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文學名:姜

拉丁學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別稱:生薑、白姜、川姜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芭蕉目

科:姜科

屬:姜屬

(姜科姜屬草本植物) (學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開有黃綠色花並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莖。株高0.5-1米;根莖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無毛,無柄;葉舌膜質。總花梗長達25厘米;穗狀花序球果狀;苞片卵形,淡綠色或邊緣淡黃色,頂端有小尖頭。花萼管長約1厘米;花冠黃綠色,裂片披針形;唇瓣中央裂片長圓狀倒卵形。

在中國中部、東南部至西南部,咸豐活龍來鳳、通山陽新鄂城咸寧、大冶各省區廣為栽培。亞洲熱帶地區亦常見栽培。

根莖供藥用,鮮品或干品可作烹調配料或製成醬菜、糖姜。莖、葉、根莖均可提取芳香油,用於食品、飲料及化妝品香料中。

形態特徵

株高0.5-1米;根莖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

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2-2.5厘米,無毛,無柄;葉舌膜質,長2-4毫米。

總花梗長達25厘米;穗狀花序球果狀,長4-5厘米;苞片卵形,長約2.5厘米,淡綠色或邊緣淡黃色,頂端有小尖頭;花萼管長約1厘米;花冠黃綠色,管長2-2.5厘米,裂片披針形,長不及2厘米;唇瓣中央裂片長圓狀倒卵形,短於花冠裂片,有紫色條紋

及淡黃色斑點,側裂片卵形,長約6毫米;雄蕊暗紫色,花葯長約9毫米;藥隔附屬體鑽狀,長約7毫米。

花期:秋季。

生長習性

溫度

姜原產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較弱,植株只能無霜期生長,生長最適宜溫度是25-28℃,溫度低於20℃則發芽緩慢,遇霜植株會凋謝,受霜凍根莖就完全失去發芽能力。

光照

姜耐陰而不耐強日照,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故栽培時應搭蔭棚或利用間作物適當遮蔭,避免強烈陽光的照射。

水份

姜的根系不發達,耐旱抗澇性能差,故對於水分的要求格外講究。在生長期間土壤過干或過濕對姜塊的生長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發病腐爛。

土壤

姜喜歡肥沃疏鬆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濕的低洼地栽種生長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長也不好。姜對鉀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地理分布

姜在中國中部、東南部至西南部,咸豐活龍來鳳、通山、陽新、鄂城、咸寧、大冶各省區廣為栽培。山東安丘、山東昌邑、山東萊蕪、山東平度大澤山出產的大姜尤為知名。亞洲熱帶地區亦常見栽培。

主要品種

魯姜一號

生薑新品種——「魯姜一號」,是萊蕪市農科院利用Co-60γ射線,輻照處理「萊蕪大姜」後培育出的優質、高產大姜新品種,多年的試驗表明,該品種具有很好的豐產、穩產性能。

山農大姜1號

山東農業大學選育的大姜塊、高單產的生薑新品種,其葉片平展開張、濃綠,上部葉較集中,有效光合面積大;植株分枝少且粗壯,地上莖分枝一般只有10-15個;姜根也是少而壯,姜塊大,姜芽肥壯,商品性狀好,辛辣味適中;抗寒性強,可適當提早種植和延遲收穫;一般每畝產量為6000千克,高產的可達7500千克。

山農大姜2號

山東農業大學自國外引進的品種中,通過組培試管苗誘變選擇而來。一般單株根莖重為800克左右,重者可達2000克以上。每畝產3500千克,高產者可達5000千克以上。

萊蕪小姜

為中國名優小姜品種,株高70-80厘米,長勢旺者可達1米以上。單株根莖重270-410克,重者可達750克以上。

萊蕪大姜

山東省萊蕪市地方品種。該品種植株高大,生長勢強,一般株高80-90厘米。一般單株根莖重350-450克。通常每畝產量為2000千克左右,高產田可達3500千克。

疏輪大肉姜

肉質根簇生,分枝疏、成單排,根莖肥大,嫩芽粉紅色,耐旱,忌水。肉黃白色,表皮淡黃色,味辣,纖維少,品質佳,單株1-3公斤。

密輪細肉姜

肉質根莖簇生,分生力強,分枝較密成雙排列。肉質緻密,纖維多,味較辣、品質佳,肉與表皮淡黃色,芽紫紅,單株0.75-2公斤,耐旱,抗病。

銅陵白姜

安徽省銅陵地區地方品種,在安徽省栽培較普遍。該品種是製作糖冰姜的上好原料。植株生長勢強,株高80-90厘米,葉深綠色,根莖肥大,分枝較密,姜球呈雙行排列。鮮姜外皮光滑,呈現乳白色至淡黃色,嫩芽粉紅色,比較粗壯。姜塊呈佛手狀形態,塊大皮薄,纖維含量少,肉質脆嫩,汁多渣少,具有較濃郁的芳香氣,辛辣味中等,品質良好。適於鮮食、醃漬、糖漬等多種用途。單株根莖重450-650克,每畝產1000千克,最高可達達2400千克。

來鳳姜

湖北省來鳳縣地方品種,在湖北省栽培較普遍。植株生長勢強,株高50-70厘米。一般單株根莖重400-550克,每畝產1500千克。該品種耐貯性較差,抗病性中等。

四川竹根姜

四川地方品種。植株高70厘米左右,葉披針形,綠色。根莖為不規則掌狀,表皮淡黃色,嫩芽及姜球頂部鱗片紫紅色,肉質脆嫩,纖維少,品質優。一般單株根莖重可達250-500克,畝產2500公斤左右。

西林火姜

火姜株高50-80厘米,分枝較多,姜球較小,個體勻稱,呈雙層排列,根、莖皮肉皆為淡黃色,嫩芽紫紅色,肉質緻密,辛辣味濃,皮薄肉厚,鮮辣溫香,質嫩可口,水份含量少,宜於製作烤姜。這種烤姜保留了鮮姜原味,易於保藏和運輸,使用價值高。

安姜2號

安姜2號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選育的黃姜新品種,該品種豐產性好、抗性強,皂素含量中等偏上,是綜合性狀良好的黃姜品種。

台灣肥姜

台灣肥姜株高60-70厘米,直立。葉披針形,排成兩列,莖葉綠色,有香味。一般每畝產量4000千克。

南山姜

分布在廣西雲南廣東韶關始興一帶,其姜要小觀賞性要差點,但藥用性價值很高,味道足,在當地用黃酒、雞蛋加南山姜配合下煮給產婦吃,很有營養。

繁殖方法

姜不用種子繁殖,而用姜塊進行無性繁殖,所以沒有主根,屬淺性作物。姜塊種植後,從幼芽的莖部發生數條不定根,其上發生若干條小側根。進入旺盛生長期後還可從薑母和子姜上發生若干條肉質根,這些肉質根也具有一定吸收能力。生薑的莖分地上莖及地下莖兩種。

⒈地上莖。生薑的地上莖直立,高60厘米-100厘米。地上莖中有的品種分枝數少,莖稈粗壯,稱疏苗類型,有的品種分枝數多,莖稈較細稱密苗類型。

⒉地下莖。生薑的地下莖稱為根莖,既是產品器官,又是繁殖器官。根莖的形成過程是:當種姜發芽出苗後,逐漸長成主莖。隨着主莖的生長,主莖基部逐漸膨大,形成一個小根莖,通常稱為「薑母」。薑母兩側的腋芽可繼續萌發出2-4根姜苗,即一次分枝,其基部逐漸膨大,形成一次姜塊,稱為子姜。子姜上的側芽繼續萌發,抽生新苗,為第二分枝,其基部膨大形成二次姜塊,稱為孫姜。如此繼續發生第三、第四、第五次姜塊,直到收穫為止,便形成了一個由薑母和多次子姜組成完整的根莖。在一般情況下,生薑的地上部分分枝越多,地下部分姜塊也越多,越大,產量也越高。生薑的葉披針形,互生,葉片下有革質的葉鞘包着莖部,葉片與葉鞘相連處有一孔,新生葉從此孔抽出。

栽培技術

栽培季節

一般春季播種,霜前收穫。[1]由於姜喜溫暖,不耐寒、不耐霜,所以必須在溫暖無霜的季節栽培。確定姜的播種期應考慮以下幾個條件:

⒈根據發芽所需的溫度,應在10厘米地溫穩定在16℃以上時播種;

⒉根據姜的生長習性,要獲得較高的產量,需有135-150天的適於姜生長的時間;根據本地的氣候條件,生薑一般於驚蟄後至4月中旬播種,播種過早,地溫低,發芽慢,播種過晚,則生育期縮短,降低產量。

整地施肥

姜發芽期由種姜供應營養,幼苗期生長緩慢,需肥較少,「三股杈」以後需大量養分,約占全生育期總吸收量的88%。全生育期對肥料的需求以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較少,氮(N)、磷(P2O5)、鉀(K2O)的吸收比例為1:0.5:2。在中等肥力條件下,生產1000千克生薑產品,需吸收氮(N)5.76千克、磷(P2O5)2.54千克、鉀(K2O)11.47千克。施肥時應根據生薑需肥規律、土壤總養分和肥料效應,按照有機肥與無機肥、基肥與追肥相結合的原則,實行平衡施肥。生薑根系細弱、分布淺,生育期長,必須施足基肥。最好在冬前深翻風化土壤,翌年春耙細耙平。結合翻地,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硫酸鉀30千克,或每畝施有機肥複合肥800千克、普鈣20千克做基施。基肥施入後進整地,可做成平畦,也可開溝待播。採用溝播,溝距為50-55厘米,溝寬25厘米,溝深10-12厘米。

播種

應選擇晴暖天氣播種。

優選種姜

應在前一年,從生長健壯、無病、高產的地塊上選留種姜。收穫後選擇肥壯、芽頭飽滿、個頭大小均勻、顏色鮮亮、無病蟲、無腐爛、無損傷、未受凍的姜塊做姜種貯藏。姜在播種前應先進行催芽。幼芽是幼苗生長的基礎,培育壯芽是獲得高產的基礎。壯芽的形態特徵是芽身粗壯,頂部鈍圓;弱芽的形態特徵是芽身細瘦,芽頂細尖。

培育壯芽

⑴曬姜困姜

播種前1個月左右,選晴天,將姜種平鋪在室外地上晾曬1-2天,夜晚收進室內防霜凍。通過曬種,可提高姜塊溫度,打破休眠,促進發芽,並減少姜塊中的水分,防止腐爛。曬種1-2天後,再把姜塊置於室內堆放3-4天,姜堆上蓋上草蓮,進行困姜,促進種姜內養分分解。經過2-3次反覆曬姜困姜後,便可催芽。姜易受姜瘟病、炭疽病等重茬病害為害,所以在曬姜困姜的過程中,應嚴格淘汰乾癟、瘦弱、發軟、肉質變褐色的姜種。

⑵催芽 催芽的方法有許多,如火炕催芽、溫室催芽等。

土炕催芽:就是利用農村的土炕進行催芽,先在炕上鋪一層麥秸,厚10厘米左右,麥秸上再鋪2-3層紙,將姜種一層一層地平放在紙上,堆放厚度60-80厘米。種姜排好後,讓其散散熱,然後再鋪一層10厘米厚的草,最上層加蓋棉被保溫。催芽溫度可通過土炕加熱或揭蓋覆蓋物來調節。

溫室催芽:先在簍筐內四周鋪放3-5層紙,將姜種頭朝上一塊一塊擺放於蔞筐內,堆放3-4層,再蓋上3-4層紙,把蔞筐放入溫室內,保持適溫催芽。

不論採用哪種催芽方法,溫度均應掌握在22-25℃之間。溫度超過28℃,雖發芽迅速,但芽瘦弱、徒長;溫度低於20℃,芽雖粗壯,但發芽時間長,影響播種。一般待姜芽生長至0.5厘米-1厘米時,即可按姜芽大小分級、分批播種。

掰姜種

播前,把已催好芽的姜塊掰成75-100克的小種塊,每個種塊上保留1個肥胖的幼芽。結合掰姜種,應再進行一次精選種芽,剔出芽基部發黑、或姜斷面變褐的姜塊。

澆底水

姜出苗很慢,土壤缺水會影響出苗,因此一定要澆足底水,出苗前一般不再澆水。

排放種姜

底水滲下後即可排放姜種。有平播法和豎播法兩種。平播時,將種塊水平放在溝內,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豎播時,種芽一律向上播種。

覆土

隨播種,隨用細土蓋在姜芽及姜種上,播完後覆土4厘米-5厘米厚。覆土太厚,地溫低,發芽慢;覆土太薄,則表土易乾燥,影響出苗。

播種量

每畝用種量為400千克-500千克。種姜越大,出苗越早,苗越壯、產量越高。因此,種塊應儘量大些。

播種密度

一般每畝保苗5500株左右。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

姜為淺根性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層,因此不宜多次中耕,以免傷根。一般在出苗後結合澆水,中耕1-2次,並及時清除雜草。進入旺盛生長期,植株逐漸封壟,雜草發生量減少,可採用人工拔除的方法除草。無公害生薑生產,最好不用除草劑防除雜草,可採用黑色地膜覆蓋、或覆蓋白色地膜再蓋一層薄土等方法防除雜草。

澆水

姜不耐旱,根系又淺,應合理澆水,確保植株正常生長。出苗前一般不澆水。幼苗期雖需水不多,但根系吸收力弱,應小水勤澆,澆後淺耕保墒。夏季勤澆水,可降低地溫,以早、晚澆水為好,田間積水過多應及時排澇。立秋後,生薑進入旺盛生長期,需水量增多,應保證水分的充足供應,保持土壤相對濕度75%-80%。收穫前3天澆最後一水,以便收穫時姜塊上可帶潮濕泥土,有利於貯藏。

追肥與培土

姜極耐肥,除施足基肥外,應多次追肥。幼苗期為促進幼苗生長健壯,應追一次「壯苗肥」,每畝隨水沖施腐熟人糞尿10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立秋前後,姜苗處於「三股杈」階段,是生長的轉折期,也是吸肥量變化的轉折期,應追施「轉折肥」,可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千克,並配合施入三元複合肥15-20千克。9月上旬前後,姜的根莖進入旺盛生長期,為促進姜塊膨大,防止早衰,追一次「補充肥」,每畝施三元複合肥30千克。

姜的根莖在土壤里生長,要求黑暗、潮濕,需要進行培土。一般於立秋後結合拔草和施肥,培土2-3次,逐漸將播種溝變成壟,防止根莖露出地表。

採收留種

姜不耐寒,通常於10月中、下旬初霜到來之前收穫。收後自莖杆基部削去地上莖(保留2厘米-3厘米莖茬),不需進行晾曬。

採收

姜的採收與其它蔬菜不同,可分嫩薑採收、老薑採收及種姜採收三種方法:

⑴採收嫩薑,可作為鮮菜提早供應市場。一般在8月初即開始採收。早采的姜塊肉質鮮嫩,辣味輕,含水量多,不耐貯藏,宜作為醃泡菜或製作糟辣椒調料,食味鮮美,極受市場歡迎,經濟效益好。

⑵老薑採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進行。待姜的地上部植株開始枯黃,根莖充分膨大老熟時採收。這時採收的姜塊產量高,辣味重,且耐貯藏運輸,作為調味或加工乾薑片品質好。但採收必須在霜凍前完成,防止受凍腐爛。採收應選晴天完成,齊地割斷植株,再挖取姜塊,儘量減少損傷。

⑶種姜的採收,一般掌握在地上植株具有4-5片葉片時,大約在6月中下旬進行。採收時小心將植株根際的土壤撥開,取出種姜後再覆土掩蓋根部。若採收過遲傷根重影響植株生長。

留種

留種用的姜塊,最好另設留種田進行栽培,在生長期間多施鉀肥(草木灰等),少施氮肥(如尿素等)。採收時晾曬數天,降低種塊水分進行貯藏。也可在大田生產中選擇植株健壯、姜塊充實、無病蟲害感染、不受損傷的姜塊,進行晾曬後,貯藏作種。


主要價值

經濟

生薑是一種很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經濟作物,除含有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質外,還含有蛋白質、多糖、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集營養、調味、保健於一身,自古被醫學家視為藥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祛寒、祛濕、暖胃、加速血液循環等多種保健功能。生薑製品在國際市場越來越受歡迎,尤其在東南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極為暢銷,每年可為國家創大量外匯。

在中國,生薑的食用及藥用的歷史很長,生薑的開發利用也比較早,主要產品有薑片、甜姜、姜醬、薑汁等,產品檔次低,銷售量有限。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寶貴的鮮姜資源,通過開發與利用,不僅使其每部分都得以充分利用,而且獲取高附加值產品,獲得較高的增值效應。同時從生薑中提取以下四種產品:濃縮姜乳,透明原薑汁保健飲料,生薑澱粉,最後對殘渣進行綜合利用,製成薑蓉辣醬。以上四種產品中的前兩種為高檔次、高附加值產品。

⒈調味姜乳

調味姜乳提取了生薑中的調味精華部分濃縮而成,外觀如蛋黃色的奶油,呈膏狀。使用非常方便,調味作用極強,可用於高檔餐廳中。作為調味品,在調料湯中放入極少一點即可,尤其適合于海鮮宴中蘸食。

⒉生薑原汁保健飲料

該飲料不含任何化學合成物質,其風味帶有一絲焦香,入口後,非常舒適,特別適合於高溫地區和野外作業人員飲用,在北方具有廣泛市場。南方春、夏、秋季陰雨不斷,人體內濕氣過重,易生病,飲用該型飲料雖無驅寒必要,卻有除濕功效,醫學上講究「冬吃蘿蔔夏吃薑」即此道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許多中醫專家研究認為,飲用該飲料可舒筋活血,促進血液循環,使毛孔充分張開,迅速解除疲勞,酒後飲用,具有輕鬆感,並可保持頭腦清醒。生薑原汁飲料可以作為汽車司機的專用飲料。因此,姜原汁飲料未來前景將極為廣闊。以前市場上曾出現過薑汁飲料,主要是以姜香精勾兌的具有姜風味的合成飲料,真正的不含化學合成物的原薑汁透明飲料在市場上仍為空白。

⒊生薑澱粉與薑蓉辣醬 生薑澱粉與薑蓉辣醬為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所得產品,不屬高附加值產品,只為降低成本和杜絕三廢污染而開發的。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開發國際上盛行的植物食用纖維,其前景更佳。

食用

⒈功效

⑴助陽

中醫認為,姜是助陽之品,於是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姜具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通經絡等作用,因此,姜常被用於男性保健,可以起到助陽的作用,對腎虛陽痿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如果男性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經常含服鮮薑片,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乾薑溫中散寒,健胃活血,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配合食用可以治療由於腎陽虛引起的陽痿、畏寒肢冷、腰疼、腰膝酸軟、倦怠等。

⑵產後

產後的女性坐月子時,餐餐以姜醋佐膳,有利體質復原及餵養嬰兒。另外,姜水洗浴還可以防風濕頭痛。尤其是產婦坐月子不洗頭洗澡的做法,是很不科學的,炎炎夏日一個月不洗頭,不但不衛生,還可能造成皮膚發炎、長痱子。產婦可以試用薑片煲水洗頭洗澡,甚至洗臉洗手,因為薑片可以驅寒,用姜煲水進行洗浴,可以防風濕和偏頭痛。

⑶防胃病

增加食慾防胃病無論是蒸魚做菜,還是調味作料,生薑絕對是桌上一味,其辛辣滋味可去魚腥、除膻味,菜湯加姜還可以祛寒和中,味道清香。民諺有「飯不香,吃生薑」的說法,就是說,當吃飯不香或飯量減少時吃上幾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點姜,能夠改善食慾,增加飯量。胃潰瘍、虛寒性胃炎、腸炎以及風寒感冒也可服生薑以散寒發汗、溫胃止吐、殺菌鎮痛。生薑還是傳統治療噁心、嘔吐的中藥,有「嘔家聖藥」之譽。在夏季,尤其是伏天內,細菌生長繁殖異常活躍,容易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腸胃炎,但是適當吃些生薑能起到防治作用,生薑還有殺滅口腔致病菌和腸道致病菌的作用。夏季人們好貪涼,喜愛電扇空調對着吹,很容易受風寒,引起傷風感冒。這時及時喝點薑糖水,將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中醫認為生薑能「通神明」,即提神醒腦,所以此時經常出現頭昏、心悸及胸悶噁心的人,適當喝點生薑湯大有裨益。另外,生薑辛溫,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女性吃薑還能抗衰老、減少膽結石的發生。

⒉食用禁忌

⑴注意事項

古人云:「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姜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胃,促進消化,還有抗菌作用。早上吃一點姜,對健康有利。但晚上吃,因為姜本來屬熱,會讓人上火,勞命傷身,所以不宜吃。

生薑還含有姜酚,可減少膽結石的發生。但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間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蘿蔔下床姜」一說,說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特別是秋天,最好別吃,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看來,秋天不食或少食生薑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視,這是很有道理的。「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家備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薑,益壽保安康」、「四季吃生薑,百病一掃光」、「早吃三片姜,勝過人參湯」等諸多民諺都反映了生薑的保健功效,而自古以來中醫也有「生薑治百病」的說法。中醫講究冬吃蘿蔔夏吃薑,姜在炎熱時節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等作用,可緩解疲勞、乏力、厭食、失眠、腹脹、腹痛等症狀,生薑還有健胃增進食慾的作用。

⑵致癌

腐爛生薑產生毒素可致癌,有的人認為「爛姜不爛味」,這種想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也很危險,因為腐爛的生薑會產生毒素,嚴重時會導致肝癌和食道癌的發生。雖然夏吃薑對人體有益,但也應適度,因為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口乾、煩渴、咽痛、汗多,而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的原則,不宜多吃,只在做菜或做湯的時候放幾片生薑即可。

⑶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①適宜傷風感冒、寒性痛經、暈車暈船者食用。

②陰虛內熱及邪熱亢盛者可少食用。

③體質偏寒的人可以大量食用。

⑷食用禁忌

生薑性辛溫,不宜一次食入過多,痛腫瘡癤、目赤內熱、便秘、痔瘡患者不宜食用。爛姜中含有黃樟素,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肝癌、食道癌等,也不宜食用。痔瘡患者不宜食用。

①陰虛體質的人。陰虛就是燥熱體質,表現為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愛喝水,經常口乾、眼乾、鼻干、皮膚乾燥、心煩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溫,陰虛的人吃薑會加重陰虛的症狀。

②內熱較重者。如患有肺熱燥咳,胃熱嘔吐、口臭,痔瘡出血,痛瘡潰爛等疾病的人不宜食用生薑。如果是熱性病症,食用生薑時一定要配伍寒涼藥物中和生薑的熱性。

③肝炎病人。因為常吃薑會引起肝。肝火旺。想要克制吃薑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時選擇一些可舒肝、理氣的食物,比如用山楂、菊花泡泡茶喝,這樣就可以消除生薑引起的燥熱而不傷身體。

⒊食療功效

大棗薑湯:

大棗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可以促進氣血流通,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此外,生薑重補暖、大棗重補益,對胃病患者養胃也非常有效。

做法:大棗10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煎湯代茶飲,每日1次,堅持服用。

紅糖薑湯

紅糖具有養血、活血的作用,經常喝紅糖薑湯有美容的作用,生薑紅糖水還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胃寒的輔助治療。

做法:生薑5片,紅糖適量,薑片煎湯後加紅糖調味,代茶飲,每日1次,堅持服用。

綠茶薑湯:

綠茶薑湯有清熱解毒、益氣舒心,防中暑的作用。

做法:取綠茶和薑絲各5克,用沸水沖泡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特別適宜在盛暑時喝,有清熱舒心的功效。

鹽醋薑湯:

盛夏不少人容易得「空調病」,肩膀和腰背會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擾,特別是老人容易復發肩周炎。

遇到這種情況,可熬一些熱薑湯,先在熱薑湯里加少許鹽和醋,然後用毛巾浸水擰乾,敷於患處,反覆數次,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大大緩解疼痛。也可用毛巾蘸熬製好的熱薑湯敷於四肢酸痛處。

薑汁可樂:

有防寒祛痰的功效,增加熱量,暖胃,對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風散寒。

做法:將3片姜放在300毫升可樂里煮,剛煮開或接近開時馬上停火,盛出即可飲用。

⒋膳食營養

營養成份: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胡蘿蔔素、鈣、鐵、磷等。

⒌食療作用

生薑味辛、性微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風寒、胃寒嘔吐、風寒咳嗽、腹痛腹瀉、中魚蟹毒等病症。還有醒胃開脾、增進食慾的作用。

生薑中含有辛辣和芳香的成分,含有姜油酮、姜辣素、澱粉和纖維,用於風寒感冒,可通過發汗,使寒邪從表而解。姜辣素對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可使腸張力、節律和蠕動增加。姜油酮對呼吸和血管運動中樞有興奮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

⒍改善睡眠

姜這種廚房中隨處可見的調味品對治失眠有很大幫助。因為生薑的特殊氣味有安神的功效。

具體做法是:將15克左右的生薑切碎,用紗布包裹置於枕邊,聞其芳香氣味,便可安然入睡。連續使用10天至1個月後,睡眠就會明顯改善。

⒎夏天食用原因

⑴抗氧化,抑制腫瘤

生薑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腫瘤作用;吃薑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薑可除「老人斑」。

⑵開胃健脾,促進食慾

在炎熱的夏天,因為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慾,如果飯前吃幾片生薑,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薑」,「飯不香,吃生薑」的道理。

⑶防暑、降溫、提神

在炎熱的時候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作用。對一般暑熱表現為頭昏、心悸、胸悶噁心等的病人,適當喝點薑湯大有裨益。中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藥——人丹就含有生薑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

⑷殺菌解毒

科學研究發現,生薑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熱的夏季,食品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且生長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適量吃些生薑可起到防治作用。生薑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陰道滴蟲的功 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另外,可用生薑水含漱治療口臭和牙周炎。

⑸防暈車,止噁心嘔吐

是指由於某些運動而引起的「運動適應不良症候群」。有研究證明,生薑乾粉對運動病之頭痛、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有效率達90%,且藥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薑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聖藥」之譽。

⒏烹飪指導

⑴吃飯不香或飯量減少時吃上幾片姜或者在菜果放上一點嫩薑,都能改善食慾,增加飯量,所以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

⑵姜可煎湯內服,佐料,入菜炒食,或切片炙穴位。老薑可做調料或配料;嫩薑可用於炒、拌、爆等,如「嫩薑炒牛肉絲」、「嫩薑爆鴨絲」等。

⑶吃薑一次不宜過多,以免吸收大量姜辣素,在經腎臟排泄過程中會刺激腎臟,並產生口乾、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狀。

⑷爛姜、凍姜不要吃,因為姜變質後會產生致癌物,由於姜性質溫熱,有解表功效,所以只能在受寒的情況下作為食療應用。

烹調用途:生薑重要的調料品,因為其味清辣,只將食物的異味揮散,而不將食品混成辣味,宜作葷腥菜的矯味品,亦用於糕餅糖果製作,如薑餅、薑糖等。

⒐生活竅門

⑴去姜皮的竅門

姜的形狀彎曲不平,體積又小,消除姜皮十分麻煩,可用啤酒的酒瓶蓋周圍的齒來削姜皮,既快又方便。

⑵姜的品質要求

修整乾淨,不帶泥土、毛根、不爛、無蔫萎、蟲傷,無受熱、受凍現象。姜受熱,生白毛,皮變紅,易爛;受凍則皮軟,外皮脫落,手捏流薑汁。

姜可以使人少生病,夏天生病的少是因為天熱,細菌被殺死了,姜是天然熱源,改善體質,使人少生病只要難受生病就用姜就行,身體熱了,抵抗力就強了。

⒑養生妙用

⑴薑絲催人早入眠

其方法是:每日睡前取一大塊鮮姜,洗淨後切成細絲,將其放入不加蓋的小盒中,然後放在枕邊。躺下後,薑絲在枕邊沁香撲鼻,漸漸會在大腦中轉化為一種安逸感,繃緊的心緒很快便會鬆弛下來,隨之便會安然入睡。第二天,可以把用過的薑絲風乾後積存起來,到時用熱水將其與紅棗一同沖泡,再加點蜂蜜飲用,不失為一種養生飲品。

⑵薑片治便秘

其方法是:將一塊完整的新磚頭洗淨風乾後,置於煤氣灶上,以文火將其慢慢加熱,然後把切好了的薑片放在磚的表面,鋪滿為止,再在薑片上蓋之一層清潔的紗布,閉火後,戴手套將其搬到坐便器蓋上,當然底部要有鋪墊物。隨後便坐在上面15-20分 鍾,每日兩次。

⑶姜塊治咽炎

由於鮮姜較之大蒜同樣具有較強的滅菌作用,不但可殺死許多病毒,還能殺滅某些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細菌長期口含,對咽部消炎大有裨益。

⒒生薑降血糖

日本研究人員的動物實驗結果顯示,生薑的辛辣成分薑酮醇能夠緩解血糖升高。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物質對人可能也有同樣功效。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近畿中國四國農業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連續19天給實驗鼠投餵薑酮醇,劑量為每1千克體重投餵50毫克薑酮醇。研究人員然後繼續給這些實驗鼠投餵葡萄糖,劑量為每1千克體重投餵2克葡萄糖。1個小時後的測量結果顯示,這些實驗鼠的血糖平均上升值為147.3毫克/分升。

研究還發現,沒有投餵薑酮醇、只投餵了葡萄糖的對照組實驗鼠,血糖平均上升值為228.4毫克/分升。

研究人員的分析顯示,薑酮醇能夠促進脂肪細胞增多,脂肪細胞可吸入血液中的葡萄糖成分,從而起到降低血糖值的效果。該研究中心的專家關谷敬三說,如果進一步的研究確認薑酮醇對人也能發揮同樣功效,這有可能為防治糖尿病開拓新路。

藥用

⒈生薑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生薑有抗菌、抗癌,以及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其特有的「姜辣素」能有效治療因過食寒涼食物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症。此外,生薑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液的分泌;生薑中的姜酚還有較強的利膽作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莖。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肺、胃、脾經。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常用於脾胃虛寒,食慾減退,噁心嘔吐,或痰飲嘔吐,胃氣不和的嘔吐,風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風寒,惡風發熱,鼻塞頭痛。它還能解生半夏、生南星等藥物中毒,以及魚蟹等食物中毒。

【用法】

生薑既可煎湯或搗汁內服,又可外用,搗敷、擦患處或炒熱熨貼於患處。

【注意】

陰虛內熱及實熱證者禁服。

⒉乾薑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乾薑的甲醇或醚提取物有鎮靜、鎮痛、抗炎、止嘔及短暫升高血壓的作用;水提取物或揮髮油能明顯延長血栓形成時間;醇提取物及其所含姜辣素和姜辣烯酮有顯著滅螺和抗血吸蟲作用。

【來源】

乾薑,為姜科植物姜的乾燥根莖。冬季採挖,除去鬚根和泥沙,將生薑曬乾或烘乾即為乾薑。

【性味】

味辛,性熱。

【歸經】

歸脾、胃、腎、心、肺經。

【功能主治】

溫經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乾薑能引血藥入血分,氣藥入氣分,又能去惡養新,有陽生陰長之意,因此血虛的人可以用,而吐血、衄血、下血等症也宜使用。

【用法】

水煎內服,常用量為1.5-4.5克,亦可研末外用。

【注意】

凡陰虛內熱、血熱妄行者忌服;孕婦慎服。

化學成分

根莖所含揮髮油的主要成分為姜醇(Zingiberol,C15H26O),姜烯(Zingiberene,C15H24),莰烯,水茴香烯,龍腦,枸櫞醛及按油精等。此外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Gingerol)、油狀辣味成分姜烯酮(Shogaol,C17H24O3)及結晶性辣味成分姜油酮(Zingerone,C11H14O3)等。

參考來源

  1. 生薑栽培技術規程 , 湖南省農業委員會[引用日期201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