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头伯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牛头伯劳

中文学名: 牛头伯劳
拉丁学名:Lanius bucephalus Temminck et Schlegel
别 称:红头伯劳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伯劳科
属:伯劳属
种: 牛头伯劳
亚   种: 2亚种
分布区域: 俄罗斯、朝鲜;中国黑龙江,吉林等省区
命名者及年代: emminck et Schlegel,1844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牛头伯劳[1]http://www.81835.com/bird/show_667.html(学名:Lanius bucephalus)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名红头伯劳。分布于俄罗斯、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甘肃、宁夏、四川、陕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常见于山地稀疏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林缘地带、迁徙时平原可见以及筑巢于山丁子等有刺棘的树及落叶松、红松的枝杈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外形特征

雀中最凶猛的一种伯劳——牛头伯劳。

牛头伯劳鉴别特征:额、头顶至上背栗色;背至尾上覆羽灰褐;尾羽黑褐;下体污白,胸、胁染橙色并具显著黑褐色鳞纹。雄鸟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开成翅斑。

雄性成鸟:额头顶至上背栗色;背、腰、尾上覆羽以及肩羽为灰褐色;眼先、眼周及耳羽黑褐色,内侧飞羽及覆羽的外沿及羽端有淡棕色缘;第4枚以内的各初级飞羽基部为白色,构成鲜明的翅斑;中央尾羽以及相邻数枚尾羽的外沿黑褐色,其余尾羽灰褐,各羽均具淡灰褐色端缘,宽者达3mm;所有尾羽上均有间隔及宽度各约2mm的不明显横斑。颏、喉污白,喉侧、胸、胁、腹侧及覆腿羽棕黄;腹中至尾下覆羽污白;颈侧、胸及胁部有细小而模糊不清的黑褐色鳞纹。

雌性成鸟:上体羽色似雄鸟但更沾棕褐;白色眼上纹窄而不显著;眼先至耳羽的过眼纹为黑褐色;翅羽似雄但不具白色翅斑。下体颏、喉白色,胸、胁、腹侧及覆腿羽比雄鸟更染黄棕;颈侧、下喉、胸、腹侧有细密的黑褐色鳞纹。

幼鸟:额、头顶至上背棕栗,以后直至尾上覆羽的栗色稍淡;整个上体满布黑褐色横斑;眼先至耳羽的过眼纹黑褐,不具白眉纹;尾羽黑褐具淡棕端;翅覆羽及飞羽黑褐,内侧飞羽具淡棕色缘及一黑色桨端缘。下体污白色,自颏、喉至尾下覆羽有黑褐色鳞纹;在胸、胁部的横纹较粗重,各羽染有灰色及淡棕黄;尾下覆羽沾淡棕黄。虹膜褐色;嘴黑褐,下嘴基部黄褐色;脚黑[2]

生活习性

习性:牛头伯劳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跃,常在林缘或路边灌丛中跳上跳下,有时站在小树或灌木枝头呜叫,鸣声粗厉洪亮。有时静静她站在电线或电柱上注视着四周,发现猎物立刻飞往捕猎,然后又返回原处。

食性:牛头伯劳主要以昆虫为食,如甲虫、蟋蟀等。

叫声粗哑似喘息的叫声,似沼泽大苇莺;吱吱的ju ju ju或gi gi gi声及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栖身环境

牛头伯劳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疏林和林缘灌丛草地,也出入于农田道边灌丛及河谷地带,有时见于果园和城镇公园。

牛头伯劳的2个亚种在栖息的海拔高度上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指名亚种分布于较低海拔地区,在长白山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而中国亚种在河北部繁殖栖息地在海拔1000-1800米的针阔混交林内,在甘肃中部和南部一般在海拔2000米以上直到3000米。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东北亚、中国东部

分布状况:甚常见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自黑龙江南部至辽宁、河北及山东,冬季南迁至华南、华东及台湾。山区亚种sicarius仅限于甘肃的极南部。迷鸟在台湾。

国内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甘肃,宁夏,四川(夏候鸟、旅鸟);陕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旅鸟、夏候鸟)。

国外分布:分布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朝鲜,日本[3]

生长繁殖

牛头伯劳繁殖期为5-7月。常建巢于疏林或灌丛。巢呈杯状,巢材为细树枝、枯叶、松针等。窝卵数多为4-7枚。卵淡青色或灰色,被以褐色、灰棕色或红色斑点。由雌性亲鸟孵化,孵化期14-15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13-14天。年繁殖1次。4月迁来中国内蒙古南部和东南部繁殖,9月下旬到10月初离去。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牛头伯劳指名亚种 Lanius bucephalus bucephalus Temminck & Schlegel,1845
2 牛头伯劳中国亚种 Lanius bucephalus sicarius Bangs & Peters,1928

种群现状

牛头伯劳种群数量不普遍,在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种群数量不高和不常见。牛头伯劳生存环境质量的下降,种群数量更趋减少。在中国东北地区指名亚种较为常见,已列入吉林和辽宁两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保护级别

牛头伯劳(中国亚种sicarius)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中被列为稀有种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

视频

牛头伯劳捕食麻雀!

牛头伯劳窝雏

参考资料

  1. 牛头伯劳(附图),中国上海崇明鸟类图库
  2. 牛头伯劳外形特征,中国百科网 ,2016-02-19
  3. 牛头伯劳的地理分布,鸟类_百问中文,2017-02-11
  4.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