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帝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龍鳴九春讨论 | 贡献2021年1月5日 (二) 17:1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黄帝城.jpg|thumb|right| [http://photocdn.sohu.com/20130708/Img381032590.jpg 原图链接] [http://roll.sohu.com/20130708/n381032589.shtml 图片来自搜…”)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建一都城。2020年,自疫情结束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区运营时间内),全中国医护工作者凭借医生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可享受景区门票免费政策。

中文名称 黄帝城

地理位置 涿鹿县东南部的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

开放时间 08:30-17:30

景点级别 AAAA

门票价格 80元 著名景点 陶鼎腿、石杵、石斧、石凿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河北省张家口市

简介

黄帝城为不规则方形夯土城,东西宽450——500米,南北长510——540米,残存城墙高5——10米,底厚约10米,顶厚3米左右[1] 。遗址内陆续发现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典型,与黄帝所处时代相一致。秦始皇等历代帝黄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坟、上下七旗等远古遗存至今保存尚好,为研究黄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黄帝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西2公里处。黄帝城遗址呈不规则正方形,长宽各500米,城墙系夯土筑成。现存城墙高3至5米,南、西、北城墙尚在,东城墙浸于轩辕湖中。黄帝城遗址内,有大量陶片,除少量夹砂泥质粗红陶外,大部分是泥质灰陶和黑陶。器物残件和陶鼎腿、乳状鬲足、粗柄豆枥等,到处都可拣到,有时还可拣到完整的石杵、石斧、石凿、石纺轮、石环等。涿鹿之野的黄帝城,这座残破的5000年前的古城堡,中华民族这个东方伟大的民族就从这里起步。最初的文明就从这里开始创立。

内部景观

由海外华人捐资兴建的中华三祖纪念堂,古朴凝重,向人们展示了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位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体现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中华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和战争兵器。墙壁上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壁画[2] 。以中华三祖堂、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

历史考究

黄帝城遗址在今易县城西南三十华里的中易水北岸北福地村南,古为易氏部落遗址。据县志载:“易县在昔为黄帝城建都近畿之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因建都焉”。因长期处于战事不得不建都以为指挥中心。畿者门限或门内也,古代帝王都门方千里亦曰畿。县志所载易县在黄帝建都近畿之地,这说明写县志的作者已经指出:在昔黄帝战蚩尤时已在现在易县境内建都,不在境外,但当时没有指出具体的地点,因缺乏古遗址的考察。据后土宝卷载:“黄帝上古帝王,华夏始祖,4700年前生于兖州寿丘(今山东曲阜)少典之子,原姓公孙,号有熊氏,迁至姬水之畔轩辕坡始姓姬,号轩辕氏,领华夏氏族转战中原在冀州(河北)后山定居,汇诸侯于釜山之阳,合符于釜山之巅,战蚩尤于涿鹿之野,黄土坡大捷,尽逐黎蛮,遂收涿鹿,领督亢,回守中原……。”辛亥革命时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全国是以黄帝纪年4609年11月13日为“中华民国”,因此黄帝纪年使用至该年1911年12月31日为止,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纪年,这就告诉我们1911年再加95年就是公元2006年,黄帝纪年到今天是4704年。据《易县文物志》稿载:下岳格庄遗址东罗村遗址、孝村遗址、西罗村遗址均为商代遗址,约在公元前1600-1100年间,北邓家林遗址是新时器遗址,约公元前6000-2000年之间,北福地遗址、曲城遗址均为仰昭、新时期和龙山文化,约公元前6000-2300年间。根据古迹年代看,北邓家林、曲城、北福地遗址与黄帝战蚩尤的时间公元前2700年左右较为融洽,但从考古面积看北邓家林遗址只有50多平方米,曲城遗址200多平方米,面积都很小,唯有北福地遗址有10000多平方米,这样看来北福地遗址就是黄帝城遗址。黄帝城是在易氏部落都城建立起来的,易氏部落遗址,据考古证实,有人类居住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到周武王十三年分封天下800诸侯时,召公?amp;#93;封北燕,建都于武阳,将易氏部落的人们迁至在武阳城,从此易氏部落遗址才停止使用。易氏部落除黄帝都居时间比较安全以外,历史上曾遭受几次大的劫难,最利害的一次是:殷朝王子亥被易氏国君当做贵宾召来有易氏作客,而殷王子亥却肆溢淫乱,被有易氏国君绵臣所杀,因此殷王上甲微从河泊借兵征伐了有易氏,有易国战败,国君绵臣被杀。蚩尤是东方九黎族首领,有兄弟81人,个个凶猛残暴,杀人如麻,使用金属武器,并能呼风唤雨,炎黄联合以后,他总想推翻炎黄,独霸天下,经常扰乱炎黄所属部落,杀掠子民,抢劫牛羊,于是黄帝在釜山之阳向各部落发出符牌,符牌是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的凭证,以竹、木、玉、铜器等制成,刻上符号,分成两半,各部落见符牌分发战场,在涿鹿之野的易水河畔黄帝城周围与蚩尤发生战事数百次,延续时间很长,最后五路合围,将蚩尤主力围困在黄土坡上,因山上缺水七天七夜大部分黎蛮下山投降,炎黄部落应时攻下黄土坡,生擒蚩尤于山涧,黄帝大获全胜后率部到“釜山”宴请各部落首领,并将出征前所颂发的竹符,合符于釜山之巅,以示庆贺和团结,黄帝以天干、地支纪年法,于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为黄帝纪年,并制衣冠、服饰始称帝位,黄帝纪年以釜山合符庆典始,就是现在中国老百姓传统的旧历年。釜者,锅也,山者大也,平地突出者为山。合符于釜山之巅,意在三千氏寨,华夏儿女,兄弟姐妹同食一大锅饭,一家人大团圆,古代会诸侯,各民族大团圆,多用此法,以示真诚。黄帝合符于釜山,是在徐水西北的釜山。又名锅底山,是天下第一次的釜山搞庆典,各民族大团结,全国统一的釜山,从此以后效仿黄帝者有怀来的釜山,涞水的釜山,湖南宁乡的釜山等等。总之釜山是古代最纯朴的表示一条心,釜山是团结,统一、安全的发祥地。

视频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黄帝城,中华民族就从这里起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