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昌宁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昌宁镇于2001年4月由原城关镇和原张马乡撤并合成,在春秋时属晋,西汉时属骐县,北魏时归昌宁县所管辖,建国初归乡宁县管辖。位于吕梁山南端,东连管头镇,西达枣岭乡,南邻尉庄乡,北与吉县接壤,是乡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231.38平方公里,共辖24个行政村、1个城市居委会,是全县的人口大镇。[1]

地理位置

位于县境北部,治所历驻县城,东与管头乡相连,南与尉庄乡毗邻,西接枣岭乡,北连吉县境,总面积231.38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

属黄土残塬区,地势概貌为南北两座山,东西一条川;最高处为云泰山,海拔1629.5米,最低处为大石头河滩,海拔390米,相对高差739.5米。

气候环境

年平均气温10摄氏度一15摄氏度,无霜期125-190天,年降雨量为550毫米,冬春干燥,秋季多雨。地下资源主要有煤、紫砂、陶土等。鄂河、罗河流经境内。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年均蒸发量1749.4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400小时,无霜期180天。

地貌环境

全镇概貌为"两山一川",境内沟壑纵横,多坡地,少平垣,但土壤比较肥沃。全镇海拔700-980米。境内河流主要有鄂河、罗河、西廒沟河、龙皮河、李家塔河、留太河、石涧沟河、南有曹家河、大南沟河、曹涧河等10余条。其中鄂河主干流河,常年不断。

历史沿革

清朝以前设城厢,民国时设区、镇。民国36年(1947)解放后亦设区、镇。1949年二区(了家湾)并入。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镇。

城镇建设

境内有四条干线公路,没有供销社、初级小小学校、电影放映队、中心医院及城镇卫生所等。

景观介绍

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隋唐创建的"千佛洞",明代建筑结义庙等名胜。占鄂八景"夕阳晚照"、"寿圣晨钟"、"昭远清泉"、"石洞生云"、"悬崖滴水""岱庙层峦"以及明、清兴建的"文笔峰"、"状元峰"均在境内。

历史遗迹

解放前阎锡山曾在此居住,并设--军火工厂(西北制造厂)。解放后贺龙元帅曾到此视察。

民间庙会

民间有"四月八"(农历叫月初八)和"十月"传统庙会。农历每月逢一、六为集口,每集约2万余人,商品成交额25万元左右。

道路交通

昌宁镇交通便利,通讯快捷。209国道横穿东北--西南,襄台线贯穿东西,多条通往各乡镇及稷山县、吉县的公路纵横全境,客运、货运畅通无阻。

经济发展

昌宁镇地处乡宁县城郊结合部,是全县的商品集散地,更是全县的商业中心,全镇有集体、个体商业网点300多个,从业人员1800多人,年商品零售总额达8000多万元。新建成的"彰渊"、"广渊"两个商贸大厦,堪称乡宁之最。 农业大镇

昌宁镇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苹果、蔬菜、养殖、长山药"是全镇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与之配套创建了"四大生产基地",注册了"益寿"长山药、"乡宁红"苹果、"世纪翠"蔬菜三个品牌,组建了苹果、养殖、长山药、蔬菜四个管理协会。[2]

特色产业

苹果基地

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涉及东廒、西廒、富家原、内阳4个村委、14个自然村、5027人,栽植面积达到11000亩,年产量达到350万公斤,人均增收2100元,品种主要为红富士。

无公害蔬菜基地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涉及碾角、上宽、下宽3个村委、15个自然村、3775人,大棚菜种植面积500亩,露地菜种植面积2500亩,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辣椒、白菜、土豆、胡萝卜,人均增收650元。

长山药基地

优质长山药基地涉及下县、大石头2个村委、4个自然村、2229人,长山药栽植面积400亩,年产量达到50万公斤,人均增收4000元。

养殖基地

养殖基地涉及东廒、西廒、下县、麦田、门家沟、营里、南阁7个村委、26个自然村、8383人,截止目前,该基地共新建千头猪厂3家、百头猪厂6家、10万只鸡厂2家、百只狐狸养殖厂1家,百头养牛场1家,人均增收850元。在基地的带动下,全镇养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养猪10头以上达到50户、养鸡100只以上达到30户,养牛10头以上达到20户。[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