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营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马营乡,隶属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位于乐都区东北部,东与芦花乡相连,南与高庙镇白崖子村相连,西与李家乡毗邻,北与甘肃省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28.69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马营乡户籍人口有11270人。截至2019年10月,马营乡下辖18个行政村。
马营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马营乡畜牧业总产值205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96%。
2018年,马营乡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1]
中文名: 马营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地理位置: 乐都区东北部
面 积: 128.69 km²
下辖地区: 18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972
邮政区码: 810700
气候条件: 大陆性高原气候
车牌代码: 青B
人 口: 11270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目录
建置沿革
民国初期,建马营乡。
1950年,沿旧制设马营乡。
1958年,并入老鸦公社。
1961年,分设马营公社。
1984年,复名马营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马营乡下辖18个行政村:马莲沟、康巴、白崖坪、墩湾、胜利、卡拉、连丰、牙合、龙床、姜洞、上浪卡、古城、北坪、昆仑、龙王岗、湾塘、脑庄、八架山。
截至2019年10月,马营乡下辖18个行政村:马莲沟村、湾塘村、龙王岗村、昆仑村、上浪卡村、姜洞村、龙床村、牙合村、连丰村、卡拉村、白崖坪村、墩湾村、胜利村、脑庄村、八架山村、康巴村、古城村、北坪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营乡位于乐都区东北部,东与芦花乡相连,南与高庙镇白崖子村相连,西与李家乡毗邻,北与甘肃省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28.6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马营乡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分为湟水谷地北侧山地、沟谷地。境内最高峰大滩位于马营寺后面,海拔3400米;最低点位于马营乡脑庄村,海拔1600米。
气候
马营乡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其特点是雨量分配不均,夏暖冬凉。年平均降水量350—500毫米,蒸发量820毫米。日照总时数为2840多小时,日照率为64%。年平均气温为1.8℃,最高气温为7月份,日平均气温为18.5℃;最低气温为1月,日平均气温为-12℃,年平均无霜期125天,平均积温2500℃。降雨量集中在每年6—10月,9月最多。
人口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2134人,其中流动人口1941人。总人口中,男性6504人,占53.6%;女性5630人,占46.4%;14岁以下3033人,占25%;15—64岁8203人,占67.6%,65岁以上898人,占7.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8736人,占72%;有土、藏、蒙古3个少数民族,共3398人,占28%;超过500人的有土族、藏族,其中土族204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0%;藏族1358人,占40%。2011年,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1.7‰。
截至2018年末,马营乡户籍人口有11270人。
经济
2011年,马营乡农业总产值5025万元,比上年增长20%。粮食作物以小麦、马铃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527吨,人均290.7千克。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205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96%。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6.4万亩,其中防护林2.5万亩,林木覆盖率50%。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马营乡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45人,小学10所,在校生468人,专任教师5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44人,专任教师35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马营乡有卫生院1个,病床8张,专业卫生人员5人,其中执业医生4人,注册护士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6万人次,出院病人0.02万人次。
2011年,马营乡法定报告传染病病发率为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9844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马营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0户,人数1475人,支出1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人均1200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57人,支出12.65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医疗救助人18次,民政部门资助合作医疗1475人次,共支出5.9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临时救济28人次,共支出8.4万元,比上年增长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4人。
交通运输
马营乡境内有G109公路穿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马营乡因乡域内有马营寺而得名。
视频
乐都区马营乡一面包车翻入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