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战役战术导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战役战术导弹 用来压制和破坏战役战术纵深内目标的导弹。有些国家称战术导弹。[1]

[]

基本分类

按弹道特征分,战役战术导弹有弹道和巡航两类。 弹道导弹 采用 火箭发动机 ,结构简单,大部分弹道处于稀薄大气层中。导弹沿一条近似半椭圆弹道飞向目标,多在弹道主动段进行制导,在被动段作惯性飞行。有的在弹道末段和中段制导。各国现装备的主要是弹道导弹。 巡航导弹 一般采用空气喷气发动机。它在稠密大气层中靠翼面产生的气动升力和发动机推力,作等速巡航飞行,进行全程制导。

研发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开始研制与地地战役战术导弹性能相近的地地导弹。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导弹大都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或涡轮喷气发动机,惯性制导或无线电制导,弹体体积大,地面设备多,机动性差,发射准备时间长,命中精度低。70年代的导弹已形成系列,射程从数十千米到数百千米。采用惯性制导或简易惯性制导,命中精度为数十至数百米。采用固体或预包装可贮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导弹,发射准备时间短,"潘兴ⅠA"和"长矛"导弹(见图),从占领阵地至发射仅需15分钟,5~10分钟即可撤离阵地。80年代的地地战役战术导弹特点是:采用先进制导技术,命中精度显著提高,达最大射程的万分之几,圆概率偏差只有25~40米;发动机采用高能推进剂和轻型壳体材料,提高了比冲和质量比;战斗部有核战斗部和常规战斗部,还有各种功能的常规子母战斗部、化学战斗部,有的还装配分导战斗部攻击活动装甲目标;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有的导弹可在10分钟内完成发射准备。战役战术导弹将重点发展近程和远程的,其核战斗部将向小型、低当量、突出某种破坏效应的方向发展。采用复合制导技术,以提高命中精度,使圆概率偏差仅有几十米。改进机动的多发联装的箱式发射装置,缩短战斗准备时间,提高反应能力。俄罗斯战术战略导弹:“讨厌者”是前苏联最早的战术弹道导弹,其技术源自二战中缴获的德国V-2导弹。该导弹于1950年开始装备前苏联炮兵,50年代后期退役。该导弹是一种单级弹道导弹,射程270公里,命中精度(CEP)8公里,携载常规弹头,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和惯性制导方式。该导弹发射方式比较落后,通过水平放置在轮式拖车上用履带式牵引车运往发射阵地,再从发射台上发射。“飞毛腿”是一种单级液体弹道导弹,分A、B、C、D四个型号。A型于1955年开始服役,50年代末退役。B型从1958年4月开始研制,1962年8月开始部署。C型是更换轻弹头增大射程的型号;D型是高精度型弹。该弹射程在80公里至300公里之间,采用惯性制导方式和地面机动发射方式,配备常规、化学或核弹头,命中精度(CEP)在4000米至50米之间。“圆点”是一种单级固体战术弹道导弹,分为初始型和改进型。初始型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1976年服役;改进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服役。该弹主要用于攻击战役战术纵深内的单个重要目标和大面积目标。该弹最大射程120公里,命中精度(CEP)50米至100米之间,可配备常规或核弹头,采用全程惯性制导方式和车载地面机动发射方式。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