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飞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敦煌飞天(敦煌壁画)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指的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中文名:飞天
拼 音: fēi tiān
注 音: ㄈㄟ ㄊㄧㄢ
时 期: 魏晋南北朝
来 源: 佛教
解 释: 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飞舞的神。
象征寓意
飞天无疑是敦煌壁画的标志和象征,不过,飞天形象并不仅仅属于敦煌,比如,云冈石窟的飞天雕像也非常有名;进一步,飞天形象也不仅仅属于中国佛教艺术,在印度、中亚、东南亚以及日本,飞天形象也都极其迷人:但凡有佛教艺术的地方,飞天形象必然会出现。 飞天形象的产生及演变这是一个言人人殊的问题。学界多从印度古代文化中的乾闼婆、紧那罗甚至是金翅鸟等神话形象上追溯飞天的渊源,最常见的说法是将飞天与乾闼婆相关联,认为飞天是“伎乐天”,即“香音之神”或“音乐之神”。 乾闼婆在印度神话中是天国乐师,善于演奏乐器,这与飞天形象有密切的联系,但思考一下,便会发现乾闼婆并不是飞天形象意义的根本所在,因为飞天形象的要义显然在于歌舞,而非演奏。“飞天”之“飞”的意义固然在于飞翔,但这只是汉语言表达中字面的意思,因为佛教中所有的天神都会飞翔,真正使飞天区别于其他天神的显著特征并不在于飞翔,而在于歌舞或飞舞;再者,“天”的意义也不在于“(天)神”,因为无论乾闼婆还是紧那罗,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天神,而是半人半神、类似于精灵一类的存在。人们常常从“飞”和“天”的角度来理解飞天,实际上是对飞天形象的误解,因为“飞天”的意义并不是在天空中飞行的神,而是天庭的舞女,即天女或仙女。*[1]
艺术形象
天的形象起源于印度的古神话:专司娱乐和歌舞的神。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中国化了的仙人形象。飞天在中国五彩缤纷的佛国世界里属天龙八部之一,是佛的侍从;所谓天龙八部,是为佛护法的八类鬼神,又称“神龙八部”“天”是代表“天众”“龙”则代表“龙众”。这八部鬼神走近华夏文化,即大家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人物,如“天”列第一,共有二十层,每“天”皆有称谓,有帝释天、四天王、摩利支天等。简要地说,天龙八部即: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罗相。乾达婆与紧那罗,即飞天,乾达婆是一种以香为食的神,为乐神;紧那罗是歌神,男相者马头人身,女相者相貌极美,善舞。她们在天国里不食酒肉,专采百花香露,飘曳着衣裙、飞舞着彩、凌空飞动,出现在鼓乐齐鸣、天花乱坠的佛说法时刻。由于她们满身散发香气,又称香音神;至于飞天一词,是通俗的简称。 现代人们也许会认为,飞天中的人物都是年轻美丽的仙女。其实,飞天中的人物,男女都有,这和飞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有关。敦煌莫高窟,从东晋十六国开始创建,至元末停建,492个洞窟中就有270多个洞窟绘有飞天,总计5400余身。飞天形象,在煌壁画上飞舞,飞越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跨越了一千多年历史。新疆石窟的飞天,有的并肩飞舞,有的为男性。而进入敦煌石窟之后,早期除有部分飞和尚外,大都为女性。飞天,是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瑰宝与结晶。如今,它无处不在,书籍、工艺美术作品、雕刻、剪纸、商品包装、电视广告等,都有它的芳姿。飞天与龙、风、石狮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也是世界文明遗产中的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2]
时代特点
北魏时期的飞天,大都瘦骨清相,势如翔云飞鹤,这与当时时代风尚和审美情趣有关。
隋代飞天最多,而且流传较广,不仅石窟、寺院使用飞天,而且帝王寝宫也使用飞天;隋代飞天变化多,造型不一,有清瘦型,有丰腴型,人体比例适度,腰肢柔软,活泼可爱,正在探索形成一个新风格。
唐代的飞天,进入成熟时期。唐代国家强盛,社会繁荣,飞天的艺术形象也登峰造极,她们面型丰满圆润,体态婀娜多姿、奔腾自如,精神自由轻松、奋发向上,其姿态生动,造型优美,不仅给人一种“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直观形象,又仿佛传来一种无限美感的妙音天乐。这种形象,寓蕴和体现了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爱与自由的理想。
兴起时期
莫高窟北凉时期,第275窟的飞天壁画在尸毗王本生故事中。其造型形式为西域式飞天,头有圆光,脸型椭圆头束圆髻,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 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十分相似,运笔豪放,着色大胆,显得粗犷朴拙。 莫高窟北魏时期的飞天形象,大体上还保留着西域式飞天的特点,但有一些飞天形象,逐步向中国化转变。飞天的脸型已由丰圆变得修长,眉清目秀,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谐调。头有圆光,头束圆髻。身体比例逐渐修长,有的腿部相当于腰身的两倍。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了,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势如翔云飞鹤。飞天起落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 西魏至北周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种是西域式飞天,一种是中原式飞天。 中原式飞天,是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佛教飞天的融合:中国的道教飞仙失去了羽翅,裸露上体,脖饰项链,腰系长裙,肩披彩带。印度的佛教飞天失去了头上的圆光和印度宝冠,束起了发髻,戴上了道冠。人物形象完全是中原“秀骨清像”形,身材修长,面瘦颈长,额宽颐窄,直鼻秀眼,眉细疏朗,嘴角上翘,微含笑意。其最具代表性的是第285窟南壁上层的十二身伎乐飞天。
创新时期
隋代的飞天,是莫高窟飞天种类最多、姿态最丰富的一个时代。飞天多以群体出现。
一、是风格特点多样性,更多的是中西合璧式的飞天。
二、是脸型身材多样性。脸型有丰圆型,也有清秀型;身材有健壮型,也有修长型。但大多数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肢柔细,绰约多姿。
三、衣冠服饰多样性。有上身半裸的,也有着僧祗支的;有穿无袖短裙的,也有穿宽袖长裙的;有头戴宝冠的,也有头束发髻。
四、飞行姿态多样性。有上飞,也有下飞;有单飞,也有群飞。但飞行的姿态已不呈“U”字形,身体比较自由舒展。
从总体上说,隋代飞天是处在交流、融合、探索、创新的时期,总趋势是向着中国化的方向发展,为唐代飞天完全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鼎盛时期
唐朝时,敦煌飞天逐步进入成熟时期,艺术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这时期的敦煌飞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飞天的风貌,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了。唐代时期的飞天具有奋发进取、豪迈有力、自由奔放、奇姿异态、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这与唐王朝前期开明的政治、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开放的国策、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唐代后期的飞天,由于政治的原因姿态上欢快和自由的动感已经消失了。艳丽的衣饰消失,出现了清新淡雅的服饰,人体由丰腴圆润变得清瘦,神态也变得安静平和,早期的进取向上的意境也以消失。*[3]
艺术形式
动态的美感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最吸引人的艺术特征是其动态的美感。“飞天”这个名字就形象地说明了一切。飞天形象最关键是“飞”,即让飞天在莫高窟石窟的壁画上飞翔起来,这为创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但是中国古代的工匠,以别出心裁的创意和表现手法,突破普通人的视觉限制,将飞天真正地呈现出来,在浩瀚无边的佛国天空中自由翱翔。创作者为了使飞天呈现出真实飞翔在天空的视觉感受,非常注重对飞天身体形态的表现。通过扭动的腰肢、翻曲的手臂,以及衣服上的衣带随风飘舞,给人以自然灵动的美感。飞天的动态美感不仅体现在身形与体态方面,巾带的表现也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效果。巾带不仅是飞天在舞动身姿时的道具,更表现出飞天清新飘逸的特点,给人以逼真的视觉感受。如第321号石窟,洞窟西面的石壁佛陀旁边,各有两个身材修长、翩翩起舞、双腿上扬的飞天,她们的衣服随风飘逸,巾带也随之舞动,飞舞的巾带是身体长度的三倍,中间有飘旋的花朵,下方有流转的彩云。整个画面动感十足,表现出佛教天神俯瞰世间、心怀怜悯的情怀,凸显了宗教的艺术美感。
炫丽的色彩
色彩是美术中最直观,同时也是最强烈的视觉表现形式。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莫高窟壁画的色彩逐渐剥落,但从残存的色彩依然可见当初炫丽的色彩。飞天的色彩炫丽夺目,注重色彩间的对比,不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是飞天的灵魂所在。飞天的设色十分丰富,通常先确定整幅画的主色调,再根据飞天的性格设定人物色调。人物的设色为营造神秘感,通常采用矿物颜料,色彩艳丽,不容易变色。飞天的皮肤一般为白色、黑色或黄色,采用古朴的画法,呈现出灵动而不失宗教神秘感的人物形象;而衣着则采用艳丽的颜色,如红色、棕色、蓝色等,以强调与肤色的对比,以展现出飞天的人物特征。
优美的线条
线条是人物画,乃至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画的灵魂,具有独立的美感。人物画以线条为造型手段,通过曲线的形式表现整体画面的美感。线条经过魏晋、隋唐时期的发展,已经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飞天优美的线条不仅体现在婀娜多姿的身形上,而且体现在舞动的衣袖与巾带上。看似简单的巾带,却有着巨大的作用,鲜明显示出人与神的不同,表现出飘逸动感的精神内涵。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衣着与巾带表现得十分轻盈,衣着线条流畅、灵动飘逸,甚至有现代画家用尺去衡量巾带,发现无论飞天身体以何种角度飞翔,绝大部分巾带都在45度范围内呈“S”形状延长分布,只有极少数垂直分布,以增强飞天的视觉感受。在衣服内部的线条处理上,通过细腻的线条描绘,凸显飞天的灵动与飘逸。*[4]
视频
参考来源
- ↑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寓意
- ↑ [欣赏飞天艺术形象欣赏]
- ↑ “中国式”飞天,经历了怎么样的演变?
- ↑ 浅谈敦煌飞天壁画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