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膜草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五膜草属 |
五膜草科(学名:Pentaphragmataceae),又名五隔草科,只有1属约30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五膜草属
- 拉丁学名; Pentaphragma Wall. ex G. Don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科;桔梗科
- 亚 科; 五膜草亚科
- 命名来源中国植物志; 第73(2)卷
目录
1 分类信息
2 特征描述
3 模式分布
4 下级物种
分类信息
分布量 世界:30种;中国:3种 引种状况 非引种
特征描述
花序为聚伞花序,常蝎尾状,单支或2-3支腋生。花具短梗或无梗。花除花萼外各部辐射对称。花萼筒部钟状或管状,裂片5枚不等宽,常有2枚较宽,另3枚等宽而较狭窄,常为白色,宿存。
花冠下部与萼筒上部贴生,5裂过半,或完全离生成花瓣状,常白色。雄蕊5枚,与花冠裂片互生,插生于花冠筒下部,花丝无毛,花药卵形或长椭圆形,药室内向,或药隔发达,稍超出药室,药室几乎侧向纵裂。子房下位,2室,胚珠多数,花柱短,柱头头状,或圆锥状,不裂,具5条肋,或无肋。果为浆果,不裂。种子小,极多数,卵状至卵球状,具明显网状纹饰。多年生草本,多少肉质,根状茎长而粗壮,常多少木质化。叶互生,大而且基部不对称 。
多年生草本;茎短;叶大,互生,常为斜卵形,稍肉质;花两性,罕有单性,近无柄,排成腋生、蝎尾状的穗状花序;萼管钟形或线状圆柱形,内面具5条纵隔,贴生于子房,裂片5,长,宿存;花冠钟状,白色,5裂;雄蕊5,分离;子房下位,3-5室,花柱短,柱头盾状,不明显的3-5裂;果为浆果,顶冠以宿萼;种子多数,小,种皮有网纹。本属亦有人另立一科:Pentaphragmataceae。
模式分布
模式种为 Pentaphragma begoniifolium (Roxb. ex Jack) Wall. ex G. Don 这个属的花药,据文献记载,是内向的,药隔并不发达,据钟补求 (1935) 记载,国产的 P. spicatum 的花药为外向的,但据我们观察,则几乎是侧向开裂,药隔发达,稍超出药室,
全属约25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我国有两种,产广东、广西和云南。
下级物种
五膜草属 Pentaphragma Wall. ex G. Don 五膜草属,桔梗科,3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我国有
五膜草P. sinense hemsl. et Wils.
直序五膜草P. spicatum Merr.
角药五膜草P. corniculatum Chun et F. Chun 3种。(中国植物志收录五膜草、真序五膜草二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