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广福义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XND讨论 | 贡献2021年5月29日 (六) 13:39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廣福義祠'''<br><img src="https://www.amo.gov.hk/graphics/trail…”)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广福义祠
图片来自amo

广福义祠(或广福祠),俗称百姓庙(或百姓祠),是香港一间供奉亡魂庙宇,位于香港岛上环太平山街40号,与磅巷交界,建于1851年(清朝咸丰元年),用以供奉远道来港谋生而客死异乡的华人灵位,现已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祠中依然存有当年客死异乡的华人神位,不得私下转让。

介绍

广福义祠内置有地藏王太岁等,时有法事颂经,超渡亡魂。广福祠由香港岛的坊众殷商集资兴建,本来是香港华人供奉祖先的祠堂,并为无法运回故乡安葬的先人设置灵位供奉。 祠内正殿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亦供奉济公活佛;后殿是坊众的百姓祠堂。后来,广福祠也成为了患病华人的收容所。广福义祠早期经营不善,环境挤迫,英文南华早报报导其卫生问题,轰动一时。政府于1869年下令封闭该祠。这引起了香港华人对医疗设施缺乏的关注,催生东华医院的成立。1872年东华医院落成开幕,除了另辟地方作为患病华人的收容所,也将广福义祠收归管理[1]

参考文献

  1. 古物古迹办事处. [2007-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