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非洲金貓

非洲金貓
原圖鏈接

非洲金貓 [1](學名 Profelis aurata)是哺乳綱食肉目、貓科的非洲金貓屬中唯一一種,有兩個亞種。非洲金貓為中等體型的野生貓科動物,分布在西非和中非的熱帶雨林地區。體長61-100厘米,尾長16-46厘米,肩高大約為39-55厘米。雄性非洲金貓的體重在11-14公斤之間,雌性較輕,一般在6公斤左右。非洲金貓的毛皮顏色比較多樣,一般為淺褐色或者紅褐色,但也有黑色或灰色的變種。西非亞種帶有斑點,中非亞種則除了腹部和腿部外,基本不帶斑點。非洲金貓與亞洲金貓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研究表明,這些是趨同進化的結果。非洲金貓的壽命約為15年。

目录

物种简史

在非洲[2],非洲金猫被认为是“花豹之子”或“花豹的兄弟”,因为当地人相信非洲金猫总是伴随着花豹。人们把非洲金猫当作一种凶猛的动物并对其充满畏惧,在很多地区非洲金猫是当地部落的图腾。在喀麦隆,俾格米人在捕猎大象的时候会带上非洲金猫的尾巴,相信此举能为狩猎活动带来好运。在部落行割礼的时候也会使用非洲金猫的皮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仪式用品。

亚洲金猫在其栖息地也被认为是一种凶猛、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猫。但是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两种金猫之间有多少联系却存在着很多争论。关于其头骨的一些细节以及牙齿的特征上的差别曾使得学者们争论不休,结论是两个物种间并无明显的直接关系,因此这两种金猫分别被划分为非洲金猫属(Profelis)和金猫属(Catopuma)。从遗传学和染色体的角度来看,一些专家认为这两种金猫都是约在600万年前从早期的豹属中分化出来的,但现代更多的分析将非洲金猫与薮猫一同划分为狞猫谱系。2006年The IUCN Red List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目录)将该物种列入狞猫属(Caracal)。

形态特征

非洲金猫体型强壮,大约是大个子家猫的两倍大,体长61-100厘米,体重约8-16千克。像别的猫科动物一样,雄性非洲金猫要比雌性更大一些也更重一些。非洲金猫更应该被命名为“五颜六色的猫”,因为它的皮毛颜色实在过于丰富,从橘红色到深灰黑色分为很多颜色段,而每个颜色段都可能是带斑点的和不带斑点的,而有些地方的则是较浅显暗淡的斑点。相同之处是所有的非洲金猫的下颌、胸部和腹部都是白色或浅黄白色,腹部点缀着醒目的黑色斑点。非洲金猫毛色的变化规律是随着分布地区而不同,越往西部非洲的个体身上就越可能有浓密的斑点,而越往东部非洲的个体就越可能是纯色的。

非洲金猫分为了两个亚种(带斑点的和不带斑点的)。头部较为浑圆,吻部短粗。非洲金猫长了一对外形特别的比较钝圆的耳朵,耳背面几乎全为黑色。它们的尾巴不算长,大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一左右,有的有明显的环纹,有的没有,还有的则是隐隐约约的环纹。少量的非洲金猫个体头部覆盖有较小的斑点,但大多数非洲金猫除了脸颊和眼角附近有一些白斑纹外其头部并无其它的装饰。实际上非洲金猫的额头上有三道不太明显的纵纹,这是很多中小型猫科动物都有的特征,亚洲金猫、豹猫等等都有。也曾出现过部分黑或全黑的非洲金猫。

虽然非洲金猫的毛色如此多变,但这种猫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从头的后半部分直到肩膀,存在一个明显的颜色变深的区域,这个区域的边界部分显现出一些呈螺旋状或波浪状分布的特点。猫科动物沿脊椎的背部一线基本都是深颜色的。非洲金猫相比亚洲金猫显得更修长一些,虹膜的颜色差别也比较大。


栖息环境

非洲金猫居住在非洲中部至肯尼亚的森林,一般靠近水源地,有时候在草原甚至海拔3600米的高原地带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非洲金猫能适合任何一种丛林环境,无论是原始森林还是次生林、或者底层灌丛较多的丛林地带、甚至是潮汐频繁的水网地带森林。在一些海拔高至2000-3000米的山地森林、竹林以及一些裸岩地带也有非洲金猫的踪迹。比较典型的生境通常是在沿着河流的茂密的灌木丛地带。

生活习性

通常非洲金猫是一种树栖性动物,但根据其较短的尾巴和在高山旷野的发现记录,该物种也是地面型捕食者。非洲金猫主要在晨昏和夜间活动,也会在白天捕猎。在非洲金猫分布的很多地区都有豹的存在,而豹和非洲金猫在食物上存在着重合部分。但这两种猫科动物并未形成明显的竞争,通常非洲金猫更感兴趣的啮齿类动物和鸟类对豹而言则显得可有可无。

非洲金猫不是群居类动物,和别的猫科动物类似,非洲金猫的雌性和雄性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保持独立的空间或组成家庭,也使用气味、挂爪以及粪便来进行信息传递。非洲金猫不会掩盖它的粪便,而是让其易于被发现和跟踪,并保持这种信息不会间断。

非洲金猫可以 发出多样的叫声。除了中小型猫科动物都会的“嗬——嗬——”声、“咪咪”声和咆哮声,非洲金猫也会发出像家猫舒服时的呼噜呼噜声,有时在两只非洲金猫亲密接触时也会发出“咯咯”声。

非洲金猫的食谱主要包括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位于东非卢旺达的鲁文佐里山地区的非洲金猫主要捕食非洲沟齿鼠泽鼠蹄兔麂羚,所有这些被捕食者都是陆栖型动物,主要在白天和晨昏活动。其他地区的非洲金猫其主要食谱也主要由麂羚、猴子、啮齿类动物和鸟类等构成。

在日常观察中,非洲金猫比较明显地避免捕猎一些中型猎物,偷袭鸡舍、羊圈的事情时有发生,机会来了它们也会捕猎一些诸如珍珠鸡、鹌鹑等地栖型鸟类,在塞内加尔被捕杀的一只雄性非洲金猫的胃里发现了一只无法辨认的鸟类的羽毛、爪子以及沙囊。在刚果伊图利省的森林里,根据对60只非洲金猫的调查研究,发现它们捕猎的对象中大约有70%是啮齿类动物,其猎物的平均体重为1.4公斤,只有少于5%的猎物是中型动物的有蹄类动物和灵长目动物。鸟类在猎物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8%。在中非共和国,小麂羚和啮齿类动物分别占据当地非洲金猫食谱的前两位,这跟这两种动物在当地的数量有关。而被捕获的非洲金猫则优先去吃喂给它们的鸟类,并对鸟类给予很高的捕猎级别。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据观察,在怀孕75天后,一只刚果丛林里的雌性非洲金猫在树洞中的巢穴里产下了两只小猫,它们的颜色分别为深灰色和灰褐色。初生的小猫体重为180-235克。出生6天后小猫就睁开了眼睛,之后它们便开始快速地成长起来。雌性的小猫在10天大的时候便能够站立,13天大的时候便可以行走。第16天的时候,它已经可以从巢穴中爬出去,大约攀登40厘米高的树桩。第19天的时候,两只小猫都作了猫生中第一次跳跃的尝试,目的地是巢穴旁的一个矮树桩上。40天大的时候小猫们开始试着咀嚼从老鼠和鸟身上扯下来的肉片,此后不久它们就开始吃整只的动物。

相比其他的小型猫科动物,非洲金猫的幼崽显得更加敏捷。第12周大的时候,尽快看上去雌性幼崽的发育更快一些,但雄性幼崽的体重此时已经达到2.9千克,雌性的则是2.5千克。第14周大的时候,雌性幼崽已经长出了恒牙,但她的兄弟换牙则要到1个月以后。雌性幼崽在11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显示出性成熟的迹象,雄性则要等到18个月大。不过毕竟雄性幼崽在体形上要长得更快一些,6个月大的时候他就长得跟它妈妈一样大了,而雌性幼崽在11个月大的时候仍比它的妈妈小一些。

曾经有记录,一只非洲金猫在11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发情,另一只雄性个体则在18个月的时候第一次交配。此外唯一的一个记录是一只被捕获的雌性非洲金猫在4岁大的时候第一次产仔。人工养殖下的非洲金猫最长的寿命记录为12岁。

參考文獻

  1. 非洲金貓簡介. web2.ctsh.hcc.edu.tw. 
  2. 非洲金貓.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