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百姓,字面意為一百個姓氏,引申指一般平民,如「老百姓」、「平民百姓」,古稱庶民、庶人。

西周奴隸制時期,那時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貴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老祖宗又無權無勢,夠不上稱「百姓」,只能說是「黎民」,或者被稱為「庶民」。

百姓成為貴族的統稱,屬於統治階級,包括王族、諸舅族和百工三個等級。這時的黎民包括自由民、農奴和奴隸與百姓形成了相互對立的兩大階級。

到了春秋末期,隨着宗族世襲制的沒落,土地私有制的出現,百姓的地位逐漸降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最後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來。因此,後來就將黎民與百姓統一稱謂,共同指稱普通老百姓,也就是現在的黎民百姓[1]

目錄

由來

幾千年前,在黃河流域集中着幾個勢力較大的部落,有黃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2]等。他們之間經過多年的征戰和融合, 最後形成了以黃帝、炎帝族的部落聯盟,共同戰勝了九黎族。其中黃、炎部落的聯盟,是由大約100個氏族構成的,因此屬於這一百個氏族的人統稱「百姓」,而被戰敗的九黎族民就稱作「黎民」。也就說「百姓」是炎黃的子孫,「黎民」是蚩尤的子孫。

「黎民」和「百姓」現在都泛指普通大眾和勞動人民,但在古代卻有很大區別,「黎民」專指奴隸,沒有人身自由,而「百姓」則指平民,擁有屬於自己的一部分土地和財產,並有自由人身份,甚至還可通過努力上升為貴族身份。

古代中國

在周代封建制度下,指非貴族階層平民,與貴族有較明顯不同的權利義務甚至法律上的不同對待,例如《禮記·曲禮》記載「禮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西周時庶人與貴族之間的流動較少,至春秋時代,庶民因軍功昇貴族,貴族沒落成為庶民的情況日多;戰國時代時這種貴族庶人之分的秩序更被打破。此後「庶人」泛指沒有官爵亦非賤民階級的平民,雖然政治經濟地位上有所不同,但庶人與有官爵者之間同是編戶齊民中的一分子,其法律上的差異就不像西周和春秋時代有這麼大的差異。

視頻

百姓 相關視頻

老梁:黎民百姓是什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