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粮 | |
---|---|
粮,(1) ㄌㄧㄤˊ [1]
(2)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食。~仓。~荒。弹尽~绝。 粮农。
(3)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钱~。
(4) 郑码:UFSX,U:7CAE,GBK:C1B8 [2] (5) 笔画数:13,部首:米,笔顺编号:4312344511534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粮
拼音 liáng
解释 粮,谷食
出自 《说文》
繁体 粮
汉字释义
参考词汇
liáng
[名]
⑴ (形声。从米,量声。本义: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⑵ 同本义 [provisions]
粮,谷食也。--东汉·许慎《说文》
⑶桂馥曰:"谷也者,非古训。粮乃行者之干食。"
则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地官·廪人》。注:"行道曰粮,谓糒也。"
共其资粮屝屦。--《左传·僖公四年》。注:"粮谓米粟,行道之食也。"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⑷ 又
多载资粮。
赢粮而景从。--汉·贾谊《过秦论》
⑸ 又如:粮仗(粮草和兵器);粮台(清代经理部队粮饷军需的机构)
⑹ 引申指谷类;粮食 [grain]
在陈绝粮。--《论语·卫灵公》。释文:"粮,郑本作粻。"
粻,食米也。--《说文新附》
乃裹糇粮。--《诗·大雅·公刘》。释文:"粮,本亦作粮"。
韩绝其粮道。--《史记》
⑺ 又如:粮站;漕粮(漕运的粮食);秋粮(秋季收获的粮食);粮房书办(管粮库的小吏)
⑻ 田赋 [feudal land tax]
戒州县加收耗粮。--《宋史·高宗纪》
⑼ 又如:钱粮(田赋);完粮(交纳钱粮);粮户(缴纳田赋之民户。方言亦指地主)
汉语百科
粮繁体:粮拼音:liáng注音:ㄌㄧㄤˊ部首:米 笔画数:13 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从米、良声 字意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多用男性 五笔:oyve 笔顺编号:4312344511534 笔顺读写:捺撇横竖撇捺捺折横横折撇捺 现代汉语全功能词典汉字笔顺Flash演示粮 liáng(1)(名)粮食:五谷杂~|干~仓|广积~|~店。(2)(名)作为税的粮:钱~|公~|完~。(粮)
【广韵】
【集韵】
【韵会】吕张切
【正韵】龙张切,$音良。
【说文】谷食。
【周礼·地官·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
【注】行道曰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
【左传·僖四年】申侯曰:共其资粮屝屦。
【疏】粮谓米粟,行道之食。
【诗·大雅】乃裹糇粮。
【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又药名。
【神异经】禹馀粮,世传禹治水,弃其所馀粮于江中,生为药草也。 亦作粮。
常用词组
粮仓
liángcāng
⑴ [barn;breadbasket;granary]∶储藏粮食的仓库
⑵ [grain-productive place]∶比喻盛产粮食的地区
东北是祖国的粮仓
粮草
liángcǎo
[army provisions;rations and fodder;provisions and fodder]粮秣、草料等军需物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道
liángdào
[path for transporting food] 指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通路
粮道畅通
粮店
liángdiàn
[grain shop (store)] 销售粮食的商店
粮行
liángháng
[shop engaged in retailing of grains] 旧指粮食零售店
粮荒
liánghuāng
[famine] 指粮食严重缺乏
闹粮荒
粮库
liángkù
[grain depot] 存放粮食的建筑物
粮秣
liángmò
[army provisions;grain and fodder]军队中人吃的粮食和马吃的草料
粮秣员
粮食
liángshi
[grain;food;cereals]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粮食作物
liángshi zuòwù
[cereals;cereal crops;grain plants] 稻、麦和杂粮作物的统称
粮饷
liángxiǎng
[provisions and funds for troops] 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
粮栈
liángzhàn
⑴ [wholesale grain store]∶粮食批发商店
⑵ [grain depot]∶存放粮食的库房
粮站
liángzhàn
⑴ [grain distribution station]∶粮食调拨、分配站
⑵ [grain supply centre]∶粮食供给中心
英文解释
grain provisions
近代粮食价格演变
1.清代
清代实行雨雪粮价奏报制度,规定各地应将当年雨雪状况和粮价动态奏报清政府。这一制度,始于康熙,到乾隆年间普遍推行。清政府将粮价与气象变化联系起来考察,贵粜贱籴,调节粮价。
上海开埠以后,人口增多,商业繁盛,粮食市场容量扩大,粮价出现上升趋势。粳米批发价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四年(1878年)每石由2.71元(银元,下同)上升到3.86元;光绪二十二年至光绪三十二年徘徊在4.72~6.66元之间;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除宣统元年5.63元外,余4年分别上升到7.06~7.98元。
同治十一年至宣统三年的39年间,粳米价格上升1.94倍;光绪三年至宣统三年的34年间,籼米价格上升1倍;同治十三年至宣统三年的37年间,糯米价格上升1.39倍。
小麦批发价格:光绪二十二年至宣统二年每担盘旋在2.91~4.77元之间;宣统三年上升到5.40元。
2.辛亥革命到抗战前夕
清末连续两年荒歉,米商乘机囤积,粮价上升。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上海光复。九月二十日,沪军都督通令米商平粜,并禁止大米出境。民国元年(1912年),米价稳定在上年的水平上。民国2年粮食丰收,以后6年,米价每石徘徊在6.42~7.40元之间。民国9年,黄河两岸遇旱,民国10年,长江流域涝灾,旱涝交困,这两年上海米价每石分别上升到9.61元和9.68元。民国11~14年,米价突破10元。民国15年苏浙旱灾,更因北洋军阀齐燮元和卢永祥、孙传芳和张宗昌先后在上海附近混战,导致米价扶摇直上。8月,曾高达每石17.85元。民国16~17年逢丰收,米价分别降到14.77元和11.17元。民国16年发生蝗灾,秋后米价回升。因受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银价下跌,银本位的中国货币相应贬值。民国18年11月开始,每石粳米超过15元。民国19年4~5月,粮价继续上涨,最高达到24元,引起社会不安。由农业经济专家、粮商和有关当局推派代表共同组成"粮食委员会",商议进口洋米,并决定5月初开始发售平价米。历时5个月,到9月底结束,共售米69032石,平均售价每石13.83元。秋后新米登市,米价趋向缓和。民国20年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实行倾销政策,上海粮食市场上洋米大量涌到,米价回落。民国21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侵犯淞沪,米市场一度停顿,但复市后米价又转为下跌,到年底米价跌至每石9元以下,到民国23年夏,最低价已不到8元。民国23年7月,苏浙遭大旱,内河干涸,航道不畅,粮食货源减少,每石粳米价回升到10元以上。民国24年上半年有4个月米价高达13元。11月,受灾的苏浙产区来沪采办粮食,粮价再度趋高。但不久洋米又涌到,价位下降。民国25年一度低于10元,民国26年恢复到11~12元。
从民国成立到抗战兴起,小麦价格稳而偏低。民国元年~13年间,小麦价格除民国4年每担为5.48元外,其余各年徘徊在3.81~5.14元之间,均低于宣统三年5.4元的水平。民国14~19年,上升到5.73~6.35元。民国20年第三季度,有进口苏联小麦,又向美国赊借棉麦款5000万美元,进口大量洋小麦。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影响上海的面粉销售,小麦供多求少,价格下落。到民国23年6月,每担新麦价跌到2.71元的低谷。7月以后受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又遭干旱,使麦价回升。民国25年,麦价继续上涨,入冬,国际市场麦价暴涨,到民国26年小麦价格回升到每担6.07元。
面粉价格走势与小麦相应。民国元年~13年,每包(25公斤)价格都在2~3元之间。民国14~19年,上升到3.15~3.37元。民国12~24年,面粉价又回落到2.24~2.77元。民国23年5月,曾跌至2元。民国25~26年,国际市场面粉价上升,分别上升到3.37~4.07元。
大豆价格。民国14~18年相对稳定。批发价每担维持在5~6元之间。民国19年一度超过6元。10月转为下降。民国22年8月起进入3.5~4.5元的低谷。民国24年11月,回升到5元以上。民国25年6月,伪满洲国与德国签订年供50万担大豆的协定,影响上海的大豆货源,价格转为上升。到抗战前夕,大豆批发价达到每担6.5元。
玉米价格。民国14年到抗战发生的12年间,除民国18年10月到民国19年11月外,其余各年批发价未曾超过每担4元。民国23年4~5月,曾跌到2.50元以下。
3.抗日战争时期
民国26年八一三战争初起,因交通受阻,上海粮源减少。位于闸北、南市的两米市场停顿,各地进入租界内避难的人数增多,粮食供应压力增大。米价每石由11.85元上涨到14元以上。8月17日,米业各团体成立上海市民食调节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节会),冻结库存米10.6万石,实行统一调度,并对外组织购运,沿途有军警保护,临时设立交易所于公共租界内的浦东同乡会,平均每日成交大米万石以上。业内实行限价评价。8月22日,限粳米每石15.5元。9月22日,降为14元。10月22日,又降为13.5元。统一由调节会所属的评价委员会在限价以内按质评定价格。当时,另向外商订购洋米30万包,因而货源充裕,市场秩序较好,米价比较稳定。
11月,上海陷落,租界地区成为"孤岛",调节会解体,交易所停顿,米价立即上升。守军撤走时,在南市、虹口、浦东等地存粮30多万包,被日军劫走,租界内存米不多,居民又购储应变,一时供求失调,每石米价由13.5元涨到18元以上。公共租界当局拨出洋米2万包,交50家米店零售,规定每人每次付1元购米11斤(折合每石14元)。
民国26年11月~次年1月,洋米到货53万包。2月,内河恢复通航,米价回落到每石12~13元。民国27年3月,沿江沿海外轮货运也逐渐恢复,租界内粳米限价14元。6~7月,宁波、温州、福州、厦门等地粮价高涨,来上海采购大米,使上海米价一度突破限价。7月1日租界当局禁止米粮转口后,米价稳定在每石13~14元之间。
民国27年秋收后,日军在苏浙劫夺大批米粮运往日本,上海米商也在产地采办大米转运闽、浙等地牟利,一时江南产区米价超过上海。民国28年4月,上海因存米丰厚,尚能坚持限价。但不久,日军对大米加紧统制,无锡、芜湖等产区对上海禁运粮食,产区价高刺激上海大米外流,加之当时法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下降,洋米行情也抬高。5月初,上海米价开始突破限价,米业7团体又组成评价委员会,并将限价放宽为每石15元,但米价仍不断突破限价。5月20日,评价委员会解散,限价自行消失。
民国28年末,国米难进,库存减少,订购的洋米尚未运到,一时供求紧张,米价攀登40元高峰。12月16、17日,沪西、闸北等处发生抢米事件数十起,死伤多人。米业市场交易停顿,米号停业。18日,由租界当局授意,市商会出面成立上海市民食调节协会,设基金100万元,另由银钱业公会拨款50万元,用以订购洋米,市场始趋缓和。
民国29年1月11日开始"平粜",但粥少僧多,多数贫民只能以杂粮粉、菜叶糊口。青黄不接期间又逢干旱,日军继续在产区大办军粮,刺激苏浙米价上升。当时,东南亚局势也趋向动荡,香港禁米外运,西贡大米出口停顿,使上海米价居高不下。投机商乘机囤积居奇。当时暹逻米成本每石不超过46~47元,6月20日被抬高达66元,国米也涨到75元。12月10日,工部局规定洋米限价79~87元,并整顿市场,设公仓管理委员会,决定储粮20万包。虽当时社会存米多达100余万石,年底米价仍被抬高到每石100元以上。民国30年1月7日,恢复"平粜"。5月米价升到150元高峰。
民国30年10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上海海运受阻。11月9日,租界当局实行紧急措施:洋米限价,供应限量,携米限额,并查封库厂存米,强制按每石117~120元的价格收购,零售限价每石130元,每户限供1斗,未经许可搬运米粮予以没收。库厂存米约100万包,原购入价每石160~200元。因限价收购,米商损失5000万元以上,米市场再度停顿,米行无形中淘汰。12月8日,日军占领租界。
民国31年2月,日伪当局对面粉一度实行限价。限价撤销后,面粉价骤增1.5倍。6月以后,日伪当局成立中央储备银行,发行中储券,以1:2收兑法币。7月以后,日伪加紧粮食统制,改"公粜"、"平价米"为"计口授粮"。9月开始,大米再度限价。11月,对小麦实行限价。年末黑市米价涨到每石845元。
民国32年1月,粳米价越过千元关。5月,小麦限价撤销,麦价猛增2倍以上。7月2日,米价达到一日数涨的程度。7月5~15日和16~22日两期户口米配量由每人每次2升减为1升,刺激市场米价继续飞涨。同月21日,粳米价打破2000元的记录。9月,日伪当局成立米粮统制委员会,并组织各地粮商成立米粮采办业同业公会,分别到苏、浙、皖产区购米。采购价格限定每石粳米820元、籼米800元,但军粮压得紧,筹措民粮困难重重。
民国33年4月,沪市米价越4000元。5月,再登7000元高峰。日伪当局又颁布《京沪两地民食临时措施纲要》,规定米商或农民须凭"运照"运营食米,并由米粮统制委员会征购其20~40%,征购价每石只有3000余元。6月1日,公布市民食米管理暂行办法,在四郊交通要冲,设12个卡口,查禁囤积走私,兼办发照、征购事宜。本来还有黑市米补充市场不足,实行全方位统制后,黑市米源受到严重影响。当时人心惶恐,迅速卷起抢购风潮,使米价猛涨。次日每石突破万元。7月21日,放宽搬运限额为10石,10石以内不征购。8月,日伪当局为筹措军粮,加紧对新谷上市的统制,停发食米"运照",进入市区每人限携18公斤。12月,米价又涨为5万元。民国34年初,日伪面临军事、政治、经济总崩溃。4月,沪市米价每石为10万元。6月,为60万元。7月,为70万元。8月,日军投降前夕,米价已为150万元。
民国31年7月~民国34年8月,日伪当局共配给上海居民每人粮食152公斤,相当于每人最低需要量的三分之一,其余2/3的口粮要吃黑市高价米。
4.抗战胜利到上海解放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规定伪中储券按200:1的比例兑换法币,恢复以法币计价。
民国34年9月米价回落一半。粳米价为每石法币3725元。10~11月回升,一度达万元。12月,回落到7625元。民国35年2月6日,粳米春节红盘重破万元。20日,每石突破2万元。4月,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和财政部长徐堪在沪召开粮食会议,决定举办粮食贷款,产地闻风抬价,米价超过4万元。5月,粳米、籼米、面粉、玉米、黄豆价格分别比上月上升48~76%。下半年因爆发全面内战,通货膨胀严重,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加上政府在苏、赣等地大购军粮,刺激产地粮价上扬。7月8日,由上海市社会局邀请市参议会、粮食部上海总仓库、市商会和有关同业公会等代表成立"粮食价格审议会",按产地价加运输、损耗等费用再加合理利润,议定销价并公告实施。到民国36年1月9日,历时6个月议价51次,粳米价格每石由5.2万元上升到6.7万元。2月上旬,白米限价,每石6.9万元,实际市价超过10万元,黑市高达14.4万元。由于米价波动频率高,幅度大,市场难以承受,交易陷于停顿。15日,限价调整为每石12万元,门市零售限价13万元。4月19日,上海市长吴国桢召集米商代表谈话,同意限价放宽为17万元,并按限价在市场上抛售大米6万包。4月下旬,万元票面大钞出笼,黑市米价超过20万元。5月1日,社会局现售平价米,每人每次凭户口证配米1斗,每户每月限购2次,最高不超过5斗。配价每石16.8万元,黑市米价已逾24万元,市场交易再度中止。3日,限价提到20万元。5月初,上海到皖、鄂等地采办民粮,因"军粮火急"被当地扣留或强行低价收购,沪市米源枯竭,上海市场全靠社会局每天抛售食米万石左右来维持。6月取消限价,7月下旬米价升至40万元。全市发生抢米事件多起,米店停业,市场紧张。8月19日,调整外汇汇率,影响面粉价。行政院限令茂新、福新、阜丰、华丰、裕通等面粉厂按每包1.4万元以下出售1个月,结果厂方亏损10余亿元。10月3日,又实行面粉限价,国粉每包14700元,零售每500克340元,洋粉每包(70磅)23000元,零售每500克360元。到12月米价直迫100万元大关。
5月间,爱国学生掀起"反饥饿、反内战"学潮,市政府对粮食采取紧急对策,停止在市场抛售,改为向产业工人和学校员工配售,另设"公粜处"发售平价米。这种越过批发环节与消费者直接挂钩的配售方法,因配量不大,对市场无足轻重。
民国37年初,上海市民食调配委员会(简称"民调会")在市场上抛售食米4万多石。2月10日春节,节后每石米价超过200万元。14日恢复抛售,到月底共抛出10万多石,米价反而弹高。
同年3月,上海开始实行计口配米,由"美国救济物资配售委员会"和民调会共同实施。米源由中美双方各半分担,配价低于市价幅度不得超过5%,具体由民调会、粮食部和美方代表每月议定一次。第一个月每人配米7.5公斤,价款24万元(折合每石约250万元)。实施后两天市场米价略有回降,第三天就止跌回升,第十天米价涨到每石378万元,零售400万元。3月份民调会继续在市场抛售。7月19日,500万元票面大钞问世,下旬米价越4000万元。8月,配米价提高到每石3300万元以上,黑市价超过6000万元。
民国37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实行"经济改革",发行"金圆券",与法币的兑换比例规定为1:300万,市场价格按当天价格冻结,粳米限价为每石20.9元,面粉每包7.62元。20~22日上海米市停业3天。进入9月以后,粮价涨势虽缓,但市场萧条。粮食部管制司认为:"限价之结果,已使米源稀少,致成粮荒"。10月1日,上海米市到货仅354石。10月7日,面粉市场人众货空,被迫停顿。10月的配米价,美方要求提高,政府当局为维护"限价",7.5公斤配米继续维持1.07元(金圆券,下同),折合每石11.13元。11月2日,限价开放后,20日米价涨到540元,面粉价涨到155元。8月19日,全市米业登记存米260700石,全部按限价出售。限价开放后,要按高价补进,米商亏损巨大。11月,配米的价格提到33元(折合每石约343元),较上期上涨30多倍。12月,配售米又停办一期,促动米价飞涨。美方提出配售米的价格也应机动掌握,最后决定自民国38年1月起,配给米由每月1次改分3次发售,即每月1次提价改为分3次提价。到春节(2月2日)米市红盘又涨1.5倍。以后金圆券恶性膨胀,粮价加速上涨:粳米,1月(比上月,下同)上涨2倍,2月上涨6倍多,3月上涨3倍多,4月上涨21倍以上,5月上涨170多倍。5月21日,上海粳米零售价每石达到金圆券4亿5千万元。面粉:1月上涨2倍多,2月上涨7倍多,3月上涨近3倍,4月上涨20倍,5月上涨100倍以上。
因此,对于百姓而言,粮食是必不可少的。有趣的是,粮粮同一,粮注重数量,粮注重质量。无数量何来质量,无质量何求数量。因此,粮食既要数量更求质量。给予粮食的历史状况与政府更注重粮食质量一个新的诠释。从而也就逐渐的演化出了粮食的相关展览会,这粮食展览会也逐步踏着房价攀升脚印而逐步呈上升阶段,看看近些年的粮食展览会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吕张切《正韵》龙张切,$音良。同粮。《张衡·思䣥赋》屑瑶蕋以为粮。
(粮)《广韵》《集韵》《韵会》吕张切《正韵》龙张切,$音良。《说文》谷食。《周礼·地官·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注》行道曰粮,谓糒也。止居曰食,谓米也。《左传·僖四年》申侯曰:共其资粮屝屦。《疏》粮谓米粟,行道之食。《诗·大雅》乃裹糇粮。《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又药名。《神异经》禹馀粮,世传禹治水,弃其所馀粮于江中,生为药草也。 亦作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