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屏蔽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píng bì,一指遮蔽之物,二指遮擋;衛護。出自《三國演義》:又無門關閉,四邊插荊棘以為屏蔽。[1]
出處
《漢書·樊噲傳》:「 亞父 謀欲殺 沛公 ,令 項莊 拔劍舞坐中,欲擊 沛公 , 項伯常屏蔽之。」
例句
1. 指遮蔽之物。 宋 周煇《清波雜誌》卷六:「獨 西蜀 全盛,迄今為東南屏蔽。」 《明史·太祖紀一》:「吾欲先取 山東,撤彼屏蔽。」 瞿秋白《失題》詩:「那貫徹金石的靈光,它唯一的屏蔽,便是前思後想。」 2. 遮擋;衛護。 《漢書·樊噲傳》:「 亞父 謀欲殺 沛公 ,令 項莊 拔劍舞坐中,欲擊 沛公 , 項伯常屏蔽之。」 宋 葉適《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塢狀》:「屏蔽 江南,防把口岸。」 倪嗣沖《致內閣電》:「 亳州防營且能相助,兵力並不以為薄,況有 沖 在前屏蔽革軍。」 吳組緗 《山洪》十四:「灌木叢、竹篁和茅草,密密重重地屏蔽着,連日色也似乎看不見。」
基本含義
①遮擋:屏蔽風沙。 ②遮擋的東西:天然屏蔽。 人體也有屏蔽,防止一般的藥物等進入重要器官,它以血管網作為基本單位構成血腦屏蔽和血睾屏蔽。 ③隔離電磁場干擾的措施。一般採用良好接地的金屬網或罩實現電磁屏蔽,既可防止外來電磁場干擾,又可防止本身電磁場輻射對外界的干擾。採用高導磁材料罩實現磁屏蔽,可防止磁場干擾。 屏蔽是將電氣噪聲分流入地的導電金屬隔板、纏繞物或外護物;通常利用銅或鋁等低阻材料或磁性材料製成的容器(需良好的接地)將需要隔離的部分全部包起來,將電力線或磁力線的影響限制在某一個範圍內,或者使某個指定的空間內防止外部靜電感應或電磁感應的影響。 ④某些政府組織基於某種目的,利用技術手段對網絡內容進行過濾,從而阻攔不符合其利益的信息內容。 屏蔽在網絡上還指某些網站禁止一些敏感詞的發表,傳播。
屏蔽層
屏蔽層僅一端做等電位連接和另一端懸浮時,它只能防靜電感應,防不了磁場強度變化所感應的電壓。為減小屏蔽芯線的感應電壓,在屏蔽層僅一端做等電位連接的情況下,應採用有絕緣隔開的雙層屏蔽,外層屏蔽應至少在兩端做等電位連接。在這種情況下,外屏蔽層與其他同樣做了等電位連接的道題構成環路,感應出一電流,因此產生減低源磁場強度的磁通,從而基本上抵消掉無外屏蔽層時所感應的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