枧塘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枧塘乡位于全州县城以南,乡政府驻地石冲门距县城仅6公里,省道20162线贯通全境。全乡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1万亩,其中水田 2.03万亩,旱地0.98万亩。辖江东、高峰等12个村委3.1万人,近几年通过乡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交通、通讯十分便利。枧塘乡拥有闻名区内外的人文景点--珠塘"语录山",建于清代的"孝子牌坊";蕴含着大量的锰矿、方解石、大理石、黑白根等矿产资源:全乡主要经济作物有:葡萄、大蒜、香瓜、"圣女果"、布朗李、油桃等,其中葡萄、大蒜、香瓜堪称"枧塘三宝"。[1]
建制沿革
清代属恩德乡,民国22年(1933年)为恩德区永康乡,31年属金屏乡。
解放初,禹城郊区。
1950年3月设枧头区。
1952年称二区。
1959年4月并入城郊公社。
1961年属城关区的屏山公社和枧塘公社。
1962年7月称枧塘区。
1968年撒区为枧塘公社。
1984年改为枧塘乡至今。乡政府驻地石冲门。
行政区划
枧塘乡辖安德、江东、高峰、枧头、珠塘、土桥、金山、芳塘、昌郑、棠荫、金屏、塘福12个村委会。[2]
经济状况
枧塘葡萄引种于1990年:品种以巨蜂葡萄为主,现全乡种植面积已达6500亩,以芳塘村规模种植为主,是枧塘乃至全县闻名的"葡萄村",年产葡萄8000吨。枧塘葡萄采取果实套袋技术,单果硕大、含糖分高、无农药污染,深受销售商的青睐。每年7月是葡萄上市的旺季,全乡葡萄日销售量最高可达20吨。
枧塘大蒜种植历史比较悠久,种植品种主要有独蒜、二月蒜、三月蒜等。全乡年种植6000亩(主要分布在江东、高峰、昌郑、金山等村委),年产蒜苗3000吨,蒜头4000吨。枧塘大蒜(蒜苗每年3-4月上市,蒜头5月上市)品质优良,以独特的香、辣、脆闻名区内外,素有"皇帝女"之美誉,远销港澳台地区及日本。经专家验证,枧塘大蒜含有人体所需的10多种微量元素,经常食用有顺气安神、防病抗癌之功效。
每年的6-7月是枧塘香瓜上市的旺季,枧塘香瓜以其外形美观、香脆可口而闻名。全乡每年种植香瓜800亩,出产香瓜500吨。
2003年枧塘乡新一届党委、政府以发展"郊区型"经济为目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面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引导农民建立名优水果蔬菜种植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乡农村经济的发展。全乡已建立"圣女果"西红柿、"宫廷果"、"美人指"葡萄等名优水果蔬菜种植示范点11个。[3]
社会事业
全州县枧塘乡利用紧靠县城的区位优势,大搞农业综合开发,突出郊区型经济发展,走种植名特优水果、蔬菜之路,大力发展葡萄、香瓜、小番茄等特色产业,其中小番茄(圣女果)产业是该乡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乡党委、乡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十分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特色产业层次。针对小番茄产业种植中日渐凸现的栽培品种、栽培技术、产品销售等问题,乡党委、乡政府及时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小番茄品比试验和高产栽培技术攻关,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勇于探索,细致观察,认真开展科技试验示范,于2005年成功筛选出"台蔬11号"、"亚蔬11号"等高产优质小番茄品种,探索了小番茄从播种育苗到移栽定植、田间定枝上架管理、病虫防治、以及科学配方施肥等整套高产栽培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小番茄因果实开裂造成商品率低、因肥水管理跟不上与病虫害防治不力造成产量低等问题。2006年、2007年大面积示范推广,再获成功,大幅度地提高了小番茄产量与品质--平均亩产从2004年的2300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4000公斤,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积极组建科技信息网络节点站,通过网上发布农产品供应信息,促进产品销售,解决因信息闭塞而销售难的问题。
2008年,乡党委、乡政府将"依靠科技进步,做大做强小番茄产业"作为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及时组织力量引种"台蔬11号"和"亚蔬11号"等小番茄优良品种、举办小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以及现场技术指导,全乡成功种植以台蔬11号为主要品种的小番茄2000余亩。自6月份以来,就有大批圣女果采摘上市,果型椭圆,果色鲜红均匀,果实营养丰富口感好,预计2008年全乡将生产优质圣女果800万公斤以上,平均单产将超过去年,最高单产将在5500公斤以上。同时,通过网上发布圣女果供应信息,自6月中、下旬以来广州、长沙、南宁、来宾等外地老板坐镇该乡抢购圣女果,该产品产量高又好销,老百姓个个喜笑颜开,都说"全靠乡党委、乡政府帮我们引来了好品种、带来了好技术、招来了外地收购老板,我们种植小番茄心里踏实" 。
根据圣女果的生长特性,果实可一直采摘到11月份。在农业技术干部的指导下,农友们正在抓紧采摘后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以夺取小番茄中后期的丰收。[4]
风景名胜
语录山
广西全州县枧塘乡珠塘村有一个小石山,人称"语录山",山上刻有毛主席语录和名人浮雕。作者是一个农民叫蒋济渭。二十几年来他一人独居,不与人语,每日在小石山上凿刻不已。近些年常有远近闻讯者纷至全州珠塘,欲变虚闻为实见,一睹那座"语录山"和那位凿石山上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