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書·董仲舒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書·董仲舒傳出自於《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1]

原文

董仲舒,廣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而仲舒以賢良對策焉。對既畢,天子以仲舒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驕,好勇。仲舒以禮誼(義)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問仲舒曰:「越王與大夫泄庸、種、蠡謀伐吳,遂滅之。孔子稱殷有三仁(人),寡人亦以為越有三仁。桓公決疑於管仲,寡人決疑於君。」仲舒對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對。聞昔者魯君問柳下惠:『吾欲伐齊,何如?』柳下惠曰:『不可。』歸而有憂色,曰:『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此言何為至於我哉!』徒見問耳,且猶羞之,況設詐以伐吳乎?繇(由)此言之,越本無一仁。

夫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以仲尼之門,五尺之童羞稱五伯(霸),為其先詐力而後仁誼也。苟為而已,故不足稱於大君子之門也。五伯比於他諸侯為賢,其比三王,猶武夫之與美玉也。」王曰:「善。」仲舒為人廉直。是時方外攘四夷,公孫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來源:今朝教育網。仲舒以弘為從諛,弘嫉之。膠西王亦上兄也尤縱恣數害吏二千石弘乃言於上曰獨董仲舒可使相膠西王膠西王聞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獲罪病免。凡相兩國,輒事驕王,正身以率下,數上疏諫爭。教國中所居而治。及去位歸居,終不問家產業,以修學著書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議,使使者及廷尉張湯就其家而問之,其對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對策,推明孔氏,抑百家。立學校之官,州郡舉茂材孝廉,皆自仲舒發之。年老,以壽終於家。家徙茂陵,子及孫皆以學至大官。

譯文

董仲舒,是廣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時曾拜為博士。他居家教書,(上門求學的人很多,不能一一親授)弟子之間便依學輩先後輾轉相傳,有的人甚至沒見過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戶,三年間不曾到屋旁的園圃觀賞,他治學心志專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時的儀容舉止,無一不合乎禮儀的矩度,學生們都師法、敬重他。漢武帝繼承帝位以後,下令薦舉賢良文學之士先後一百多位。董仲舒作為賢良回答皇帝的策問。策問結束後,漢武帝任命董仲舒為江都相,奉事輔佐易王。易王(劉非),是漢武帝的哥哥,平素非常驕橫,喜歡勇武。董仲舒用禮義扶正易王,易王很敬重他。過了一段時間,易王問董仲舒說:「越王勾踐和大夫泄庸、文種、范蠡密謀攻打吳國,後來終於滅了吳國。孔子說殷紂王有三位仁人,我認為越王勾踐也有三位仁人。齊桓公有疑難問題就向管仲請教,我有疑難就向您請教。」董仲舒回答說:「臣愚昧,不能回答您提出的問題。我聽說春秋時魯國國君問大臣柳下惠:『我想攻打齊國,怎麼樣?』柳下惠說:『不行。』他回家後面有憂慮之色,說:『我聽說攻打別的國家不去問有仁德的人,國君想攻打別國為什麼問到我呢?』柳下惠只不過被詢問罷了,尚且還對此感到羞愧,更何況是設詭詐計策去攻打吳國呢?由此說來,越國根本就沒有一位仁人。

仁人,就是端正他的義而不去謀取私利,闡明他的道而不去計較自己的功勞,所以在孔子的門徒里,即使是未成年的兒童也羞於談論五霸,因為五霸先推崇欺詐武力而後注重仁義。越王君臣不過是施行不正當的詐術,所以不值得孔子的門徒談論。五霸比其他的諸侯賢明,可是和三王相比,就好像似玉的石頭和美玉相比一樣啊。」易王說:「說得好。」 董仲舒為人廉潔正直。這一時期朝廷正用兵向外排除四方邊境內外少數民族的侵擾。公孫弘研究《春秋》的水平不如董仲舒,可是公孫弘迎合世俗,掌握大權,位至公卿。董仲舒認為公孫弘順從諂媚,公孫弘就嫉恨他。膠西王劉端也是漢武帝的哥哥,為人特別放縱,多次謀害朝廷派去的二千石的官員。公孫弘就跟漢武帝說:「只有董仲舒可以擔任膠西王的相。」

膠西王聽說董仲舒是有名的儒家大師,對待他還比較尊重。董仲舒害怕時間長了會遭到不測之罪,就以年老有病為由辭職回家了。董仲舒共做過江都、膠西兩國的相,都是輔佐驕橫的諸侯王,他以身作則為下屬做表率,多次上書直言規諫,指定教令頒行國中,他所在的江都、膠西兩國都治理得很好。到了去官歸家後,他根本不過問家庭產業,只是埋頭誦讀,專心著書。董仲舒養病在家,朝廷如果討論重大問題,就派使者和廷尉張湯到他家徵詢他的意見,董仲舒的解答都有根有據。從漢武帝初即位,魏其侯竇嬰和武安侯田蚡先後做丞相,開始推崇儒學,到董仲舒對策,推尊宣揚孔子,罷黜百家。設立管理學校的官吏,州郡推薦茂才孝廉,都是從董仲舒開始的。董仲舒年紀大了,在家裡壽終。後來他家遷往茂陵,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憑學問做了大官。 [2]

作者簡介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