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古佛镇位于富顺县东部,地处泸县、富顺、隆昌三县交界处,东与泸县接壤,西南面与童寺镇相连,西北接中石镇,东北接隆昌县地界。镇政府驻地古佛场,距县城36公里。
2019年8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自贡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中石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古佛镇管辖,古佛镇人民政府驻桂花路134号。[1]
简介
古佛镇位于富顺县东部,地处泸县、富顺、隆昌三县交界处,东与泸县接壤,西南面与童寺镇相连,西北接中石镇,东北接隆昌县地界。镇政府驻地古佛场,距县城36公里。富泸公路穿境而过,幅员面积30.44平方公里,辖行政村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总户数7333户,人口2.4万人。有耕地面积17220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75亩。人均纯收入6364元。辖区内有县道7公里,镇道14公里,村组道51公里。
地理位置
古佛镇位于县镜东部,地处泸县、富顺、隆昌三县交界处,东与泸县接壤,西南与童寺镇相连,西北接中石镇,东北接隆昌地界。政府驻古佛场。电话区号0813,邮政编码643214,距县城36千米。[2]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因“古佛寺”而得名。清朝初年,在一座形似大象的山上建有一寺,称“白象寺”,因寺内供奉有燃灯古佛一尊,故又称“古佛寺”。寺庙香火兴盛,此地渐成集市,人称“古佛场”。
建制沿革
乾隆中期,境内设古佛场保和天洋坪保,隶属在城乡下东路。民国元年(1912年),分设古佛团、天洋团。1950年,分属古佛、均田、天洋、许家等4乡。1955年,合并古佛、均田、天洋、德馨乡及隆昌县石杨乡部分村为建设乡。1958年,划进芝溪乡部分成立古佛公社,隶属代寺区。1962年,划归恢复成立的童寺区,并划出部分属地另建许家公社。1995年,并许家乡,更名为古佛镇。2001年,撤区建镇,仍称古佛镇。2015年末,辖冯坪、凤仪、均田、鹿鸣、天洋、田边、玉佛、周家等农业行政村8个,古佛场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
自然资源
镇境煤炭资源丰富,多分布在罗观山南麓,探明储量1200万吨。有生产玻璃优质原料石英砂,分布于凤仪、玉佛、田边等村。镇域植被丰富,林地面积949.4公顷。其中,成片林地200公顷。土壤以水稻土、黄壤土和沙土为主,常用耕地面积1278公顷,宜林宜农,除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外,盛产柑橘、甜柚、桂圆等水果。有洪坪、和尚湾、车河田水库3座,石河堰20道,山坪塘142口,年储水量约150万立方米。[3]
经济
镇境内资源丰富,私营和个体企业已达150个,可谓星罗棋布,异军突起。盛产享誉川南的煤、白酒、矸砖、土陶,其中煤年产量可达15万吨,石灰矿不计其数,工业总产值年达1.75亿元。全镇交通方便,通讯设施一应俱全。溪流、塘堰、水库、沟渠纵横交错,处处山清水秀。教育发达,社会风气良好,政治稳定,科教兴镇已成气候,有“煤乡”之誉,玻璃之源,闻名遐迩的罗贯山堪称独树一帜,3000亩的园林更具有诱惑力,一座天然碱屏障,林径幽深,遮天蔽日,鸟语花香,令人流连忘返,具有种养殖业为一体的极好场所。我镇党委、政府趁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的大好机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近两年发展笋竹4000余亩。 2007年,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7451.4万元,同比增长35.9%,完成年计划的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2672.2万元,同比增长39%,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4779.2万元,同比增长29.3%;完成工业增加值48648万元,同比增长28.56%,完成年计划的10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4095万元,同比增长20.3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553万元,同比增长54.1%。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41553万元,产销率达96%。
场镇交通
镇境有古佛、马坳2个场镇和周家中心村农贸市场。古佛场镇逢农历三、六、九赶集,马坳逢农历一、四、七赶集,周家农贸市场二、五、八赶集。两场镇面积150公顷,均建有综合农贸市场。古佛场有老街、桂花路、象龙路、煤黄路等街道,居民245户,人口787人;商铺102个,入驻商户90家。马坳场以马坳街为主,有居民1654户,人口4980人;商铺620个,入驻商户221家。镇境交通便利,富泸公路穿境而过,全境有县道7千米,镇村水泥公路120千米(镇道14千米,村组道106千米)、泥结碎石路10千米,公路网络通村达组。[4]
名胜古迹
境内曾因佛教兴盛,建有白象寺、照金寺、大灵寺、川主庙等众多寺庙,以及供奉神明的小庙和神龛。新中国成立后,破除封建迷信,大多拆除,现仅存天洋文昌宫与安和古寨遗址。
安和寨位于田边村14组王大山上,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据传此寨为蔡锷将军部旅长郭环武修建,用于招兵买马、练兵防匪。山寨近似椭圆形,南北330米、东西200米,沿山腰四周筑石为墙,设西、南门楼2道,建有炮楼(哨楼)5座。寨内依势建有院舍、练兵场,并开辟田土、水源等,民宅错落散布,建造实用,风格简朴。其地势高险、寨堡重重、建造稳固厚重、森严壁垒,易守难攻。现保留有西门楼、南哨楼(炮楼)、数栋房屋及残存寨墙,为县境保留较为完整的古寨,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