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传心法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传心法要

《传心法要》,乃《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与《黄檗山断际禅师宛陵录》的合编, 载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作者是圆智。 本书是禅宗不可多得的经典。

书籍简介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又作《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或《断际心要》, 其与《黄檗山断际禅师宛陵录》, 皆为黄檗希运断际禅师所阐示的禅门要谛, 二者皆由唐相国裴休居士集录, 其内容简捷明了、直指人心,乃禅宗不可多得的经典名著。 其中《黄檗传心法要》成书于唐大中年间(公元857年),卷首有裴休居士之序。 据《六祖坛经·付嘱品》记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灭度之前,曾经留下预言说:“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 同时兴化,建交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经后人考证,六祖所说的这两大菩萨,也即《传心法要》的讲述及记录者——黄檗希运禅师与相国裴休居士。 为此,《传心法要》一书,乃是两大菩萨的智慧凝聚,其智慧功德加持不可思议。 见独老人任哲在《达摩大师血脉论序》中说:“又缘种种法语泛滥不一,转使学人惑乱本性,无悟入处。 惟有《达摩血脉论》并《黄檗传心法要》二说,最为至论。 可以即证自己佛性,使人易晓。 比之求师访道、钻寻故纸、坐禅行脚狂费工夫,相去万倍,此非小补。” 圆智二十年前,有幸得宝通禅寺一位义工推荐此书,那时,每次阅读《传心法要》,便看见字里行间宛若有金光绽现,读经之际,心身往往迅速浸入光明之中。1996年,圆智初涉电脑不久,便发心将《传心法要》逐字键入电脑。 2000年后,因在互联网上觅《传心法要》不见,于是圆智决定将其电子版贴于网络。 圆智鉴于原版文字段落条例不清,不利阅读把握,为此在发表时,特别对其段落作了细分,并根据文章内容的关联性,将其分解为28章,并一一提炼出标题作为纲目,以此而形成《传心法要》之纲目版。 纲目制作完毕之后,圆智便在2000年4月16日将其在网络上发表。

由来

《传心法要》乃黄檗希运禅师语录。禅师幼年出家,后四处云游参禅,终于大开圆解,为百丈怀海所印证,然后在黄檗山大弘禅法,其弟子临济义玄创立临济宗,临济禅法后传到日本、高丽、越南,今天乃至遍及世界各地,使佛门心法名扬天下、历久不衰,实为黄檗大师之杰出贡献。 唐朝名相裴休对禅师极为敬重,并亲炙教席聆听妙语,经耳濡目染受到无穷教益,后虔敬辑录禅师深邃言教,即今之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作者简介

黄檗希运禅师(?~850),唐代僧。 福州闽县人,姓氏不详。 幼于洪州黄檗山出家,聪慧利达,学通内外,人称黄檗希运。 禅师生就相貌殊异,额间隆起如珠,音辞朗润,倜傥不羁,真大乘之器。 后游京师,遇一姥指示,去江西去参马祖道一,因去马祖已经圆寂,于是转而拜见百丈山海禅师,见面后立即大开心眼,得百丈所传心印。 一日,怀海禅师对大众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 黄檗闻后说:“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 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 怀海禅师赞叹说:“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 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 黄檗后游天台山,偶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乃一起同行。 因遇涧水暴涨,捐笠植杖而止。 其僧率师同渡,黄檗说:“兄要渡自渡。” 彼僧随即褰衣蹑波若屐平地而过, 随后回顾说:“渡来!渡来!” 黄檗说:“咄!这自了汉。 吾早知当斫汝胫。” 其僧叹说:“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言讫不见。 希运后来在洪州高安县鹫峰山建寺弘法,高唱直指单传之心要,一时声誉弥高,四方学子云集,门风盛于江南。 时河东节度使裴休镇宛陵,建大禅苑,请师说法,师酷爱旧山,故凡所住山,因以黄檗名之,后人因之称师云黄檗。 因其禅风干净利落,启发学人时常以打、喝、棒等为方便,后来的临济宗风即渊源于此。 会昌二年(842),裴休在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为廉镇(即观察使),迎请希运上山安置在钟陵龙兴寺,旦夕问道。 大中二年(848),裴休移镇宛陵(安徽省宣城县),又迎请希运至开元寺,常去参问,并记录所说,即为现行的《黄檗希运禅师传心法要》。 有《语录》、《传心法要》、《宛陵录》各一卷,广行于世。 黄檗禅师后于大中四年示寂,年寿不详。 皇帝加封谥号‘断际禅师’。 门下有临济义玄、睦州道纵、顷楚南等十二人,而以义玄最为特出。

《传心法要》全文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 纵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 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 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 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 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 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 遇缘即施,缘息即寂。 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 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 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无始已来无着相佛。 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 无始已来无次第佛。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此即真佛。 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 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 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 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 佛及众生心亦如此。 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 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 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 为着相故。 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 即心是佛。 如今学道人。 不悟此心体。 便于心上生心。 向外求佛。 着相修行。 皆是恶法。 非菩提道。 供养十方诸佛。 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 何故。 无心者无一切心也。 如如之体。 内如木石不动不摇。 外如虚空不塞不碍。 无能所无方所。 无相貌无得失。 趋者不敢入此法。 恐落空无栖泊处故。 望崖而退。 例皆广求知见。 所以求知见者如毛。 悟道者如角。 文殊当理。 普贤当行。 理者真空无碍之理。 行者离相无尽之行。 观音当大慈。 势至当大智。 维摩者净名也。 净者性也。 名者相也。 性相不异。 故号净名。 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 不离一心悟之即是。 今学道人。 不向自心中悟。 乃于心外着相取境。 皆与道背。 恒河沙者。 佛说是沙。 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 沙亦不喜。 牛羊虫蚁践踏而行。 沙亦不怒。 珍宝馨香沙亦不贪。 粪尿臭秽沙亦不恶。 此心即无心之心。 离一切相。 众生诸佛更无差别。 但能无心。 便是究竟。 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 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 然证此心有迟疾。 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 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乃得无心者。 长短得无心乃住。 更无可修可证。 实无所得。 真实不虚。 一念而得。 与十地而得者。 功用恰齐。 更无深浅。 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 造恶造善皆是着相。 着相造恶枉受轮回。 着相造善枉受劳苦。 总不如言下便自认取本法。 此法即心。 心外无法。 此心即法。 法外无心。 心自无心。 亦无无心者。 将心无心。 心却成有。 默契而已。 绝诸思议。 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此心是本源清净。 佛人皆有之。 蠢动含灵。 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 只为妄想分别造种种业。 果本佛上实无一物。 虚通寂静。 明妙安乐而已。 深自悟入。 直下便是。 圆满具足更无所欠。 纵使三祇精进修行历诸地位。 及一念证时。 只证元来。 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 却观历劫功用。 总是梦中妄为。 故如来云。 我于阿耨菩提。 实无所得。 若有所得。 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 又云。 是法平等。 无有高下。 是名菩提。 即此本源清净心。 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 有相无相遍十方界。 一切平等无彼我相。 此本源清净心。 常自圆明遍照。 世人不悟。 只认见闻觉知为心。 为见闻觉知所覆。 所以不睹精明本体。 但直下无心。 本体自现。 如大日轮升于虚空。 遍照十方更无障碍。 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 空却见闻觉知。 即心路绝无入处。 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 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 亦不离见闻觉知。 但莫于见闻觉者上起见解。 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着。纵横自在。无非道场。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心。历千万劫终无得日。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智者指之。当时自见本珠如故。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当下无心。决定知一切法。本无所有。亦无所得。无依无住。无能无所。不动妄念。便证菩提。及证道时。只证本心。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力士得珠时。只得本额珠。不关向外求觅之力。故佛言。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见。五语所言。真实不虚。是第一义谛。  学道人莫疑四大为身。四大无我。我亦无主。故知此身。无我亦无主。五阴为心。五阴无我亦无主。故知此心。无我亦无主。六根六尘六识和合。生灭亦复如是。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荡然清净。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着。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惟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声闻者。因声得悟。故谓之声闻。但不了自心。于声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语运动。闻有菩提涅槃。三僧祇劫修成佛道。皆属声闻道。谓之声闻。佛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只是教化接引门。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可得。  学道人若欲得知要诀。但莫于心上着一物。言佛真法身犹若虚空。此是喻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常人谓法身遍虚空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但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与法身无异相。佛与众生无异相。生死与涅槃无异相。烦恼与菩提无异相。离一切相即是佛。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像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于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此为正见。慎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是认贼为子。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故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净佛上。更不着一物。譬如虚空。虽以无量珍宝庄严。终不能住。佛性同虚空。虽以无量功德智慧庄严。终不能住。但迷本性。转不见耳。所谓心地法门。万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无境即无。不可于净性上转作境解。所言定慧。鉴用历历。寂寂惺惺。见闻觉知。皆是境上作解。暂为中下根人说即得。若欲亲证。皆不可作如此见解。尽是境法有没处没于有地。但于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九月一日。师谓休曰。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般若为慧。此慧即无相本心也。凡夫不趣道。唯恣六情乃行六道。学道人一念计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见有生。趣其灭。即落声闻道。不见有生。唯见有灭。即落缘觉道。法本不生。今亦无灭。不起二见。不厌不欣。一切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为佛乘也。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欣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纷扰。故万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复何求哉?学般若人。不见有一法可得。绝意三乘。唯一真实。不可证得。谓我能证能得。皆增上慢人。法华会上。拂衣而去者。皆斯徒也。故佛言。我于菩提。实无所得。默契而已。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趣向。若见善相。诸佛来迎。及种种现前。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  十月八日。师谓休曰。言化城者。二乘及十地等觉妙觉。皆是权立接引之教。并为化城。言宝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宝。此宝不属情量。不可建立。无佛无众生。无能无所。何处有城。若问此即是化城。何处为宝所。宝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宝所也。故云在近而已。不可定量言之。但当体会契之即是。言阐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众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谓之断善根阐提。菩萨者。深信有佛法。不见有大乘小乘。佛与众生。同一法性。乃谓之善根阐提。大抵因声教而悟者。谓之声闻。观因缘而悟者。谓之缘觉。若不向自心中悟。虽至成佛。亦谓之声闻佛。学道人多于教法上悟。不于心法上悟。虽历劫修行。终不是本佛。若不于心悟。乃至于教法上悟。即轻心重教。遂成逐块忘于本心。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于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然舍有三等。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着。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若一边行道布德。一边旋舍。无希望心。是为中舍。若广修众善有所希望。闻法知空。遂乃不着。是为小舍。大舍如火烛在前。更无迷悟。中舍如火烛在傍。或明或暗。小舍如火烛在后。不见坑阱。故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过去心不可得。是过去舍。心不可得。是现今舍。未来心不可得。是未来舍。所谓三世俱舍。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能印所印俱难契会。故得者少。然心即无心。得即无得。佛有三身。法身说自性虚通法。报身说一切清净法。化身说六度万行法。法身说法。不可以言语音声形相文字而求。无所说无所证。自性虚通而已。故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报身化身。皆随机感现。所说法亦随事应根。以为摄化。皆非真法。故曰。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所言同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束六和合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学道人皆知此。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遂被法缚不契本心。如来现世。欲说一乘真法。则众生不信兴谤。没于苦海。若都不说。则堕悭贪。不为众生溥舍妙道。遂设方便说有三乘。乘有大小。得有浅深。皆非本法。故云。唯有一乘道。余二则非真。然终未能显一心法。故召迦叶同法座。别付一心。离言说法。此一枝法令别行。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  问:如何是道。如何修行。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师云: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云:此即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何状。云:若如此。则都不要求觅也。师云:若与么则省心力。云:如是则浑成断绝。不可是无也。师云:阿谁教他无。他是阿谁。尔拟觅他。云:既不许觅。何故又言莫断他。师云:若不觅便休。即谁教尔断。尔见眼前虚空。作么生断他。云:此法可得便同虚空否。师云:虚空早晚向尔道有。同有异我。暂如此说。尔便向这里生解。云:应是不与人生解耶。师云:我不曾障尔。要且解属于情。情生则智隔。云:向这里莫生情是否。师云:若不生情。阿谁道是。  问:才向和尚处发言。为什么便言话堕。师云:汝自是不解语人。有什么堕负。  问:向来如许多言说。皆是抵敌语。都未曾有实法指示于人。师云:实法无颠倒。汝今问处自生颠倒。觅什么实法。云:既是问处自生颠倒。和尚答处如何。师云:尔且将物照面看。莫管他人。又云:只如个痴狗相似。见物动处便吠。风吹草木也不别。又云:我此禅宗从上相承已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然道亦不可学。情存学解。却成迷道。道无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处。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汝如今将心求心。傍他家舍。只拟学取。有什么得时。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三乘学道人。皆是此样。尽名食不消者。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故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从前所有一切解处。尽须摒却。令空更无分别。即是空如来藏。如来藏者。更无纤尘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现世间。亦云。我于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此语只为空。尔情量知解但销镕。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三乘教网。只是应机之药。随宜所说。临时施设。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于一机一教边。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我此宗门不论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虑后。  问:从上来皆云。即心是佛。未审即那个心是佛。师云:尔有几个心。云:为复即凡心是佛。即圣心是佛。师云:尔何处有凡圣心耶。云:即今三乘中。说有凡圣。和尚何得言无。师云:三乘中分明向尔道。凡圣心是妄。尔今不解。返执为有。将空作实。岂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却凡情圣境。心外更无别佛。祖师西来。直指一切人全体是佛。汝今不识。执凡执圣向外驰骋。还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念情生即堕异趣。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无有异法故名成等正觉。云:和尚所言即者。是何道理。师云:觅什么道理。才有道理。便即心异。云:前言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此理如何。师云:只为觅故。汝自异他。汝若不觅。何处有异。云:既是不异。何更用说即。师云:汝若不信凡圣。阿谁向汝道即。即若不即。心亦不心。可中心即俱忘。阿尔便拟向何处觅去。  问:妄能障自心。未审而今以何遣妄。师云: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无根。只因分别而有。尔但于凡圣两处情尽。自然无妄更拟。若为遣他。都不得有纤毫依执。名为我舍两臂。必当得佛。云:既无依执。当何相承。师云:以心传心。云:若心相传。云何言心亦无。师云:不得一法名为传心。若了此心。即是无心无法。云:若无心无法。云何名传。师云:汝闻道传心。将谓有可得也。所以祖师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此事若教汝会。何堪也。  问:只如眼前虚空。可不是境。岂无指境见心乎。师云:什么心教汝向境上见。设汝见得。只是个照境的心。如人以镜照面。纵然得见眉目分明。原来只是影像。何关汝事。云:若不因照。何时得见。师云:若也涉因。常须假物。有什么了时。汝不见他向汝道。撒手似君无一物。徒劳谩说数千般。云:他若识了。照亦无物耶。师云:若是无物。更何用照。尔莫开眼寱语去。  上堂云: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道人是无事人。实无许多般心。亦无道理可说。无事散去。  问:如何是世谛。师云:说葛藤作什么。本来清净。何假言说问答。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学禅道者。皆着一切声色。何不与我心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去。如塞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若不如是。他日尽被阎老子拷尔在。尔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尔清净法身。名为阿耨菩提。若不会此意。纵尔学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属。如此修行。当复何益。志公云。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饶尔学得三贤四果十地满心。也只是在凡圣内坐。不见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为尔不是与么人。须要向古人建化门广学知解。志公云。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尔如今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久久须实得。为尔力量小。不能顿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须得个入头处。自然会去。为尔不能如是。须要将心学禅学道。佛法有什么交涉。故云。如来所说皆为化人。如将黄叶为金止小儿啼。决定不实。若有实得。非我宗门下客。且与尔本体有甚交涉。故经云。实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若也会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错。本来清净皎皎地。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等相。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一切不如心真实。法身从古至今。与佛祖一般。何处欠少一毫毛。既会如是意。大须努力。尽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  问:六祖不会经书。何得传衣为祖。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为教授师。讲得三十二本经论。云何不传衣。师云:为他有心。是有为法。所修所证。将为是也。所以五祖付六祖。六祖当时只是默契。得密授如来甚深意。所以付法与他。汝不见道: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若会此意。方名出家儿。方好修行。若不信。云何明上座走来大庾岭头寻六祖。六祖便问:汝来求何事。为求衣。为求法。明上座云:不为衣来。但为法来。六祖云:汝且暂时敛念。善恶都莫思量。明乃禀语。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与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面目来。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今日方省前非。六祖云:如是。到此之时。方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岂不见。阿难问迦叶云。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物。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着。此便是祖师之标榜也。甚深阿难三十年为侍者。只为多闻智慧。被佛诃云:汝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若不学道。滴水难消。  问:如何得不落阶级。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摩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更时时念念。不见一切相。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努力努力。此门中千人万人。只得三个五个。若不将为事。受殃有日在。故云: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传心法要》终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如何也。 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十一月初八日序。

裴休相国传心偈

予于宛陵钟陵皆得亲黄蘖希运禅师。 尽传心要。乃作传心偈尔。 心不可传。以契为传。心不可见。以无为见。 契亦无契。无亦无无。化城不住。迷额有珠。 珠是强名。城岂有形。即心即佛。佛即无生。 直下便是。勿求勿营。使佛觅佛。倍费功程。 随法生解。即落魔界。凡圣不分。乃离见闻。 无心似镜。与物无竞。无念似空。无物不容。 三乘外法。历劫希逢。若能如是。是出世雄。    [1]

参考文献

  1. 传心法要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