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白城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白城遗址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八年(65年),太白城是在太白行祠基础上扩建的,作为武功古城的卫城存在。其遗址位于武功县武功镇西原凤岗山顶,旁仍存有太白行祠。1920年,靖国军司令杨虎城驻军武功县城时修建。城楼撰刻“拱制西北”四个大字,城墙为夯土结构。今遗址大部分遭破坏,仅东南角和东北角夯土地基残存,如今在恢复中。

中文名 太白城遗址

外文名 Taibai Cheng Yizhi

地理位置 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西原

附近景点太白行祠、清凉寺、报本寺塔

基本信息

功县武功镇西原凤岗山顶,居高俯瞰古城,瞭望敌情,守卫城池。太白山原为武功境内名山。汉永平八年,建太白行祠于此。明洪武九年(1376)春,都督耿忠“别自为太白祠”,以县有高祖(李渊)故宅,故祠高祖于太白庙堂之后,并树碑立石。按照武功古城规划, 在太白城原址上建成核心区占地面积约5500平方米的将军台,包括垛口城墙、浮雕墙、炮台、烽火台、铭文台、观景台、军训台、议兵亭、于右任总司令和杨虎城将军雕像、杨虎城人生足迹文化走廊等建筑群体,筑起通达山巅的仿木栈道,植以五彩花木环带围墙,从而形成重现军城昔日仪象,聆听历史脚步回荡,春日鸟语花香,夏日凉风送爽,秋日满目金浪,冬日银雪辉映的人文自然和谐相融风光。驻足中亭长川,抬头仰视西塬,四岭起伏相连,其中峭壁陡立者曰香山,因东麓建有香山寺而名。昔年稷山、康家山和香山为一体,通称西山或曰太白山,后因依次建有后稷祠、康家庄园和香山寺而相继得名。

修建历史

1920年4月,靖国军杨虎城率众1000余人,全歼盘踞在武功县城(今武功镇)的直系张鸿远部队[1] 。时隔不久,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军阀吴佩孚获胜,派阎相文督陕,除了军事威胁杨虎城部之外,又安排曹世英和胡景翼前来封官许愿、威逼利诱,希望杨虎城接受整编。杨虎城严词拒绝,表明了坚持靖国军旗帜的满腔热情和坚定信心。与此同时,为了扩大武装力量、应付未来战事、做好防御,进驻武功后,杨虎城安排部队西进,占据了扶风等县,劝降了敌军一个营,收编了一些土匪武装和散兵游勇,部队迅速扩编成3000多人的武装。他还向东设立了三道防线,派兵驻守,将城内南街行台(旧时接官应诏处)改建为军营,营门为楼阁式,下部筑劵门洞,上部建楼阁,高大宏伟,十分坚固。又在武功镇东西原上分别修筑“卫星城”,这样和中亭川道里的武功县城——武功镇形成“互为犄角”之势,以加强防御,确保大本营的安全。两座城门横额分别镌刻"拱制西北"、"扼据东南"四个大字,其宏图大略于此可见。这样三座城犄角相援、驻军设防,攻守兼备、固若金汤,充分显示了杨将军的非凡军事才能。这些土城墙,到现在还有一些残垣断壁,遗址犹存。 [1] 1921年9月21日,伪造的“国民大会”上靖国军的番号被撤销,杨虎城将军及时安排人员,秘密接请于右任先生来武功,共商靖国军大计。1922年3月23日于右任来武功后,在武功重设靖国军司令部行营,继续坚持靖国军的旗帜,并在兵营辕门亲自撰文、书写了“武力为国家后盾,功名是吾辈前程”的对联,横批“营同细柳”,在对联中嵌入“武功”二字,是为了鼓舞三军斗志,抒发自己重整旗鼓的雄心壮志。1922年4月22日,杨虎城部一举攻占兴平马嵬镇全歼直系阎治堂2个营,后又遭到郭金榜等3万人反扑,战斗极为激烈。杨由于孤军奋战,力量单薄寡不得不退回武功长宁、贞元、大庄一带坚守。5月初阎治堂倾巢全线猛攻,杨与超过自己10余倍的阎军在武功东部从南到北十余里的土地上血拼了半月之久,终因寡不敌众撤出武功县城(武功镇)西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