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观察者(Observer)或观察家可以指:观察的人;观测者,狭义相对论概念 观察者效应,观测行为对被观测对象造成一定影响的效应;观察者模式,一种软体设计模式。
- 观察者在心理学研究中主要指:在观察法中对研究物件进行观察的人员。
- 观察者就是观察法中对研究物件进行观察的主试或主试助手,观察者依据编码方案的定义和规则,对目标行为进行编码,其结果可用于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 如今,由于要求根据编码方案对观察目标进行记录编码,降低了观察者的个人特征对观察结果的影响,将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
甚么是观察者效应
- 我们还不知道观察者效应时,我们以为,雌螳螂交配后会吃掉雄螳螂。
- 雌螳螂之所以吃掉雄螳螂,是因为观察者在场引起了它的紧张,误把自己的丈夫当成了敌人。
- 旁观者效应在科学界究竟引起过过哪些“纠纷”呢?
- 著名的双缝问题:在电子通过双缝前,假如我们不去测量它的位置,其波函数按照方程发散开去,同时通过两个缝而自我互相干涉。但要是我们试图在两条缝上装个仪器以探测它究竟通过了哪条缝,在那一瞬间,电子的波函数便坍缩了,电子随机地选择了一个缝通过。并且坍缩过的波函数无法再进行干涉。
- 薛丁格为了揭示这种理论的可笑,曾发表过他那著名的思想实验:一只猫被封在一个密室里,密室里有食物有毒药。毒药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
- 如果原子核衰变,则放出阿尔法粒子,触动电子开关,锤子落下,砸碎毒药瓶,释放出里面的氰化物气体,猫必定死亡。但是物理学家无法知道,它在什么时候衰变,原子核的衰变是随机事件,如果我们不揭开密室的盖子,根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以认定猫或死或活。
- 这是它的两种本征态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薛丁格将其推演至宏观,来表示其逻辑上的荒谬,结果日后的科学界却仍趋向这一“荒谬”的解释。
- 哥本哈根解释,退相干解释,多宇宙解释,以及众多大大小小的假说,就像当年我们不知道地球是圆是方的时候讨论宇宙中心是哪里,有的人说是地球,有的人说是太阳。科学总是由正确走向错误,今天的正解,明天很可能被推翻,而科学研究者不就是在这条路上不断猜想、尝试、验证和推演吗?[1]
宇宙永恒观察者
- 宇宙年龄是138亿年,地球年龄是45亿年,地球形成后,才开始会有人类的“意识观察者”的出现。
- 那地球还没有形成之前的93亿年呢?
- 依据量子力学理论,那时没有任何观察者,就不应该有任何宇宙的存在。
- 既然宇宙大爆炸后的93亿年间,还存在了一段漫长且无“意识观察者”的岁月,很显然,宇宙应该还存在另一个“高维度空间的观察者”,否则怎会无端冒出无观察者下的宇宙呢?
- 并且这个观察者,还是一个在创世纪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永恒观察者”。
- 至于这个“永恒观察者”,到底是造物主、灵魂、高维度外星人,或是三者都是,我们无从得知。甚至也有可能,我们这个宇宙,并不是我们的意识所创造的。包括梦境,都有可能,全是源自于这个“永恒观察者”。
-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不灭定理,第二定律是“熵”增过程,“熵”代表“混乱”程度。
- 熵增过程则代表:随著宇宙的进化,宇宙会从低熵走向高熵(混乱),从有序走向无序,这是宇宙的终极命运。
- 身体会衰老及机器会损坏,都是一种熵增过程,而且是不可逆的。
- 宇宙进化了138亿年,照理应该要处在非常高的“高熵宇宙”状态,怎会还一直保持在“低熵宇宙”状态呢?
- 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就提出这么一个观点:他认为现有的低熵宇宙应该不只一个,而且应该是从上一个高熵宇宙中,被不断的高低循环,所创造出来的,称为量子涨落,也只有如此,宇宙才能一直保持低熵状态,而这种现象,就是“弦理论”所谓的平行宇宙。
- 这个“永恒观察者”每一个瞬间的起心动念,就会量子涨落出一个低熵宇宙,也就是我们目前看的到的物质世界,正所谓“一念一世界”,怪不得弦理论会计算出目前竟然有10的500次方个宇宙。[2]
参考来源
- ↑ 疯教授科学实验室. 奇怪的“观察者者效应”,你不看就不会发生. 每日头条. 2017-08-04 [2020-11-22] (中文).
- ↑ 林文欣. 原来宇宙中存在著一个“永恒观察者”!. 今周刊. 2019-03-20 [2020-11-2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