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茌平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茌平区隶属于山东省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东邻德州齐河县,西靠东昌府区、临清市,南接东阿县,北连高唐县,是中国圆铃大枣之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茌平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茌山公园、金牛湖度假风景区、茌平八景等。[1]

大事记

茌平撤县置区

7月25日,市委副书记陈平同志对扎实做好茌平撤县设区工作进行一次再部署。(图片来在网络)大茌平撤县设区是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的重大决策,饱含了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期望,将为大茌平更好更快发展拓展新的空间、搭建新的平台,对大茌平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4月15日市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同意申报茌平撤县设区。2、4月18日市民政局分别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呈报了《关于撤县设区有关情况的汇报》。3、4月22日市委常委会议通过并同意申报茌平撤县设区。4、5月份市民政局就茌平撤县设区工作向省民政厅作了专题汇报,民政厅主要领导表示大力支持。5、7月7日宋军继市长就茌平撤县设区的工作进展情况向民政部宫蒲光副部长作汇报,得到部领导的理解和支持。6、7月13日市民政局就撤县设区工作向省民政厅领导再次进行汇报,省民政厅领导要求严格按照工作程序,抓紧准备报送有关材料。7、7月21日市委书记徐景颜同志对茌平撤县设区作出重要批示。8、7月25日市委副书记陈平同志召集召开会议,对扎实做好茌平撤县设区工作进行一次再部署。9、7月26日中国共产党茌平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审议并同意县委常委会关于撤县设区工作的意见。

建制沿革

夏、商属兖州,周属齐国。

秦行郡县制,置茌平县,属东郡,治茌平(今韩集乡高垣墙村)。

汉属兖州部东郡。

公元9年改茌平县为功崇县,25年改功崇县为茌平县,属兖州部济北国。

三国时为魏地,属冀州部平原郡。

晋、南北朝治鼓城(今乐平铺镇土城村),属济州部平原国。

后魏属济州部平原郡,北齐并入聊城县。

隋初复置茌平县,治兴利镇(今杜郎口镇杜郎口村),属贝州清河郡;隋末并入聊城县。

621年聊城县复置茌平县,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627年并入聊城县。

1130年复置茌平县,治今城,属山东西路博州。

元属东昌路总管府,明、清属东昌府。

1914年属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改属山东省政府,1937年属山东省第六专员公署。

1940年1月,建立茌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属鲁西第四专员公署,冀鲁豫行署第一、六专署。

1949年8月属平原省聊城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改属山东省聊城专区专员公署。

1958年1月属聊城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9年9月属聊城专员公署。

1967年3月属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属聊城地区行政公署。

1997年8月属聊城市。

2010年7月2日,广平乡、韩集乡划归东昌府区管辖。

2010年7月7日,撤温陈乡设立温陈街道办事处;撤胡屯乡设立胡屯镇。

2011年8月24日,撤销肖家庄乡设立肖家庄镇。

2012年9月,撤贾寨乡设立贾寨镇,撤洪官屯乡设立洪官屯镇。

人口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截至11月1日零时,全县共有常住人口546125人。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5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1万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5年9月,茌平县城解放,全县设7个区。

1947年6月划为12个区。

1949年10月将12个区合为6个区。

1956年3月6日,博平县并入茌平县,茌平县第六区划归高唐县,全县划为9个区。

1958年1月将全县9个区划为21个乡。1958年9月将全县21个乡划为11处人民公社;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阿县北部5个公社划归茌平县,全县为16个人民公社。

1961年7月原东阿县5个公社回归,茌平县辖11个公社。

1962年12月恢复区制,将原来11个人民公社划为11个区。

1971年2月撤区并社,将11个区划为19个人民公社。

1981年11月26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城关公社改为城关镇。

1982年7月,三十里铺公社改为乐平铺公社。

1984年7月,将全县19个人民公社改划为22个乡镇。

1996年10月,撤销杜郎口乡,设立杜郎口镇,行政区域和政府机关驻地未变。

2001年2月,全县16个乡、6个镇调整为8个乡6个镇。

2002年1月,恢复杨官屯乡,乡政府驻杨前村。

2002年6月,撤销韩屯乡,设立韩屯镇,行政区域、政府驻地、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变。

2004年9月,撤销茌平镇,设立振兴、信发街道办事处,将原茌平镇及冯官屯镇、胡屯乡、温陈乡的部分村庄划归信发街道办事处管辖。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后,城区总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总人口156170人。

2010年5月17日,茌平县温陈、胡屯两乡撤乡,分别设立街道办事处和镇。7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广平乡、韩集乡划归东昌府区管辖。

2011年8月5日,撤销肖庄乡设立肖庄镇。

2012年9月27日,茌平县撤贾寨乡设立贾寨镇,撤洪官屯乡设立洪官屯镇。

2016年中国共产党聊城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上获悉,会议听取了市委副书记陈平同志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关于茌平县撤县设区工作情况的说明。经过审议,一致同意茌平县撤县设区。

2017年有望获批正式更名茌平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14年,茌平区辖3个街道,10镇1乡,810个行政村。[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茌平区境域地处北纬36°22′~36°45′和东经115°54′~116°24′之间。2005年,以县城为起点,东至齐河县界15公里,西至聊城市界31.50公里,西北至临清市界31.10公里,南至东阿县界21公里,北至高唐县界15公里。全县东西横距46.30公里,南北纵距43.50公里,总面积1003.36平方公里。

全县边界沿线实地埋设界桩21棵,边界线全长合计276.98公里,共涉及全县10个乡镇。

地形地貌

茌平区位于黄河下游鲁西平原,西南距聊城35公里。因黄河多次在境内的改道中冲积,形成微度起伏的岗、坡、洼相间地貌,属黄河冲积平原,茌平地势以黄河流向,自西向东北倾斜,最高点海拔35米,最低处海拔26.5米,平均坡度1/15000,土壤深厚,沙黏相间,地质较均匀。地貌特征分为九种类型,即:河滩高地、新决口扇形地、高坡地、平坡地、洼坡地、浅平坡地、沙岗地、河质河槽地和碟形洼地。

气候

茌平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无霜期长。历年平均气温13.5℃,日照时数2362.8小时,无霜期206天,平均年降水量570.60毫米。

水文

茌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赵牛河、管氏河、冯氏河、四新河、茌新河、茌中河、西新河、老徒骇河、七里河、德王河、小运河及普济沟。均为西南东北流向。据《中国江河水系图》标准,徒骇河、马颊河为海河水系。其余属支流。西新河、老徒骇河、茌新河、茌中河在境内直入徒骇河;七里河在高唐入徒骇河;管氏河、四新河在禹城县境内入担救河,德王河在境内西北隅出境入马颊河。境内河流主要承担上游和境内径流排水,流量达4亿立方米。徒骇河、赵牛河、管氏河、七里河、冯氏河建有拦河闸。可拦蓄雨水和黄水,用于灌溉,其他河流汛过干涸。[5]另有金牛湖正在紧张的建设中,与聊城东昌湖一起组成江北水城的水域框架。[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总面积1003.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4.27%。

生物资源

茌平境内有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有700余种,动物资源(不含家畜、家禽)兽类有:狐狸、黄鼠狼、狸、獾、刺猬、野兔、蝙蝠等;禽类有:喜鹊、灰喜鹊、鹌鹑、麻雀、乌鸦、猫头鹰、布谷鸟、燕子、食蚁鸟、山雀、白眼等;鱼类有:鲤鱼、鲫鱼、白鲢鱼、草鱼、鳝鱼、鲫花鱼、鲶鱼、黄介鱼、泥鳅等;虫类有:蚯蚓、螳螂、蜘蛛、蜜蜂、蝈蝈、蝉等。杜郎口一带有黑蛇可入药。植物资源(不含农作物)乔木类有:毛白杨、杂交杨、刺槐、国槐、臭椿、香椿、柏、桑、棘等;灌木类有:紫稳槐、怪槐、杞柳、红荆条、白柳等;果树类有苹果梨、杏、桃、椹子、山楂等。

经济

2010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73.6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44.08亿元,增长17.9%。三次产业比例13.7:68.9:17.5。

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90亿元,公共财政收入预算22.2亿元,蝉联全市综合考核第一名。

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19.9亿元,增长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4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61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11705元,增长11.3%。在百强县中跃升至第75位,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

固定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1亿元,增长22.2%。实现财政总收入27.2亿元,增长33.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1亿元,增长2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7.97亿元,比年初增加6.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7.2亿元,增加8.2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1.4亿元,增加26.5亿元。

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3.47亿元,比上年增长4.4%。粮食总产72.74万吨,增长11.78%;棉花总产0.95万吨,增长-8.4%;油料总产2.48万吨,增长-2.3%;水果总产6.35万吨,增长-30%;蔬菜总产141.6万吨,增长-0.14%;水产品总产1.32万吨,增长4.8%。肉类总产6.66万吨,禽蛋总产2.65万吨,奶类总产0.74万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045公顷。全县农机总动力110.3万千瓦,增长2.7%。

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342家,实现增加值160亿元,增长14.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6.5亿元,增长32.2%;实现利税74.3亿元,增长33.5%;实现利润58.2亿元,增长35%。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8亿元,增长51%;实现利税1.4亿元,增长26%。[4]

社会事业

医疗卫生

2012年,茌平县有卫生机构28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4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042张,卫生技术人员1502人,其中执业医师367人。主要医院是茌平县人民医院和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

体育事业

2013年,有体育馆1座。

文化事业

2013年,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

剪纸

茌平剪纸造型简练,线条粗犷,形象传神,栩栩如生。1982年10月,山东省民间美术展展出茌平剪纸364幅,占全省参展作品的三分之一。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山东省美术馆收藏茌平剪纸80余幅。1993年,茌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1996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民间剪纸之乡”。

黑陶

茌平黑陶造型优美,图案精细,刀法淋漓,雕刻剔透。1997年,作品“九龙薰”被山东省委、省政府作为香港回归礼物赠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1998年,“浮雕龙瓶”在南斯拉夫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国际金奖;2004年,“岁寒三友瓶”被中国民族博物馆命名为“中华黑陶第一瓶”。茌平黑陶20多种作品被国家事物管理局定为“国礼”。

科技教育

截至2013年,有普通高中4所, 在校生1.04万人。普通初中21所,在校生2.96万人。小学123所,在校生3.58万人。有各类科技人员15328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6项。专利申请量63件;授权专利45件。学校分为茌平县第一高级中学、茌平县第二高级中学、茌平县第三高级中学、茌平县实验高级中学、茌平县振兴中学、茌平县实验中学、茌平县实验小学、杜郎口中学、博平镇中学、冯屯镇中学、胡屯镇中学。[5]

交通

茌平区城位于县境偏东部,地处国道105线与邯济铁路、省道804线、济聊馆高速公路交汇处。东距省城济南市80公里,西南距市驻地聊城35公里。2005年底,城区由北往南东西走向的有北二环、北外环、工业路、工交路、泰和路、振兴路、新政路、隅东隅西路、文化路、文化南路、老南环路、南环路(新国道105线)共12条街道,自东向西南北走向的有东环路、商业场街、中心街、顺河街、枣乡街、老国道105线、西二环路、滨河大道共8条街道。火车站位于工业区中心,汽车站地处工交路与中心街交汇处,济聊馆高速公路下道口靠近中心街。

旅游

茌平区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的教场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各类文化遗址60余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的重大课题,将黄河下游探源的重点放在茌平区。

淳于先生碑

旧县志载,淳于髡墓位于茌平镇(现振兴街道)小刘庄, 是茌平八景之一,名为"髡林夕照"。淳于髡墓始于何时,无考。康熙55年知县陈吴琰亲题《淳于先生碑》,重修其墓并植以松柏。

明代石桥

明代石桥位于茌平区韩屯乡王桥村西南,横跨在东西流向的徒骇河上。此石桥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建(公元1573-1620年),距今已有370多年历史,石桥与河北赵州桥建筑风格极为相似。由于年久失修,该桥于2008年7月被大水冲毁。

古琉璃井

古琉璃井位于博平邓桥村,人称"八角琉璃井"。一般井的井壁是用砖砌成的,而琉璃井的井壁却烧炼成一个整体,井壁如同唐三彩般光亮耀眼。

张家楼革命烈士纪念碑

张家楼抗日遗址位于聊城市茌平区广平乡张家楼村。该村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子高遗址

台子高遗址,又名牡丘遗址。1970年秋,对遗址进行了部分试掘,整个遗址保护完好,文化层厚7米,发现的石器有斧、簇、矛,陶器有鼎、鬶、陶、罐、盆等共100多件。陶器饰纹多见绳纹、蓝纹、方格纹以及附加堆纹。1977年12月,被列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仲连祠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冯官屯镇望鲁店东村。

博平鼓楼

博平古楼始建于宋代,乾隆年间重修。楼身由四根红色合抱大木柱擎起,上下两层,斗拱飞檐,成为博平的标志性建筑。文革时被毁,后重修。

重丘

重丘即今山东茌平区广平乡驻地。春秋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诸侯会盟于重丘。康熙五十六年茌平知县陈吴琰,书"重丘"碑立于该地,于碑右端说明"春秋会盟地。

太平桥遗址

为纪念太平军与清军作战的英勇事迹,后人在太平军"出降"的寨口处修了一座桥,名"太平桥"。并在桥西立"太平桥碑"一座。此桥经冯官屯镇政府维修。

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

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位于乐平镇教场铺村西北50米处,相传战国时期孟尝君练兵于此,故名教场铺。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6]

名优特产

茌平乌枣

乌枣亦称熏枣、焦枣。系选用熟鲜红枣,经水煮、窑熏、阴凉等工艺精制而成。

十孔白莲藕

白莲藕,有千年栽培史,博平南莲池藕曾为上等贡品。南莲池所产十孔白莲藕,质地细腻,脆甜无渣,历代闻名。

莱阳“茌梨”

茌梨,原植茌平,后被莱阳引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闻名全国的"莱阳茌梨"。

名人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逃亡齐国,齐桓公热情接纳,使居博陵(今茌平区肖庄乡),为其筑“晋台”,并与联姻。战国时期,淳于髡、鲁仲连与孟子、荀子同列。此后,又有盛唐宰相马周,北宋九经状元孙奭,宋代医学大家成无已,明朝状元、礼部尚书朱之蕃,清朝翰林、康熙帝师王曰高,皆为茌平先贤。

晋文公:春秋战国时期国君。

王曰高:清进士,工科右给事中,著有《槐轩集》10册。

朱之蕃:明万历年状元,书法家、画家,著有《君子林图卷》,收藏于故宫博物馆。

孟秋:明进士,刑部主事,历尚宝少卿。

马定国:翰林学士,生卒年不详,著有《石鼓辨》、《春秋传》、《六经考》、《大戴礼辨》等。

耿端义:1188年进士,金著名官员。

贾铉:1173年中进士,拜参知政事,修《辽史》。

成无己:宋著名医学家。

孙奭:北宋经学家、教育家。

张镐:唐名臣,曾做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马周:初为常何家臣,后得太宗赏识,拜至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

石勒:羯族,330年建后赵,位十五年卒,谥明皇帝,庙号高祖。

甘罗:战国秦左丞相甘茂之孙,曾以言激张唐相燕,又说的赵五成,被秦国拜为上卿。

淳于髡:战国时期齐国学者。

孟尝君:战国时齐国人,门下曾有食客三千。

鲁仲连:战国时齐人,善于谋划。常周游各国,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7]

荣誉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县,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中国产业百强县,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财源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沼气工作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全省基层党建先进县,全省工业发展先进县,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全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省级生态示范区,省级园林城市,全省绿化模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县,省级文明城市,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县。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8]

城市排名

2018年10月8日,茌平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排名第67位。

2018年10月,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榜单发布,茌平县排第46名。

2018年10月,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发布,茌平县排第44名。

2018年10月,茌平县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第64名。

2018年11月,茌平县入选2018 年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81位。

相关视频

东平县商老庄13级2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