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村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鍾村鎮在縣境西部偏北,東南距市橋6.2公里。鎮政府駐人民路。南宋末年,有鍾姓人在此建村,故名。清代,屬沙灣都的韋涌、石壁、鍾村等堡。民國時為同風鄉,屬第一區。1949年10月,屬禺南西區。1950年5月為第三區。1953年春,三區分為五區和六區。鍾村屬第六區。1957年3月,撤區,析出為鍾村(大)鄉。1958年10月,併入大石團。同年12月屬大石基層公社。1959年6月,析出為鍾村公社。1984年為鍾村區。1987年為鍾村鎮。[1]
簡介
村鎮位於番禺區西北部,總面積52平方公里,總居住人口10.3萬人,戶籍人口61896人,外來人口41339人;下轄17個行政村,4個居民委員會。鎮境為三面環繞的低丘台地和部分沖積平原組成。最高點是鎮南海拔227米的大烏崗。西和西南部隔陳村水道與南海區的林岳村、順德區的碧江村相望。
面積50.03平方公里。有水田27075畝,旱(基)地6539畝,魚塘1768畝。轄1個大居民委員會和鍾村一、鍾村二、鍾村三、鍾村四、韋涌、大洲、石壁一、石壁二、石壁三、石壁四、屏山一、屏山二、都那、詵墩、謝村、勝石、漢溪等17個村民委員會,151個村民小組。
2007年全鎮實現GDP59.3億元,比2006年增長10.2%;完成工業總產值182.5億元,同比增長16.2%,總量繼續位居全區各鎮街首位;農業總產值4.24億元,現價增長4.2%;第三產業總產值30.9億元,同比增長7.8%;三大產業的比例為3.8:68:28.2,產業結構進一步得到調整和優化。去年,完成稅收6.4億元,同比增長5.7%;實現財政可支配收入2.12億元,同比增長37.66%(其中,財政一般預算內收入1.46億元,同比增長18.7%;預算外資金收入0.65億元,同比增長109.68%)。
鍾村鎮榮獲得「2007年度廣東省文明鎮」的稱號,全鎮共有屏二、漢溪等8個村被番禺區評為「2007年度文明示範村」。
本鎮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先後開發了祈福新村、南國奧林匹克花園、碧桂東苑等一批規模大、檔次高的熱銷樓盤,而由鍾村鎮房地產公司開發的錦綉花園、錦繡生態園亦創良好的銷售業績,去年實現銷售收入2.6億元,同比增長50%,納稅總額2005萬元,同比增長27%。另外,雄峰商貿城、謝村綜合批發市場、福滿樓等本地商飲業方興未艾。另外,2002年5月落成的占地50畝、投資1300多萬元的鐘村文化廣場集運動、休閒、娛樂於一體,建成後將極大地豐富當地人民的文化生活。[2]
歷史沿革
鍾村鎮境內出土的東漢(25~220年)墓磚、陶屋和南北朝時(420~589年)的四系陶罐等文物推斷,先民很早便在鍾村地區活動或居住。但據現存各姓氏族譜記載,大多數是南宋時(1127~1279年)從南雄珠璣巷遷來的。鍾村居民的繁衍和發展,主要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
清代,今鎮境屬沙灣司;民國時為同風鄉;建國初期,屬禺南西區。1950年禺南西區分為三區和四區,同風鄉屬第三區(區府設在南村)。1954年三區分為五區和六區,同風鄉屬第六區(區府設在大石)。1956年,撤區,為鍾村鄉(大鄉)。1958年「公社化」初期,屬番禺人民公社大石團。1959年6月從大石析出為番禺縣鍾村人民公社。1984年公社改區,稱鍾村區。1987年建鎮。鍾村地區的行政領導機構歷來設在鍾村。
鍾村鎮現轄1個居委和鍾一、鍾二、鍾三、鍾四、勝石、詵敦、謝村、漢溪、石一、石二、石三、石四、韋涌、大洲、屏一、屏二、都那17個行政村。按地緣、自然環境大致可劃分為五個片:鍾村片(鍾一、二、三、四村及勝石),謝村片(謝村、漢溪、詵敦),石壁片(石一、二、三、四村),韋涌片(韋涌、大洲),屏山片(屏一、屏二、都那)。
自然環境
鍾村鎮在縣境西北部,距縣城市橋62公里。東南與沙頭接壤,西隔陳村水道與順德陳村、碧江相鄰,西北在陳村、三山水道交匯處,與南海林岳相望,北鄰大石的猛涌、禮村,東與南村的里仁洞接壤。全鎮總面積52平方公里。
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從鎮東南的大烏崗(海拔288米)起,經鎮東的飛鵝嶺至鎮北的飄峰崗(均海拔50米左右),成弧形三面環抱,而中央與西北一帶是廣闊的沖積平原。鎮內崗(旱)地表層大多是沙質土,深層是紅、黃壤;稻田大部分是赤紅壤沖積水稻土,少數是沙質土,普遍呈微酸性。
唐代時,鎮境五分之四是河網地帶。南宋中期,沙泥淤積,陸地不斷擴大,演變而成近代的地貌。民國以前,受潮汐影響,禾田經常受浸。建國後大興水利,水漲浸田的現象大大改變。
花崗岩是鎮內蘊藏最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尖帽崗、馬腰崗附近發現片麻岩和石英岩。漢溪、謝村、鍾二村曾開挖過石英沙。最大量分布的是水成岩。
經濟狀況
鍾村鎮作為改革開放初期的珠江三角洲工業衛星鎮,工業一直是傳統支柱產業。近年來,政府堅持走工業強鎮的發展思路,加快產業集聚,推進工業產業化,引導企業依靠科學管理和科技進步創造效益,先後有30多家企業獲得了廣州市科技企業和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稱號,民營企業占據了全鎮工業的半壁江山,湧現了五羊電纜、三雄電器、科盛隆紙箱包裝機械、繡鉑化工等一批上規模、高檔次的企業。
目前全鎮有工業企業784家,其中上規模企業140家。主要集中電器電纜、電子元件、精密儀器、機械製造、服裝鞋類、建築材料、食品加工等行業。2006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55.78億元,同比增長8.94%。鎮商會獲得「廣東省先進商會」稱號。全鎮現有「三資企業」43家,較大型的外資企業主要有隆輝電子、月亮賀卡、駿升科技等。2006年引進外資項目5個,實際利用外資1767萬美元,同比增長56%;「三資」企業出口創匯1.2億多美元,同比增長9%。
經過多年的市場調節機制的引導,鍾村鎮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花卉苗木、水產養殖成為鍾村鎮農業的主要產業。2006年全鎮種養面積2.4萬餘畝,實現農業產值4.07億元,同比增長6%。農民人均年收入8046元,增長4.46%。為加強新農村建設,鍾村鎮從2005年開始,連續3年對每年每村撥款25萬元,三年共計1275萬元,打造鎮的文明村建設工程。目前全鎮17個村申報建設項目83個,區、鎮兩級下撥專項資金1100萬元,村容村貌大為改善。
由於受廣州火車新客站等「南拓」項目的影響,鍾村鎮區位優勢日趨明顯,祈福新村、南國奧林匹克花園、碧桂東園以及錦繡生態園等大型樓盤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第三產業發展迅猛,2006年全鎮第三產業實現總產值29.2億元,同比增長18.9%;全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6.2億元,同比增長17.6%。
2008年轄區各類經濟組織7529戶,其中個體工商戶5899戶,私營企業戶1314戶,內資企業158戶,外資企業戶158戶。實現生產總值84.4億元,比2007年增長13.2%;完成工業總產值215.8億元,同比增長14.6%,總量繼續位居全區各鎮街首位;農業總產值4.6億元,現價增長3.2%;第三產業總產出40.9億元,同比增長28.2%。完成稅收8.4億元,同比增長31%;實現財政可支配收入2.25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財政一般預算內收入1.75億元,同比增長13%;預算外資金收入0.5億元,同比下降23%)。
農業發展
經過多年的市場調節機制的引導,鍾村鎮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花卉苗木、水產養殖成為鍾村鎮農業的主要產業。2006年全鎮種養面積2.4萬餘畝,實現農業產值4.07億元,同比增長6%。農民人均年收入8046元,增長4.46%。為加強新農村建設,鍾村鎮從2005年開始,連續3年對每年每村撥款25萬元,三年共計1275萬元,打造鎮的文明村建設工程。目前全鎮17個村申報建設項目83個,區、鎮兩級下撥專項資金1100萬元,村容村貌大為改善。
鍾村鎮人多田少,建國前九成以上人口從事農業。主要種植水稻、花生、黃豆、木薯、番薯、黃姜、蔬菜、水果等。乾隆、道光年間,每當龍眼收穫季節,韋涌、都那附近河道,運載龍眼的小船大艇,一片繁忙,其時鄰縣陳村龍眼的交易亦以此地報價為尺度。清末民初,韋涌的蠶桑、龍眼和絲線柚頗負盛名。50年代前果樹先後被砍,水果生產日漸衰落。
50年代前後,受水利條件制約,水稻種植多以「掙稿」(雙季間作)方式,其早造畝產量僅百來斤,素以精耕細作著稱的鐘村、謝村、詵敦丘陵台地的農民,雖辛勤耕作,畝年產量也僅有500斤左右。
1951~1953年「石龍大圍」建成(鍾村境內長79公里),免卻洪水襲擊。其後,整治排灌系統,修建山塘、水庫、涵閘。1957年後,十字河、非字河布滿田間,運輸道路縱橫交錯,耕作亦漸趨科學,使年畝產均達七、八百市斤。1964~1971年持續大規模改粘圍田為中性土壤,成效顯著。
因整治排灌系統而受益的耕地面積36000畝;建涵閘10個,受益面積11300畝;改18000畝;建山塘水庫5個,受益3000畝。其間曾遭受1958年「大躍進」、刮浮誇風之害,造成減產。爾後,重整旗鼓,產量不斷增加,尤其圍田、坑田年畝產達1500斤。1978年後,隨着生產責任制的逐步完善與落實,稻田小段包工到戶,大面積種植經濟作物,僅辣椒一項,每年北運就達幾十萬乃至百多萬斤。1987年蔬菜種植面積1539畝,比1978年增長54%;1991年增至2200畝。
隨着商品經濟日益發展,「三高」農業異軍突起。1991年有上規模的種養專業戶120戶,從業人員438人,投資金額728萬元;1993年增加到154戶,從業人員1242人,投資總額達21919萬元。其中優質水果4235畝,蔬菜1715畝,花卉苗圃580畝,三鳥5498萬隻,珍禽6218萬隻,優質水產養殖27888畝。如漢溪,根據自己「五山一田」的實際情況,早在1988年便開始利用荒坡種水果、養三鳥、挖塘養魚,實現年產值1108萬元,純利415萬元,比開發前增347萬元。
80年代後期,韋涌、大洲、屏山等地苦心經營花木者眾,還有不少養殖鰻魚、生魚、塘虱等優質水產,或綜合利用、種養兼容而飼養雉雞、獺兔等珍貴禽畜。1991年全鎮在農業上投入資金351萬元,農業產值5640萬元。
丘陵崗地盛產的紅苗蘿蔔,加工成甘香爽脆的「蘿蔔口」後,銷往中山、石歧、江門、四會等地。謝村有烏欖集市,欖肉可加工成佐膳的「欖豉」,也可榨成欖油,欖仁產量也多。謝村黃姜經加工可作藥用,並可作天然色素及化工原料,遠銷海外。以上土特產因種種原因,至50~70年代先後衰落。1956年創辦農副產品加工廠,生產油欖角、蘿蔔絲、菜乾、南乳、腐乳,1975年轉產餅食、魚皮花生、咸(脆)乾花生、賀年糖果、紅(黑)瓜子以及生油等產品。同時,一些生產隊也有小型「土榨」代社員加工生油。屏山則以豬皮、豬油加工業較為興旺。80年代,農副產品加工製作擴展到家庭,並由季節性轉為常年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賀年糖果、瓜子、咸脆花生等加工也應運而生,並且暢銷全中國。被譽為「生油王國」的石壁,油廠星羅棋布,最大型的個體油廠擁有13條榨槽,每條榨槽每天(8小時)運作可榨油200公斤。1987年鎮內有加工廠30多間,進入90年代增至100間。
優化農業生產布局:受廣州新火車客運站大量征地的影響,鍾村鎮今年的農業種養面積有1528.5公頃,與去年同比減少97.4公頃,減幅達6%,給全鎮的農業生產與發展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與影響。但經過年初的正確引導和科學合理的調整,生產、銷售的基地效應已成規模,「三高」農業的發展和布局仍保持着良好的發展態勢。
到2007年底,全鎮生豬存欄36700頭,出欄65000頭,奶牛存欄588頭,禽只保有量486000羽,出欄量1250000羽,其中蛋鴨存欄量達210000羽。
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促進農產品朝着優質化和市場化的方向發展。為了不斷適應市場變化的需求,提高鍾村鎮農產品的產出效益和品牌優勢。上半年,鎮推廣站分別從省水產站引進了水產新品種「吉諾瑪」7萬尾和「奧尼魚」52萬尾;從種子公司引進優質木瓜品種「穗優2號」和「穗黃」共300株。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了農產品的品種結構。
嚴格執行蔬菜殘留農藥的監測制度。全年共隨機取樣303個,其中定性定量20個,呈陽性反應1個,速測283個,呈陽性反應3個,經複測,全部合格,沒有發現使用違禁農藥。
全面推進田間窩棚的整治工作。按照區田間窩棚整治專項工作的會議精神和《廣州市番禺區田間窩棚整治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的部署及要求,共核查出窩棚1,580宗,面積17.2萬平方米。到目前為止,經過深入細緻的思想動員工作,第一階段共清拆12.8多萬平方米,占應清拆面積的76.5%,發放獎勵金400多萬元。清拆整治工作的推進,使鎮容鎮貌,防火、治安和衛生防疫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對集約零散農用地,逐步推進農業專業化規模化經營,亦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全面推進鍾村鎮新農村建設。成立了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組,研究形成《鍾村鎮新農村建設十項工程細化方案》。今年以來,區、鎮兩級財政對鍾村鎮新農村建設投入資金4893多萬元。大力打造漢溪村、石二村、大洲村為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以試點村的模範作用帶動非試點村的建設。還組織了全鎮17條村的全體黨員、村「兩委」幹部、村民代表、理財小組成員共2000多人外出到增城的西南村和我區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參觀學習,達到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增強幹勁的預期目的。謝村村、屏二村分別與化龍鎮柏棠村、復甦村結為牽手關係。結合開展「雙百共建文明村」活動,又加大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對試點村建設給予全年50萬元的最高補貼,對非試點村建設給予全年30萬元的經費補貼。共修建休閒綠化公園10個,垃圾中轉站18個,清理疏通河涌16305米,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居住環境。
工業發展
石壁有一間200多人的絲廠,產品飲譽中外,韋涌也曾辦有織造廠,後均因日本侵華戰事而倒閉。30年代,設在鍾村的酒廠有大鐘,碾米廠則有公益隆、德祥、兩益、和昌4間。在詵敦的碾米廠有東安成,在謝村的有文苑,在石壁的有公安成,在屏山的有東昌。榨油業空前興旺,僅鍾村便有油廠30多間,屏山、詵敦亦各有20間左右,其時以質優價廉而暢銷港、澳、新、馬。惜至抗日時,只有少許經營,但傳統技藝尚存。「合作化」、「公社化」時,社員還能享受到生產隊集體分配的可口食油。
1955年前,個體手工業,如打鐵、木器、竹器等,多數在鍾村。河涌地帶的石壁、韋涌、屏山,製造小艇木船的勞作謀生者亦有一定數量。1956年供銷社在鍾村、石壁、韋涌分別建立了竹木農具加工場,按計劃生產犁耙、標榜、泥鍬、谷籮等農用生產資料。到1956年公社建立了農副產品加工廠,按季節生產,有農產醃製品和干品(如番薯干、四季仔);還有花生製品、腊味、月餅等。
1958年「公社化」初期,各生產大隊(營)也有建築隊和農具加工。後經整頓,由公社統籌成立木、竹、鐵三個社,辦起磚廠、石灰廠、機械廠、石礦場等,但規模不大,並把局限於家庭製作的傳統金紙加工統籌辦廠,銷往香港。70年代千家萬戶都干起串珠工藝(把各色小珠串接成人物或圖案,供港商出口),石壁一帶的婦女也為工藝廠加工傳統刺繡工藝品。
相關視頻
《嶺南水中鮮》走進番禺鍾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