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黎巴嫩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五次中東戰爭

來自 網易 的圖片

本名 第五次中東戰爭

發生時間 1982年6月6日

至 1982年9月29日

地 點 黎巴嫩戈蘭高地和周遭地區

參戰方 以色列,黎巴嫩長槍黨;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敘利亞

結 果 以色列戰術獲勝、戰略失敗

參戰方兵力 以色列 100000人

巴解 25000人

參戰方兵力 敘利亞 46000人

傷亡情況以色列 2000人傷亡

敘利亞、巴解組織 7000人傷亡

主要指揮官 梅納赫姆·貝京

貝希爾·傑馬耶勒亞西爾·阿拉法特

哈菲茲·阿薩德

別 名 黎以戰爭黎巴嫩戰爭

著名事件 貝魯特大屠殺

開始標誌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空襲黎巴嫩

結束標誌

1982年9月29日以色列單方面撤軍

第五次中東戰爭:又稱黎巴嫩戰爭,爆發於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因為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裝暗殺,出動陸海空軍10萬多部隊,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敘利亞軍隊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幾天時間就占領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1]

簡介

這是自四次中東戰爭以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最大的一次戰爭,戰爭期間出現了由以色列支持的黎巴嫩長槍黨基督教民兵組織對巴勒斯坦難民的貝魯特大屠殺

這次戰爭是巴勒斯坦問題的延續,以色列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是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企圖在黎巴嫩建立一個親以政權,趕走敘利亞在黎駐軍。

戰爭背景

前期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亦稱「巴勒斯坦戰爭」,以色列稱「獨立戰爭」) 1948年5月15日

第二次中東戰爭(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 1956年10月29日

第三次中東戰爭(亦稱六五戰爭,六天戰爭) 1967年6月5日

第四次中東戰爭(亦稱十月戰爭,齋月戰爭,以色列稱贖罪日戰爭) 1973年10月6日

戰爭背景

第五次中東戰爭(又稱黎以戰爭)的起因,總體說來,仍是巴勒斯坦問題爭端的繼續。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謀求在黎巴嫩境內建立一個親以政權,擠走敘利亞在黎巴嫩的駐軍。

位於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是阿拉伯國家中由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教派教民組成的國家,而在這兩大教派中還包含着許多小教派,這使得黎巴嫩社會因派系林立、黨派眾多而異常複雜。在這面積1萬平方公里,人口300萬的小國里,大大小小的教派一般都有自己的政黨,而且還都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甚至還在自己的勢力範圍里設立了自己的行政管理機構。例如,在貝魯特,東區是基督教的勢力範圍,而西區則是伊斯蘭教的居民區。難怪有人戲稱:在黎巴嫩,除了有統一的國旗、國歌和國徽外,其餘一切都是各行其是。黎巴嫩前總統薩爾基斯曾感慨而言:「一個人怎麼能治理一個有260多個政黨和武裝組織的國家?」自從1943年法國的殖民統治結束後,兩大教派一直圍繞着國家權力分配問題進行着愈演愈烈的爭奪,積怨也越來越深。

巴勒斯坦人為了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於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簡稱巴解),並展開了同以色列的戰爭。巴解游擊隊的基地設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主要設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國。1970年,阿拉法特為首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同約旦政府發生衝突,只得無奈地轉移到黎巴嫩。後來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國內鬥爭,扶植和武裝伊斯蘭勢力,打擊親以的基督教勢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貝魯特地區,成為「國中之國」,並構築軍事設施。尤其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巴解游擊隊協助埃及、敘利亞部隊,展開游擊戰,襲擊以軍基地、倉庫和雷達站等軍事設施,成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與以色列關係密切的基督教勢力毫不示弱,以牙還牙。1975年4月,基督教馬龍派在貝魯特近郊襲擊了巴解的車隊,巴解組織立刻反擊,衝突範圍不斷擴大,終於導致黎巴嫩內戰全面爆發。內戰爆發後,以色列和不少阿拉伯國家先後出兵黎巴嫩。它們以陽奉陰違的態度對待聯合國等方面的斡旋和調解,都指望在這裡打擊,甚至是消滅對手。

1982年,以色列覺得時機已到:首先,英阿馬島戰爭爆發,成為國際上關注的焦點;其次,兩伊戰爭繼續進行,兩國無暇他顧,支持伊朗和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國家存在矛盾,阿拉伯世界內部已四分五裂;第三,戰爭中可能支持和配合巴解的敘利亞國內形勢不穩定,且巴、敘間也有矛盾;第四,可以利用黎巴嫩境內的親以勢力——基督教武裝;第五,歸還西奈半島後,埃、以已達成和解,埃及不會介入戰爭。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以其駐英大使遇刺為藉口,出兵進攻黎巴嫩,在6天之內占領了黎巴嫩四分之一的領土,攻陷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大部分基地。從6月14日開始,以色列集中兵力圍攻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總部所在地貝魯特西區。9月18日,占領了貝魯特西區的以色列國防軍支持的黎巴嫩長槍黨基督教民兵對巴勒斯坦難民營的平民進行屠殺。9月19日,以色列部隊撤出貝魯特西區。1983年9月3-4日,以色列撤出黎巴嫩中部阿萊山區的和舒夫山地,進入貝魯特以南沿阿瓦河一線部署,繼續占領黎巴嫩南部2200平方公里的領土。1984年7月,以色列關閉它駐黎巴嫩的聯絡處。11月,同意在聯合國主持下與黎巴嫩重開撤軍談判,並放棄了要求敘利亞同時撤軍的先決條件。1985年1月14日,以色列內閣通過從黎巴嫩單方面撤軍的計劃。4月21日,又通過決議,在同年6月1日以前,撤出在黎巴嫩的所有以色列軍隊,但仍在與以色列接壤的黎南部邊境地區保留一個8-10公里的安全地帶,在那裡支持其支持的「南黎巴嫩軍」 。

各方兵力

巴解武裝力量

巴解武裝力量主要是巴解游擊隊,共約2.5萬人(其中野戰部隊6000人),編為50個營,坦克300輛,裝甲車300輛及各種火炮1100門。

主要兵力分布:貝魯特西區約6000人,南部各據點共約8000人,貝卡谷地約5000人,其餘部署在黎巴嫩北部。巴解游擊隊在黎南部有400餘座倉庫,儲備了大量武器、彈藥和其它軍用物資。

黎政府軍和各武裝力量

黎政府軍共23700多人,編有1個機械化步兵旅、1個武裝偵察營、9個步兵營、1個炮兵營,各種裝甲車輛200餘輛、火炮230門。此外,還裝備有「米蘭」、「陶」式反坦克導彈。主要駐守在貝魯特東區和黎西北部的部分地區。

黎國內除政府軍外,還有40餘支武裝力量,主要有:

穆斯林派武裝:什葉派、德魯茲派、遜尼派,共有脫產武裝人員20000人左右,它們與基督教長槍黨對立。

哈達德民兵:一支親以力量,約有36000人,配置在黎以邊界的黎方8—10公里地帶。

基督教長槍黨民兵:由貝希爾·傑馬耶勒領導,有40000餘人,駐在貝魯特東區,貝魯特至大馬士革公路以北和黎巴嫩西北部地區。

敘利亞軍隊

2個裝甲旅、2個機械化步兵旅和1個突擊營及防空部隊,共計30000人。戰爭爆發後,又投入4個旅,使總兵力達到46000人,坦克900輛,裝甲車600輛,飛機350架。 主力部隊部屬在貝卡谷地、傑津地區和舒夫山區。部分兵力駐在貝魯特西區、特里波利和貝魯特至大馬士革戰略公路沿線主要城鎮。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

由法國、荷蘭、挪威、斐濟、尼泊爾的軍隊組成,共7000人,駐守在黎以共同邊界。

以色列軍

參戰部隊15個旅,10萬餘人,坦克1500輛,裝甲車1500輛,飛機400架,艦船20餘艘 [3] 。

戰爭經過

戰前部署

以色列進攻黎巴嫩早有預謀。自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它實際上就在考慮解除北面駐黎敘軍和巴解武裝的威脅問題。1981年4~7月敘以導彈危機發生後,以計劃發動對黎戰爭。它為此制定了三年「總體作戰計劃」,企圖殲滅在黎的巴解武裝主力及其總部,削弱駐黎敘軍,扶植親以政權。1982年6月,以色列認為攻打黎巴嫩的時機已經成熟,遂以英大使遇刺為藉口,對黎發動了閃電式的進攻。根據戰爭進展情況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82年6月4日—13日,以色列發動全面進攻,代號「加利利和平」 ,巴解、敘軍遭沉重打擊,以軍包圍貝魯特西區。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出動飛機空襲貝魯特和黎南部巴解游擊隊基地。6月6日11時,以軍出動4個旅約2萬餘人,經過長達5小時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準備後,在武裝直升機和海、空軍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寬達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東三路向巴解游擊隊發動突然進攻。

地面部隊的進攻

西路是以軍的主攻方向,先後投入了5個多旅的兵力,第一梯隊以兩個裝甲旅,有坦克和裝甲車各200輛,從納哈里亞、魯什哈尼克拉地區出發,在納庫臘、賓特朱拜勒通過哈達德民兵和聯合國部隊控制區,於6日下午包圍了蘇爾,在空降兵和登陸部隊協同下以及黎巴嫩哈達德民兵配合下發起攻城戰鬥,當夜進行巷戰,遭到巴解游擊隊的頑強抵抗。第二梯隊兩個旅(一個裝甲旅和一個機械化旅)於18時進入戰鬥,其中一個旅向東開進,配合中路行動;一個旅向北開進,圍剿利塔尼河以南的巴解游擊隊。8日,以軍第三梯隊進入戰鬥,繼續向北進攻,包圍達穆爾,但在該市以南,距離貝魯特僅19公里的薩阿迪亞地區遭到巴解游擊隊的頑強抵抗,北進受阻。9日,西路以軍占領西頓、達穆爾,並以一個營的兵力在哈爾達登陸。巴解武裝在從達穆爾撤退時炸毀了橋樑。10日,以軍共6個旅,3.5萬人,300餘輛坦克,在基督教民兵從北面配合下,對貝魯特實施大包圍,並輪番轟炸貝魯特西區和南郊國際機場,以軍的艦艇從海上封鎖了貝魯特。巴解大力加強貝魯特西區的防禦,並在國際機場、哈爾達地區擊退以軍進攻,巴解武裝在達穆爾附近擊斃以軍前線總指揮、副總參謀長耶庫蒂爾·亞當少將。11日,以軍主力進抵貝魯特國際機場附近,另一部分與敘利亞軍隊戰鬥,敘利亞為與巴解協商,在巴解處於極端困難時,按以色列的條件宣布與以停火,於當地時間12時停火生效。此後,敘、以停停打打,12日,以軍繼續向貝魯特南郊巴解陣地進攻,遭到巴解武裝的抵抗,格林威治時間19時,以、巴停火生效。7個小時後,雙方又開火。13日,以軍進入貝魯特東區,隨即,以軍在長槍黨民兵配合下,把巴解游擊隊約8000人包圍在貝魯特西區和南部。

中路為助攻方向,以軍第一個梯隊一個旅於6日上午從謝莫拉地區出發,越過哈爾達利,包圍了沙吉夫堡,主力納巴提亞進攻,當日下午,以軍開始強攻沙吉夫堡,於7日拂曉攻克。第二梯隊一個裝甲旅進入戰鬥,在傘兵配合下圍攻納巴提亞,7日9時攻入市內,小股兵力與巴解游擊隊展開巷戰,主力繼續向北推進,當日前出至傑津地區。在東路以軍配合下,攻占傑津城後,又兵分兩路,一路向西,參加圍攻扎赫拉尼和賽伊達;一路向北,進攻舒夫地區敘利亞裝甲部隊,在該地與敘利亞軍隊展開一場坦克戰。敘軍損失坦克150輛。9日,以軍在阿因達拉附近空降。地面部隊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占了阿因達拉,進而控制了貝魯特——大馬士革的公路。

東路為牽制方向,以軍第一梯隊一個裝甲旅,向謝巴發起進攻,爾後,向貝卡谷地發展進攻,牽制和監視該方向,並切斷巴解游擊隊和敘軍的聯繫。7日,第一梯隊攻占謝巴後,第二梯隊進入交戰,向哈斯亞巴發起進攻,得手後,在拉西亞、考卡巴等地向敘利亞防禦陣地發起進攻。8日,攻占拉西亞、考卡巴城鎮後,沿貝卡谷地西側北進,直指貝魯特-大馬士革公路末段,企圖切斷敘軍退路和阻擊增援。10日,以軍同敘軍在卡魯恩湖以東地區激戰,重創敘軍一個裝甲旅。9—11日,敘利亞在戰鬥中有損失了坦克約150輛。以色列方面損失不明。

個別外國專家認為敘利亞贏得了貝卡谷地坦克戰,以色列損失200餘坦克和裝甲車輛。敘利亞特種部隊的反坦克小組、敘利亞空軍的武裝直升機和攻擊機,還有最新的T-72主戰坦克,給予以色列人極為沉重的打擊。以軍宣稱擊毀T-72坦克9輛,但是其中只有1輛是被以色列坦克擊毀,其他8輛毀於側面步兵反坦克武器伏擊,但是以色列軍隊的梅卡瓦、馬加奇卻在T-72打擊下損失幾十輛。敘軍曾繳獲一輛有反應裝甲的馬加奇-3,隸屬以軍382營,陳列於敘利亞大馬士革十月戰爭全景畫館。

貝卡谷地的空戰

以色列為奪取制空權,決定對敘利亞設在貝卡谷地的導彈基地進行襲擊,以消滅其防空能力。這也是以軍攻打黎巴嫩的主要目的之一。

貝卡谷地位於黎巴嫩東部靠近敘利亞邊境地區,是一塊由南向北的狹長地帶,谷地兩側高山連綿,地勢險要,駐黎敘軍的地面部隊主力部署在這裡。為保護這支部隊免受以色列空襲,敘利亞從1981年5月開始,在貝卡谷地部署了以薩姆-6導彈為主要裝備的防空部隊。

6月9日下午2時左右,以軍出動96架F-15、F-16戰鬥機進行高空掩護,在E-2C預警機的指揮下,用F-4、A-4攻擊機對貝卡谷地的導彈基地進行了猛烈轟炸。

敘軍得知以軍空襲,從國內各地緊急出動了60餘架米格-21和米格-23戰鬥機,雲集貝卡,同以軍展開空戰,由於以軍實施了電子干擾,使敘軍飛機起飛後與地面失去聯絡,防空導彈發射後也失去控制,以軍飛行員素質和裝備都比敘利亞空軍好,在空中處與主動。而敘空軍戰術呆板,且過分依賴地面指揮所指揮,結果在空中被動挨打。第一天空戰結果,以軍摧毀敘利亞防空導彈連陣地19個,擊落敘機29架。10日,以軍又出動92架各型飛機空襲敘軍黎巴嫩指揮所及附近的防空導彈基地,敘軍起飛52架飛機迎戰,結果又被擊落25架,7個防空導彈連被毀。使敘利亞在貝卡谷地經營10餘年,耗資20億美元的防空體系毀於一旦。根據敘利亞和蘇聯的可靠史料,以色列方面遠非宣稱的毫無損失,而是損失近20架飛機,其中3-4架是號稱從未被擊落的F-15。

以軍僅用了8天時間(6月6日—13日),向前推進了90餘公里,占領黎巴嫩領土約3000平方公里,摧毀了巴解游擊隊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消滅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繳獲了巴解在黎南部的全部倉庫,並將巴解 總部機關2000人和武裝人員5000人包圍在貝魯特西區及南部,同時,給敘軍以沉重的打擊 。

第二階段

1982年6月14日—9月15日,巴解撤出貝魯特西區,以軍獲勝。

1982年6月14日,以軍經過激戰,控制了國際機場的跑道,16日,以軍在長槍黨民兵配合下,攻占了控制機場的重要據點——理學院大樓。17日,以軍炮擊國際機場和附近地區,控制了哈迪勒國際機場,進一步壓縮了對巴解總部的包圍。18日,以軍宣布對被圍巴解停火,但要求其放下武器,撤出貝魯特,這一要求遭到巴解的拒絕。22日,以軍又對敘軍發起進攻,並占領了哈姆敦,迫使敘軍後撤,從而嚴密地控制了貝魯特西區。

從6月26日起,以軍繼續加強包圍貝魯特西區的兵力和對敘軍的防禦,至7月18日,包圍貝魯特西區的兵力增加到7個旅約3.5萬人,坦克約700輛,大口徑火炮約710門。試圖以軍事壓力配合政治談判,迫使巴解組織撤離貝魯特西區 。

貝魯特大屠殺

1982年6月3日,幾名前巴解組織的武裝人員暗殺了以色列駐英國大使,以色列迅速作出反應。以色列空軍和炮兵部隊對黎巴嫩境內的巴解組織的據點和難民營進行狂轟濫炸,尤其對貝魯特西區。幾乎同時,以色列陸軍入侵黎巴嫩,在6天內就占領了2800平方公里的領土,摧毀了敘利亞設在貝卡谷地的導彈基地。

面對以軍的凌厲攻勢,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的軍隊開始紛紛以各種藉口撤離黎巴嫩。乘勝前進的以軍集中重兵,向巴解組織總部所在地貝魯特西區合圍而來,很快將包括敘利亞等國軍隊、巴解總部與武裝力量以及大批巴勒斯坦難民圍困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地區。以軍從陸上、海上和空中切斷了包圍圈內的人們與外界的聯繫,以色列內閣決定搜捕「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將對手置於死地。但由於國際社會幹預等種種原因,以色列一直無從下手。也由於這些原因,許多巴勒斯坦人陸續撤出了包圍圈。時至9月,在包圍圈中,阿拉伯等國家的軍隊已經撤離完畢,巴解總部及武裝力量也在美國的監督下基本完成撤退。 國際社會以為以軍的圍困已經沒有意義,人們打算就以軍的解除圍困和撤軍進行斡旋,甚至設想就此結束內戰。但是,以色列則從來就沒有罷休的念頭。

1982年9月14日16時10分,黎巴嫩新任總統、基督教馬龍派要員貝希爾·傑馬耶勒被炸身亡。基督教馬龍派立刻將此加罪於巴勒斯坦人,揚言要為傑馬耶勒報仇,特別是長期以來一直追隨以色列的黎巴嫩右翼民兵組織基督教長槍黨更是氣勢洶洶。以色列立刻藉機出兵占領了貝魯特西區。以色列總理貝京向外界解釋道:「這次行動是為了保護巴勒斯坦穆斯林不受長槍黨人的報復。」

在進占貝魯特西區時,以軍遭到巴解游擊隊的零星抵抗,給以軍造成了一些人員和裝備損失。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部長的沙龍馬上向前線以色列北部軍區司令德魯里下達命令:立刻採取「斷然措施」,對巴勒斯坦難民營進行「淨化」。以軍隨即包圍了薩布拉和夏蒂拉兩個難民營,徹底切斷了這兩個難民營與外界的一切聯繫。

以色列考慮到難民營中實際上已經沒有抵抗力量,於是,決定借基督教長槍黨之手來完成這次血淋淋的行動。15日下午,以色列北部軍區司令德魯里在貝魯特東區的以軍司令部召集長槍黨參謀長及情報負責人霍貝卡等人,商談對這兩個難民營進行「淨化」的行動部署。會後,德魯里向沙龍報告:「我們的朋友正在向難民營進發。我們同他們的領導人在這一行動中進行了配合。」沙龍以滿意的口吻褒獎道:「祝賀你,朋友們的行動已予通過。」

按照商議的部署和德魯里的命令,以軍用密集的炮火向薩布拉和夏蒂拉兩個難民營進行轟擊,剎那間,難民營里血肉橫飛,建築物被基本夷平,特別是多處圍牆被炸塌。炮擊過後,一切似乎又恢復了平靜。其實,這場炮擊是在為「淨化」行動清除可能出現的障礙。16日下午,一輛輛滿載着長槍黨民兵的軍車駛進國際機場。17時,大約有1200名全副武裝的長槍黨在機場附近的一個高爾夫球場集結完畢,隨即沿着預先設置好的路標奔向出擊位置——科威特使館所在的十字路口。

傍晚時分,天色漸暗。18時左右,一陣陣直升機的轟鳴聲由遠及近,不一會,幾架以軍的美制直升機飛臨難民營上空,投擲下一連串的照明彈。同時,大批長槍黨民兵持槍躍過被炸塌的圍牆,衝進了難民營。頓時,難民營里槍聲大作,呼喊聲不絕於耳。

屠殺進行了一夜,一些倖存者回憶道:「16日那一夜,這裡簡直是一座地獄,天空始終沒有黑下來,槍聲始終沒有停過,人們一直在尖叫。」17日,天亮了,大規模的屠殺告一段落。難民營里的斷垣殘壁上到處是死屍,其慘狀連民兵們都感到噁心和膽寒。坐鎮國際機場指揮屠殺的霍貝卡得知後,立即發出指令:「馬上把現場清理乾淨,不得留下任何痕跡。」

不一會,幾輛挖掘機和推土機開進了難民營。儘管瓦礫中還不時傳出呼救聲,但推土機依然是野蠻地從上面碾壓過去。挖掘機挖出了一個個幾米深的大坑,卡車將死屍拋入坑中,最後由推土機推土填平大坑。直到18日上午10時30分,一隊以色列士兵進入難民營,長槍黨民兵才整隊集合,離開了難民營。

民兵撤離後,以軍進入難民營。一位以軍軍官站在裝甲車上,用擴音器反覆喊話:「大家不要上街!我們正在搜捕恐怖分子,不然,我們會開槍的。」尾隨以軍的是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記者,兩個難民營里觸目驚心的慘景令他們瞠目結舌,接着的是整個世界為之震驚。

持續了整整40個小時的屠殺造成的死亡人數無法確切統計,有的說1000人,有的說1500人,還有的說遇難者達3000人。幾天以後,當國際紅十字會人員清理屠殺現場時,人們看到一個接一個的屍體從瓦礫堆中抬出,遇害者呈現出的突然面臨死亡的極度痛苦的面容,令人震驚。巴勒斯坦人圍着一堆堆的屍體放聲痛哭,悲苦萬狀。

在隨後的日子裡,來自世界各地的聲討此起彼伏,而以色列政府只是被動地辯解道:我們以為長槍黨民兵僅是搜捕巴解游擊隊員,而沒有想到他們會如此不問青紅皂白。9月24日,聯合國舉行第七次特別緊急會議。會議的議題就是「譴責以色列屠殺貝魯特平民的罪行」。會議聽取了有關報告後,一致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對貝魯特大屠殺事件進行調查。

這場大屠殺也震驚了以色列社會。9月25日,在首都特拉維夫爆發了有40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示威,而當時以色列的總人口也僅為400萬。這是迄今以來以色列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美國猶太歷史學家薩克爾在1996年寫道:「在以色列歷史上從未迸發過如此激烈的民眾憤怒。」

以色列撤軍

1982年6月27日,聯大第七次緊急特別會議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並無條件從黎巴嫩撤軍。這時,巴解組織為保存實力,同意撤離貝魯特西區。28日,巴解組織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個條件:

以軍從貝魯特南部後撤5公里; 在黎巴嫩軍隊中保留一支象徵性的巴勒斯坦軍事單位; 在貝魯特保留巴解組織的政治結構。

以色列拒絕了這三個條件,要求巴解組織有關團體必須向黎軍繳械,所有巴解成員撤出貝魯特和黎巴嫩。

1982年7月6日,巴解組織拒絕由美軍護送撤離,要求在貝魯特部署多國和平部隊護送巴解武裝安全撤離。8月1日,以軍攻占了國際機場,4日進至貝魯特西區博物館地區,5日,包圍了巴解總部大樓,6日空襲了 巴解總部大樓,此間,以軍還空襲了貝卡谷地。

1982年8月12日,巴解宣布願意撤出貝魯特西區,從8月21日至9月1日,巴解總部和游擊隊12000餘人,先後由貝魯特西區撤至約旦、伊拉克、突尼斯、蘇丹、敘利亞、阿爾及利亞、南也門和北也門8個阿拉伯國家;駐貝魯特西區的25000名敘軍士兵也於8月30日和9月1日撤往貝卡谷地。1982年8月21日至25日,多國部隊的法、美、意士兵分批抵達貝魯特,執行監護巴解和敘軍撤出貝魯特西區的任務。1982年9月10日至13日,多國部隊也相繼撤離了黎巴嫩。

1982年9月15日,以軍以黎總統貝希爾·傑馬耶勒遇害為由,進駐貝魯特西區。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9月29日,以軍撤離,有多國和平部隊返回貝魯特西區維持秩序。但大批以軍仍占據在此。經過長達5個月的談判後,黎以簽定了《黎以撤軍協議》。但敘利亞、巴解都反對這一協議,協議被廢止。此後,以軍單方面分批從黎撤軍。

戰爭結果

在這場戰爭中,巴解組織傷亡3000餘人,被擊毀坦克100餘輛,火炮500門,400多座秘密倉庫被占領。敘利亞軍隊傷亡1000餘人,損失坦克400餘輛,飛機58架。以色列軍隊傷亡2000餘人,損失坦克140台,武裝車輛135輛,飛機10餘架。

參考來源

  1. 第五次中東戰爭, 豆瓣電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