃杯》获得了最佳作词奖。之后清华做了张校园合辑并把这首《玻璃杯》纳入其中,同时也把这首歌放到了网上,随后这首歌也就 在网上迅速走红。


歌名:玻璃杯


演唱:曹卉娟


专辑:玻璃杯


词:曹卉娟曲:曹卉娟


你曾说我的心像玻璃杯


单纯的透明如水


就算盛满了心碎


也能轻易洒掉装着无所谓


我用手握紧一只玻璃杯


心痛的无言以对


就算再洒脱笑的再美


心碎了要用什么来赔


拈一只小小的玻璃杯


盛不下太多泪水


多一点爱就多一点疲惫


洒掉一些给自己放飞


那轻轻巧巧的玻璃杯


总是太容易破碎


盛下了泪水就盛不下妩媚


究竟谁湮灭了谁


谁又能体会


钟情西部的清华女博士


"今天我们上了卢老师的一节课,收获很多,卢老师应该多备一些课程,尤其是低年级的课程。"这是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 学与技术学院的大四学生写给该院院长的一封信,信中对卢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卢老师",就是我校2005届生物系毕业生、西安交通大学生命 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卢晓云博士,到西安交大工作刚刚半年多。


西部--事业发展的舞台


和许多清华生物系博士毕业生一样,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对她而言并不是难事,在毕业前她所在实验室举办的一 个国际会议上,许多与会的国外专家和学者曾盛邀她去做博士后或访问学者,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西部,选择了西安。"出国,今后会有很多机会。一直呆在学校里的我也 应该先去工作和实践,成就完整的人生。更重要的是我丈夫热爱这里,热爱他的事业,在这里能做一些对国家有重要意义的贡献和工作。"说到这,卢晓云笑了。


实际上,卢晓云的丈夫曾有过调到北京的良机,但她俩都主动放弃了。这对清华的博士生夫妇,选择了他们钟情的西安。 因为这里,有他们的事业发展的舞台。


"之前我没想到这里的环境对我事业的发展这么有利。"卢晓云说。在西安交大这所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里,她所在的生命 科学与技术学院2000年刚刚建立,急需大量的人才,正是"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机",提前半年博士毕业的卢晓云"幸运地应聘上了副教授"。


"有成就感"、"开心",卢晓云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感受。


卢晓云性格开朗,在清华做过四年辅导员的她极具亲和力。她承担的是两门大四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在课堂上,她很少灌 输式地讲解,更多是采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互动、交流。几个月下来,在卢晓云的课上,学生们已经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或谈想法了。在半年多的教学生涯中,卢 晓云印象最深的是她替一位老师主讲的专业课。刚上课时许多学生都私下里看考研资料,面对此种情况,卢晓云用较短的时间把知识点串讲后,用问题与学生互动。学生 们渐渐被这种交流式的课堂吸引住了,放下手中的资料,专心听讲,热烈讨论。下课后,学生把最热烈和珍贵的掌声献给了她。而那封写给院长的信,更表达了学生对卢 晓云上课风格的喜爱和尊敬。


西部有更多实现理想的机会


在西安交大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卢晓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为她提供了一个极大的发展空间。"不论是学校、还是院 里和系里的领导,都希望你能够很快成长起来,希望你能尽快地到骨干岗位上去。对年轻人而言,这是难得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西部比在北京、上海大城市平 均到年轻人头上的机会更多。而机会对于年轻人更重要。因为没有机会就没有展现自己的舞台,也就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卢晓云说。


来陕西西安之前,卢晓云并没抱太高的期望。和许多人一样,谈到西部想到的就是落后。事实上,这里的科研条件的确要 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后,尤其是对她所从事的生命学科而言,实验条件不足想要立即开展科研工作相对比较困难。工作伊始,那种急于想做一些实验的想法不能实现 曾让她一度有些失落。一位老教师的话让她急功近利的心态平静下来:是马上埋头做实验好,还是对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同向深入了解后找准方向再做实验更好?要开展创新 性的工作,必须有更宽的知识的背景和更高的眼界。意识到这一点,卢晓云很快调整好心态,更加踏实地开展工作。


"现在回想当初的选择,如果留在大城市也可能会发展得很好,但竞争压力会非常大,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得相对比别 人更好一点;或没有这样的实力的话,就显不出自己来。而西部有许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发展前景也很广阔。在这里更容易显示出自己的实力和才干,能做出一些对国 家、社会和人民有益的事,实现自己的价值。到这里工作我很满意,有时候还很庆幸自己的选择。"卢晓云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