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津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津口
[ 原图链接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中文名: 大津口

名胜古迹: 周明堂遗址等

下 辖: 栗杭村、李家泉村等

地理位置: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景区

大津口乡位于山东泰安市泰山景区。下辖大津口村,沙岭村,藕池村,牛山口村,栗杭村,,李家泉村,范家庄村七个自然村。隶属泰山景区管理委员会。[1]

景区简介

大津口四面环山,苍松翠柏围绕,独居山巅,往西看与泰山极顶遥相互对,清晰可见,驱车可达山头,停车十分便利。这里以奇特的自然风景,配以新古结合的楼房庭榭,加之满园的松柏盆景,常年鲜花不绝。极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大津口乡里有许多景点,如锦绣谷、佛爷寺、明堂园等,美不胜收。

锦绣谷地处泰山区大津口乡北部,南起栗杭水库,北接药乡国家森林公园,西倚泰山主峰,东与岱岳区麻塔镇接壤,谷长约7公里,谷内溪水四季不断,彩石奇石星罗棋布,花草树木葱茏繁茂,空气清新怡人。

谷内有黄花涧钓鱼台彩石溪姊妹树映碧湖一山石等自然景观,春可踏青,赏黄花绿柳;夏好避暑,观溪流瀑飞;秋能收获,采红果青蔬;冬宜赏雪,看银装素裹。

该景区分峡谷农业生态观光区和民俗文化游览区。峡谷农业生态观光区发挥林、花、果、药的资源优势,种植柿、桃等观赏树,繁养山野菜,培育灵芝、四叶参、何首乌、黄精等泰山四大名贵中草药,开发药饮、药膳、药浴等项目;养殖各类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观赏类动物,既供游人观赏,又可丰富游客的饮食。

民俗文化游览区,占地0.5公顷,建有民俗演艺广场,由民间艺术团体表演扭秧歌、踩高跷、评书快板、山东梆子、二人转、歌舞、杂技等节目;民俗展示厅展示古老的传统农具、家具、餐具、生活用品及民间艺术品,游客可亲自动手,参与织布、打铁、染布、纺织、推磨,体验劳作乐趣;在民俗村里,住农家院、品农家饭、学农家活,体会山里人家的淳朴热情和浓厚的民俗风情;在娱乐区,可以荡秋千、爬梯、走独木桥、走迷宫、玩攀岩、滑索、踩木桩、过吊桥、下水摸鱼,是一方城市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名胜古迹

周明堂遗址

位于岱顶东北大津口乡明家滩村,原称明堂村,后讹为明家滩。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和诸侯朝见的地方。《史记?封禅书》载:“泰山东北址有古明堂处,齐有泰山之明堂也。”《泰山小史》称:“周明堂在岳之东北,山峪连属四里,今遗址尚存。”1921年,李家泉村民韩富甲兄弟在明家滩整修地堰时,挖出周明堂遗物玉器盘、碗、鼎等11件,山民凿井出土古玉器20余件,均被济南茹古斋购去变卖,后流散国外。据《孔子家语》等文献记载,西周初,明堂墙壁上绘有尧、舜和桀、纣两类帝王,为后世统治者鉴戒。春秋末,孔子观明堂时,还曾见到四门墉上绘制的尧、舜、桀、纣和周公相成王、朝诸侯的画面。西汉戴德编的《大戴礼?盛德篇》记有:“明堂九室,室有四户、八牖”等,规模宏大。今村西首山崖下仅存“明堂泉”,泉水清澈见底,凉爽甘甜,附近摩刻尚存。

天井湾“五叠泉”

位于明堂园西部,瀑布从天而降,水声轰鸣,白珠飞溅,溪水奔腾不息。细看瀑布,分为五截,贴着岩壁飞流直下,落到岩石上溅起很高的水花,飞珠跳玉,风韵独具。瀑布下面或为深潭,或为浅池,绿水如蓝,如翡翠,似碧玉,可见潭底卵石细沙。在太阳的照射下,色彩变化多端,时常有几尾泰山赤鳞鱼窜出石缝,鳞光闪耀,一闪即逝。这里是泰山赤鳞鱼的发源地。

谷山玉泉寺

位于岱阴沙岭、藕池、牛山口三村之中,又名佛爷寺。北魏创建,金代重建,元代在东北侧创建七佛阁,后屡兴屡废。自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4次重修。明清盛时有僧侣百余名。今院内银杏参天,石台高筑,碑碣遍布。台上有大雄宝殿3间,中祀释迦牟尼,侧立十八罗汉,四周有壁画。正殿前有献殿3间,祀唐魏征等。殿西侧为禅房。有一亩松、东佛脚、定阳针等景点。

泰山东御道

始于境内上梨园村,位于汉明堂的西北方向,为历史悠久的登顶之路,在宋代以前为登山主道。据传,当年在汉 明堂行完封土之礼后,汉武帝刘彻选取此路骑马登山,取意“东为首,气东升”,寓意紫气东来,国泰民安。而后,历代帝王多有效仿者,被誉为东御道。此地“明堂落日”“半山腰玉”“云海日出”“碧霞佛光”等并称为泰山八大奇观。东御道是泰山山脉中一个比较开阔的溪谷,进山路线地势平缓易于攀登。沿路两边古色古香的商铺、酒店鳞次栉比,厅阁楼台,各具特色。一派“竹篱迎山茅店月,柴门临水稻花香”的村舍景致。

孔子讲书堂

位于牛山口村最北部,与齐长城遗址相邻,此处三面环山,一面临谷,地势险峻,环境幽雅。据传,春秋时期孔子游完泰山来到牛山口,忽见前面不远处杏花开满山谷,花香扑鼻,流水潺潺,便选此处讲学,后人便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庄名遂改为讲书堂。由于这里人文自然环境绝佳,孔子便成了常客。此后这里风调雨顺、路不拾遗、子孝父慈、人际和谐。讲书堂名声大振。

马刨泉

与讲书堂一山之隔,周围林木茂密,清泉潺潺。相传隋末河北起义军领袖窦建德,被敌军追赶至此歇息,时窦建德所骑战马在此踢出一甘泉,众兵饮用得救。

齐长城遗址

位于牛山口村北部分水岭上,经山脊而过。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山东考古录》云:“大约齐之边境,青州以南则守在大岘,济南以南则守在泰山,是以宣王筑长城,沿河,经泰山,千余里至琅邪台入海。”全长618.9公里。作为齐鲁大分水岭,齐长城将黄河、泰山和东海连接在一起,巍峨恢宏,似东方巨龙,盘旋飞舞于崇山叠嶂之中 , 是春秋战国时代古战场,是齐鲁文化交流的纽带。此段长城西自窗户岭入岱岳区道朗乡黄巢寨山,沿山脊折而东北,再入长清境。自界首北顶山又入泰安境,沿岱阴泰历边界线崇山峻岭,经摩天岭、牛山口西北、马刨泉村北、讲书堂北、大药乡北、 长城岭、水泉子村、西门台、天马顶与长城岭相接,长82公里,残垣断壁处处可见。其中东段最清晰,自大津口经黄前镇水泉子村西北济泰公路山口,至下港乡谷山村,遗址绵延不断,长34公里,高2.4米,底宽6.10米,顶宽2.4米,石筑,间以夯土。长城依山就势而筑,建筑宏伟壮观。

黄伯阳洞

位于大津口乡栗杭村西北部,传说战国方士黄伯阳曾在此修炼,《岱览》云:东北为鹿町山,距龙门山五里。山腰有平旷地,为町疃鹿场。山阳一洞,传战国时黄伯阳隐此,因名。现在遗迹尚存。

相关视频

《记住乡愁》大津口回访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