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寺院的一般称呼。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
中文名: 山门
拼 音: shān mén
词义
墓门
《宋书·袁𫖮传》:“奈何毁掷先基,自蹈凶戾。山门萧瑟,松庭谁扫?”
佛寺的外门
唐 李华 《云母泉》诗:“山门开古寺,石窦含纯精。”《水浒传》第九十回:“﹝ 宋江 等﹞转到山门外,只听寺内撞钟击鼓,众僧出来迎接。” 洪深 《青龙潭》第一幕:“ 智圆 :‘村里人跑来敲山门,我们反而不明白是为了什么事情呢?’”
指道观的外门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杜慎卿 ﹞坐轿子一直来到 神乐观 ,将轿子落在门口,自己步进山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 玄妙观 ﹞山门外面,有两家茶馆。”1989年《睢县志·文化·古建筑》:“袁家山(袁可立别业),……昔日,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有八卦亭。”
代指寺院
五代 齐己 《送林上人归永嘉旧居》诗:“东 越 常悬思,山门在 永嘉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仆人顺手直东指,道‘兀底一座山门!’”《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山僧有一句转语,学士若答得来便罢,若答不来,便请解下身上系的玉带,留镇山门。”
佛学内容
又作‘三门’。寺院正面的楼门,为禅刹七堂伽蓝之一。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中,因此称山号、设山门。关于‘山门’一词,《法苑珠林》卷三十九有有关荆州河东寺的记事︰‘寺开三门两重七间’。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西国僧佛陀波利空手来到山门。文殊现老人之身,不许入山。’而于大华严寺条载︰‘院内大众相送到三门外,扪泪执手别。’金阁寺条︰‘出金阁寺三门,寻岭向南’等。
禅宗盛行以后,寺院都设有三门。《敕修清规》卷一〈圣节〉(大正48·1113a)︰‘启建之先一日,堂司备榜,张于三门之右及上殿经单俱用黄纸书之。’卷六〈日用轨范〉(大正48·1145c)︰‘食罢出寮,不得出三门。’该书并将寺院的开山祖称为开山,其他寺院称为诸山,或采用山门作为一寺一山的称呼。
此外,《释氏要览》卷上〈住处〉解释三门的字义云(大正54·264a):“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盘也,三解脱门谓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盘人居之故由三门入也。”
寺院的称呼
寺院正面的楼门。寺院的一般称呼。因为以前寺院多筑于山林之间,故以山门为寺院的别名。这是因为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号、设山门[1] 。后世造于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称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这三座门常盖成殿堂式,或至少是把中间的一座盖成殿堂,叫“山门殿”或“三门殿”。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属护法神“天龙八部”)像。金刚力土是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护法神,其形象一般都是面貌雄伟,作忿怒相,头戴宝冠,上半身裸体,手执金刚杵,两脚张开。所不同者,只是左像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击之势;右像忿颜闭口,平托金刚杵,怒目睁视而已。
由山门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殿中间供大肚弥勒菩萨(或天冠弥勒),面朝南。弥勒菩萨的背后,供韦驮菩萨(护法神),面向北。两尊菩萨背靠背,中间隔板壁。我国汉地一般寺庙供奉的弥勒像为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因传说为弥勒化身,故后人塑像供奉之。据《高僧传》记载,布袋和尚为五代梁时僧,明州(浙江)奉化人,或谓四明人,姓氏、生卒年均不详。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常以杖荷一布袋,见物则乞,故人称布袋和尚。《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载,布袋和尚身材肥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均贮于囊中,时人称为长汀子布袋师。师能示人吉凶,颇能预知时雨。梁贞明二年(916)三月,师将示寂,于岳林寺东廊下端坐磐石,而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