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防洪计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防洪计画

图片来自taipei

台北防洪计画,全称台北地区防洪整体计画,为1960年代起,中华民国政府开始在台北都会区进行的防洪治水计画,包括淡水河水系大汉溪新店溪以及基隆河流域构筑堤防、疏浚、兴建抽水设施、规画分洪改道等一系列水利建设,用以改善台北盆地地势低洼排水不易、下游感潮河段易受潮汐影响,以及河道内桥梁墩柱林立、壅高水位等种种弊病。整体计画于1999年12月完成,总耗资约新台币1,114亿元。

缘起

1959年7月毕莉台风在台北地区造成严重灾害,但因同年八七水灾亦在台湾各地造成严重灾害,中央政府优先办理八七水灾之重建工作,暂缓办理台北防洪计画。1961年波密拉台风再次于大汉溪、新店溪流域造成严重水患,中华民国行政院随后成立“台北地区河川防洪计画审核小组”督导台湾省政府办理淡水河治导计画[1]

治标计画

1963年1月成立“台北地区防洪治标计画实施小组”,对灾情较严重地区先行办理堤防工程。兴建永和双园水源景美等堤防,以改善新店溪下游的防洪能力,并于当年度执行完成。

治本计画

台湾省政府水利局提出浚渫、高堤、改道、疏洪、全改道等五个方案,各方案均包括有关渡拓宽、堤防工程、桥梁改善及排水工程等,邀请联合国专家与审核小组人员反复研讨,最后选定丙案。但行政院以开辟“塭子川疏洪道”牵涉甚多、经济效益等问题并未完全采纳,审核小组因而选择治本计画中10项急要工作,提出第一期实施方案,并于1965年完工,主要工程项目为基隆河改变汇入淡水河的入口及堵塞番子沟入口,并兴建淡水河右岸渡头及大龙峒堤防。

1967年台北市升格改制为院辖市,淡水河成为跨省市河川。1969年5月在经济部水资源统一规划委员会成立专案小组,于1970年6月完成“台北地区防洪计画检讨报告”,将原来大汉溪改道“塭子川疏洪道”方案推翻,改为开辟“二重疏洪道”。1979年1月核定初期实施计画,1981年办理用地征收,1982年起,先做二重疏洪道并先以10年重现期为标准做三重芦洲等淡水河左岸堤防及抽水站,1984年底,所有防洪排水工程完成,1985年6月疏洪道桥完成,总经费近99亿元。

第二期计画将三重、芦洲及二重疏洪道堤防加高,大稻埕、大龙峒、渡头堤防改建,使其能达到二百年重现期保护标准,另外包括抽水站扩增、五股工业区排水等,总经费近45亿元,1987年完成。

第三期计画于1990年开始,1999年12月完成,新建堤防30.8公里、改建2.2公里、水门15座、排水干线23.5公里、抽水站14座、桥梁改建1座、新建2座,配合后续基隆河整体治理、员山仔分洪道,完成淡水河流域的防洪体系,可抵御二百年重现期大洪水[2]

未来展望

台北市现阶段的水环境政策以海绵城市的概念为核心,例如将道路及广场改成透水性的铺面,并增设雨水回收利用的“雨水扑满”等设施,以期能更有效利用雨水,达到治水不淹水[3]

参考文献

  1. 杨学涑. 台北地区防洪计画纪要 (PDF). 水利技师公会联合资讯网. [2019-10-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9-26). 
  2.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水利署的引用提供文字
  3. 彭振声; 林士斌; 余世凯. 永续台北 海绵城市 (PDF). 土木水利. 2016-10, 43 (5) [2021-08-20]. doi:10.6653/MoCICHE/2016.04305.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