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虹溪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虹溪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南部,东与竹园镇相邻,西接五山乡、北接新哨镇,南与巡检镇接壤。虹溪镇是远近闻名的“烤烟之乡”,被誉为“滇南一绝”的白龙洞也位于此处,历来就是文人墨客、游客商人向往的游览胜地。[1]

中文名称:虹溪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

电话区号:0873

邮政区码:652308

地理位置:弥勒市西南部

面 积:156.74平方千米

人 口36258人(2017年)

火车站:弥勒站

车牌代码:云G

镇情简介

虹溪镇位于东经103°09′,北纬24°9′,距弥勒市区40公里,国土面积156.74平方千米,全镇四周环山,中部平坦,土地肥沃,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基础设施条件优越,沟渠交错纵横。最高海拔为1974米,最低海拔为102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6.8℃,最高气温33.5℃,最低气温-0.1℃,年平均降雨量为800-950毫米,是烤烟种植的绝佳区域。全镇辖虹溪、啥咩、招北、密纳、白云、刘家、文笔、太和、新桥等9个村民委员会,86个自然村,89个村民小组,一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36258人(2017年),居住着汉、回、彝、傣等民族。

人口民族

全镇辖白云、密纳、文笔、太和、刘家、新桥、啥咩、招北、虹溪等9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84个自然村,8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6258人(2017年)。

农村经济

2006年末,全镇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10347.8万元,比上年增6.4%;实现乡镇企业32470万元,比上年增29.6%;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3.2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305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41元。

人文地理

虹溪镇历史悠久,是该市历史文化名镇。文物古迹众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代一品典封”牌坊,为富商王炽所建;州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石狮(3只)、魁星阁、点石庵、文庙天子台、文笔塔、藏书楼等。省级风景名胜区白龙洞位于镇东北7千米处,全洞长2千余米,洞内景点“灵芝斜塔”堪称国宝,白龙洞被誉为“滇南一绝”。

虹溪镇古称“十八寨”,地处滇南福地--弥勒城西南部,光绪年间更名为“虹溪”,以“虹溪八景之一”的“虹溪春水”命名。虹溪镇历史悠久,古为彝族先民东爨乌蛮所据居,至嘉靖年间汉人大量流入,为汉、彝等民族聚居地。人文、传说、景观众多,是清末巨商、红顶商人——王炽的故乡,弥勒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在虹溪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成立,镇内景致、古迹保存较完好。大量风物、特产传承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烤烟等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石。

历史人物以清末富商王炽的影响最为深远,他秉承诚信务实、连锁经营等商业理念,在川、滇一带开设“天顺祥”商号,数年间富甲一方。因其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爱国爱乡、多有义举,并积极支持清政府兴办民族工业,累受清政府封赏。光绪帝诏赏“三代一品”封典,并建“三代一品”封典坊(俗称绿牌坊)于东门街,尚仍完好。

文物古迹、景致众多,有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绿牌坊,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狮(3只)、魁星阁、点石庵、文庙天子台、文笔塔、藏书楼等,众多文物古迹的完好保存是虹溪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背景的真实体现;景点、景致以螺峰晚翠、虹溪春水、芦渚秋月、花山烟雨、北岗樵唱、南亩农耕、鸡洞仙踪、龙池灵应等八处最具特色,俗称虹溪“八景”,八景错落分布于境内,吸引了不少游客莫名而来。

特产

虹溪镇有独特的地理条件,优越的气候环境,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植壮大特色产业。烤烟生产及相关产业产量进一步稳定,质量逐年提高,是全镇主要的经济支柱;畜牧业成为继烤烟之后又一大产业,肉牛、生猪、蛋鸡等养殖项目正在日愈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秋后秋玉米种植面积已接近烤烟种植面积,种植规范化程度和品质大幅提升,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莲藕、香芹、圈圈糖、密饯、手工盐水面等特色产品已形成稳定的市场,具有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前景。

文化教育截止2008年10月,虹溪镇有市属完全中学1所,镇中心小学1所,村级完全小学12所,村小校点14个,民办公助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2所。小学在校学生4155人,专任教师220人(含代课教师3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5%,残疾儿童入学率87.5%,小学年巩固率99.7%,六年级完学率100%。镇人民政府及上级人民政府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到2007年,全镇小学占地面积76923.24平方米,校舍面积35116.04平方米。自然试验室一所达省一类标准,其余完小达省二类标准;全镇小学配计算机84台,配备多媒体教室1个,远程教育电教室设备模式三1套,模式二12套,模式一16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