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禿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Sisley讨论 | 贡献2020年9月12日 (六) 21:10的版本 (added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using HotCat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秃猴
秃猴
原圖鏈接  
  • 中文学名:秃猴
  • 界:动物界
  • 分布区域:

亚马逊河流域的某些森林地区

  • 种类:猴类

秃猴[1] 为稀有动物,分布限于亚马逊河流域的某些森林地区。据说以小群活动,常栖息于高枝。四脚行走,以果实和植物的其他部分为食。已有三种秃猴(白秃猴赤秃猴黑脸秃猴)在《红皮书》中都列为濒险种。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常捕捉秃猴。


简介

卷尾猴科几种昼行性猴类的统称,美国唯一的短尾猴。体长35-50厘米,尾长15-20厘米。面部赤裸,兴奋时发红。毛长而粗。有三种:一种呈灰色,面粉红;另一种毛带红色,面鲜红色;第三种毛呈浅褐色,面为黑色。幼秃猴可饲为玩赏动物,成体的肉可食。赤秃猴这种猿拥有令人震惊的红脑袋,因此南美洲的人给其被太阳晒的满脸通红的英国人。在巴西秘鲁哥伦比亚森林深处都能找到赤秃猴。"暗礁和雨林"可以组织前往巴西的偏远保护区马米拉瓦可持续发展保护区的旅行,前往那里的游客如果幸运的话,能够看到赤秃猴。在附近地区发现的其他动物包括三趾树懒黑松鼠猴粉河豚

相关研究

研究内容
灵长类动物从有胎盘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原因便是它们能够看到完整的彩虹。大约一个世纪前,研究人员提出,灵长类动物之所以能够识别红色、橙色和黄色是因为这使它们能够找到可口的水果以及有营养的微红嫩叶。然而美国雅典市俄亥俄大学的研究生André Fernandez在对哥斯达黎加 吼猴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视觉进化很成功的生物并非总将目光盯在熟透的果子上。这让人感到迷惑不解,于是Fernandez推测,色觉的进化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就像人们所说的帮助选择配偶。 选择配偶似乎并非一个恰当的理由。

为了搞清这一切,Fernandez和他的导师Molly Morris首先重建了三色视觉与皮肤颜色的进化历史。为了获得相关信息,他查看了200多种灵长类动物的科学文献,其中包括皮肤和毛发的颜色,是否群居以及它们是否能够分清红色、蓝色和绿色。随后,根据每种灵长类动物在系谱图上的位置,Fernandez确定了这些不同特征出现的时间。Fernandez和Morris发现,三色视觉能够回溯到灵长类动物进化过程的早期阶段。第一只能够识别彩虹所有颜色的猴子大约出现在7700万年前,它同时也是眼镜猴以及生活在东西半球的灵长类动物的祖先。由多成员构成的社会体系以及“红脸”直到5900万年前才出现。

这一顺序表明,色觉并不是为了发现最佳配偶而产生的。Fernandez和Morris在7月份出版的《美国博物学家》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实际上,发达的色觉可以转化为更强的觅食能力和生存能力。Fernandez指出,一旦红色视觉进化完全,红色的伴侣——就像熟透的果实一样——被证明比土褐色的家伙更有吸引力,从而促进动物进化出更亮更红的皮肤与毛发。他强调,随着视觉功能逐渐向配偶选择调整,它对于成熟果实的判断反而不再那么有效了。

意义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生理人类学家NathanielDominy表示:“这一发现意义深刻……它使有关三色视觉进化的争论超越了食物与性的范畴。”但是纽约特洛伊市Rensselaer工艺研究所的理论神经生物学家MarkChangizi认为,性是三色视觉起源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他在去年提出,能够识别红色对于动物是非常有利的。Changizi说,Fernandez和Morris没有关注灵长类动物的皮肤,因此他们并不能确定红脸和色觉究竟谁先出现。

視訊

17254 Uakari : 秃猴属 (tū hóu shǔ)



參考文獻

  1. 秃猴. 百度百科. 200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