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公会悉尼教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圣公会悉尼教区位于悉尼海港大桥以南、并距离咫尺的悉尼圣公会圣腓力堂。 以澳大利亚圣公会的标准来说, 圣公会悉尼教区一点也不标准。若与全球圣公会的教区来比较,它更是独一无二,因为圣公会悉尼教区内大部份教会都是属于福音派、低礼仪的传统、在神学上则坚守宗教改革派加尔文主义。圣公会悉尼教区的管辖范围,西至150公里外的雷夫高、北至霍斯贝利河以北、歌斯福德以南的布雷根湾、南至新南威尔士南岸的贝曼湾,并包括伍龙岗市。以全球性的标准来看,圣公会悉尼教区算得上是面积比较大的圣公会教区,但以全澳大利亚的标准来说,则属于面积比较小的圣公会教区。如以纽省的标准来说,则是最细小的圣公会教区。数字上,大约百分之五十的澳大利亚圣公会信徒,都是聚居在圣公会悉尼教区之内。
重要人物
新南威尔士殖民地于1788年成立后,英国圣公会委任福音派传教士理察·庄逊牧师成为当时这块殖民地的圣公会牧师。当时,新南威尔士仍然是逮属印度的圣公会加尔各答教区。庄逊的主要任务是牧养当时的一千一百名囚犯、士兵和移民。
1794年,撒母耳·马斯顿牧师由英国抵达,协助庄逊牧师。1825年,英国圣公会委派汤玛斯·史葛牧师至悉尼,并被圣公会加尔各答教区委任为澳大利亚圣公会会吏长。1829年,威廉·布鲁顿牧师接任会吏长,于1836年成为首位并唯一一位澳大利亚圣公会的主教。1842年,圣公会塔斯曼尼亚教区脱离澳大利亚圣公会教区。1847年,澳大利亚圣公会教区被划分为悉尼、阿德莱德、纽卡素和墨尔本四个教区。1855年,澳大利亚圣公会的教区数目增至二十五个。从1897年开始,圣公会悉尼教区开始由大主教管治。进入二十世纪,约翰·查尔斯·怀莱德牧师 (1909-1933) 与侯活·莫奥牧师 (1934-1958) 都巩固了圣公会悉尼教区的福音派特质。
架构
澳大利亚圣公会教省现有二十三个教区,圣公会悉尼教区是其中之一,内有二百六十八个牧区。圣公会悉尼教区是经由大主教与教区代表会议共同管治。大主教与教区代表会议之下有一个由六十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委员会每月开会,履行教区代表会议授予的管理的权力。这个常务委员会负责管理教区内三个类别的教区机构,并与之联络与协调。 这三个类别的教区机构分别是:
多个圣公会旗下组织、包括法人或非法人机构;牧者委任与发牌、纪律和退休事务;牧区物业管理。
常务委员会之下设有小组委员会,处理包括财务与牧区职员薪俸事宜。 教区代表会议是根据圣公会宪法而成立。教区内每个牧区的牧师都自动成为教区代表会议的代表。 每个牧区亦会选出一至两名执事进入教区代表会议。教区代表会议在每年的十月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五天会议。 由于现时的圣公会悉尼教区被划分为五个分区,分别是:
悉尼北分区;悉尼南分区;悉尼西分区;乔治河分区;伍龙岗分区;所以有五位主教。
特质
传福音
圣公会在1788年新南威尔士这块殖民地成立后的初期,所委派到那里的首批牧师,例如: 理察·庄逊与撒母耳·马斯顿等,都是英国十八世纪后期福音派复兴运动的关键性牧者。说得正确点,庄逊与马斯顿牧师都是经由福音派基督徒国会议员威廉·威伯福斯委任的。这两位牧者都抱着很大传福音的热忱,尤其是热衷于向澳大利亚土着传福音的马斯顿牧师,虽然后来因为受到澳大利亚非基督徒移民的迫害而导致成效不大[7],继而改向新西兰毛利族人传福音,并且成功。由于这个原因,再加上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几位重要主教和大主教,例如: 费达力·柏加(1855-1882)、约翰·查理斯·怀莱德(1909-1933)、候活·莫奥(1934-1958)等,使到圣公会悉尼教区整体来说,都非常注重传福音和支持海外传教士这一环。圣公会悉尼教区支持的海外传教机构有教会传道协会和乡郊教会援助社。
合一
可能受到庄逊与马斯顿牧师建立的传统影响的原固,直到现时为止,圣公会悉尼教区仍然跟基督教其他注重圣经教导和传福音的教派合作无间、关系紧密。
低礼仪
受到庄逊、马斯顿和特别是怀莱德牧师建立的传统影响的原固,直到现时为止,圣公会悉尼教区内的教会仍然非常抗拒高礼仪的崇拜仪式。
圣公会
圣公会也称为安立甘会或英国国家宗教,是基督新教的一个教派--圣公宗。与信义宗[1]、归正宗同属基督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由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创始并作为当时英国的国教,由英国国王担任教会最高首脑。圣公会与天主教一样相信使徒遗传,特别在按立神职人员的续承上。圣公会实行三阶级的圣职,主教(会督)Bishop,牧师(会长)Priest和会吏Deacon。
圣公会是和天主教差别最少的一种新教,除了和其它新教教派一样不崇拜偶像、不陈列耶稣受难像以外,使用的《圣经》(不适用于大中华地区)、教职人员服装、宗教仪式等都和天主教一样,圣公会教会并不自认为属于新教(Protestant),认为自己也是大公教会(即天主教),称教宗为“罗马主教”,不过教宗认为只要不承认教宗至高无上地位的西方教派,都属于新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