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翼内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翼内肌

系咀嚼肌之一。起自翼突窝,向下外方止于翼肌粗隆。其作用是与咬肌、颞肌共同收缩时可上提下颌骨(闭口),对抗下拉下颌骨肌群的作用。受下颌神经的翼内肌神经支配。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翼内肌
  • 外文名:masseter
  • 血液供应:翼内动脉
  • 支配:下颌神经的翼内神经
  • 类型:肌肉

综述

有咬肌(masseter)、颞肌(temporal m.)、翼外肌(lateral ptery-goid m.)和翼内肌(medial pterygoid m.)四对,强而有力,均分布于下颌关节周围,收缩时牵引下颌骨,进行咀嚼运动。

生理解剖

咀嚼肌,主要有颞肌、咬肌,此外尚有位于颞下窝内的翼内肌和翼外肌,它们都止于下颌骨。这群肌肉运动颞下颌关节,收缩时参与咀嚼运动。 上述肌肉均受三叉神经支配。

颞肌(temporalis),部位:颞窝部皮下,为扇形扁肌。起点:颞窝内。止点:下颌骨喙突。

咬肌(masseter),部位:在下颌支外侧皮下。起点:颧弓前面。止点:下颌支外侧咬肌粗隆。

临床解剖

咀嚼肌(chewing muscles)包括咬肌(masseter)、颞肌(temporal)、翼内肌(pterygoideus medialis muscle)和翼外肌(pterygoideus lateralis muscle)。

解剖结构和功能

咬肌起自颧弓下缘及内面,向后下方止于下颌支外面及下颌角的咬肌粗隆。颞肌起自颞窝,肌束呈扇形向下会聚,通过颧弓的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喙突。

翼内肌有两个起头,浅头起自腭骨及上颌骨,较大的深头起自翼突窝。咬肌、颞肌及翼内肌收缩均使下颌骨上提,上下颌牙互相咬合。这些提下颌肌群在息止期保持下颌骨上提,所以下颌关节的自然姿势是闭口位。翼外肌有上、下两个起头,上头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下头起自蝶骨翼突外侧板,两头共同向后外方,止于下颌髁颈及下颌关节囊。翼外肌一侧收缩使下颌向侧方运动,两侧同时收缩使下颌关节盘连同下颌关节头向前至关节结节的下方,使下颌向前运动。两侧翼外肌交替收缩,使下颌骨向左、右方移动。

毗邻关系

咀嚼肌由筋膜包绕,在解剖学上同相邻的颅骨、颌骨及皮肤等结构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充填。由于感染等原因常造成这些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等薄弱结构的扩散,故使炎症等局限在特定的潜在间隙中。

临床意义

咀嚼肌在解剖学上与潜在间隙关系密切。咬肌的浅面前份是颊间隙的一部分,即咬肌与颊肌之间的一个狭小筋膜间隙,颊脂垫正好位于其中,此间隙又称为咬颊间隙。来源于上、下颌后牙的根尖感染或牙槽脓肿,颊部皮肤损伤,颊黏膜溃疡,颊部、颌上淋巴结炎,均可导致此间隙感染。如炎症波及此间隙并刺激咬肌,会出现张口受限。咬颊间隙的颊脂垫,在临床上常见于充填邻近小组织缺损。咬肌深面与下颌支外侧骨壁之间为咬肌间隙,是最常见的颌面部间隙感染之一。

临床上可有咬肌区肿胀、充血、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由于咬肌肥厚,脓肿难以自行溃破,临床检查可无波动感。炎症如持续较长时间,常会引起下颌支的边缘性骨髓炎,应及时切开排脓。人类的咬肌可因两侧肌束发达程度上的明显差异而致面部不对称。临床因咬肌不对称希望治疗的患者,亦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美观要求的提高而逐渐增多。咬肌区往往是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好发区,应结合临床体征,如体位试验等临床检查、穿刺、B型超声检查,同咬肌肥大相鉴别。在行正颌手术如下颌骨矢状劈开术时,应注意避免咬肌断裂等损伤,以防产生瘢痕而影响张口。颞肌的浅面是颞浅间隙,深面是颞深间隙。由于其与颞下间隙、翼下颌间隙、咬肌间隙和颊间隙相通,临床上颞间隙感染往往由上述诸间隙感染扩散而来。

耳源性感染或化脓性中耳炎、颞部疼痛及颞部损伤继发感染,可造成颞间隙感染。临床上主要症状是病变区的凹陷性水肿、压痛、咀嚼痛和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与咬肌间隙感染相似,慢性的感染会造成颞骨骨髓炎,甚至感染从骨髓或从进入脑膜的血管内蔓延而导致脑膜炎、脑脓肿。颞肌宽大肌束的丰富组织是口腔颌面外科修复邻近组织缺损时常用的肌瓣。如上颌骨全切除术后,颞肌瓣可填补组织缺损,防止眼球下陷。

颞肌筋膜瓣亦是颞下颌关节手术或髁突切除术中的组织衬里材料。临床上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行针方向不佳及未达骨面,会刺激翼内肌而造成暂时的张口受限。同时,临床上不明原因的疼痛及张口受限,应考虑翼腭凹原发肿瘤侵犯翼内肌所致,需要及时行CT等辅助检查。在行颞下颌关节手术时,注意避免翼静脉丛及颌内动脉损伤十分重要,因为此处较难止血。另外,翼外肌功能亢进是颞下颌关节紊乱征的早期病变。因支配神经麻痹所致的咀嚼肌瘫痪及破伤风内毒素所致的神经肌肉传导阻断而造成的张口受限和苦笑面容,临床上并非罕见。[1]

参考文献

  1. 翼内肌的简介”,医学教育网,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