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东川村位于竹山县溢水镇西部,距镇政府1km,版图面积1.8㎞²,辖4个村民小组363户1467人,人均纯收入达到7030元,境内346国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区位独特,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首批宜居村庄示范村,同时也是潘口水电站移民安置主战场、谷竹高速、十巫高速公路主要过境村和竹房城镇带建设核心村。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
2019年12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价认定溢水镇东川村为国家森林乡村。 [1]
中文名: 东川村
行政区类别: 湖北省十堰市
面 积: 1.8㎞²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277人
著名景点: 东川生态农业观光园、花海四季生态观光产业园、老篾匠竹编馆
火车站: 十堰站、十堰北站、武当山西站
车牌代码: 鄂C
东川村位于竹山县溢水镇西部,距镇政府1km,版图面积1.8㎞²,辖4个村民小组297户1277人,305省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区位独特,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首批宜居村庄示范村,同时也是潘口水电站移民安置主战场、谷竹高速公路主要过境村和竹房城镇带建设核心村。
近年来,在移民安置、城镇带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利机遇的带动下,在市县帮扶工作队的鼎力支持下,东川村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谐新村”核心战略,以东川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依托,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水产养殖、林特苗圃等特殊产业,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逐年攀升;以新型社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房屋改造、村庄集并和基础配套工程,人口集聚程度和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以环境连片整治为抓手,大力开展生态建设、量化美化工程和环卫保洁长效管理,村容村貌和村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呈现新局面。该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红线、统一朝向、统一标高、统一风格、统一建房“六统一”的标准建房,配套农村党员群众电教中心、综治维稳便民服务室、图书阅览室、村级卫生室、计生服务室、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十星级农民文化广场、人工湿地、幼儿园、综合超市。完善水、电、路、气、数字信息化网络建设。完成600余米的河道治理工程,一道美丽的水上风景线已经形成,江南水乡韵味凸显。
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东川村将十星级创建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推动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农户聚居、产业集聚的实际特点,广泛深入的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及十大“创星模范”评选等系列创建活动。通过十星级农民文化广场建设,使“十星精神”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具表现力,为群众塑造了精神家园,提供了陶冶情操,争创“十星”的文化阵地;通过优化完善“十星级”评选机制和跟踪监管机制,结合群众实际表现开展授星和摘星,实现量化管理、动态管理、长效管理、使十星之花开遍全村,对村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起到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中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
目录
经济
溢水镇东川村率先建成高标准袜业车间,年可制袜1000万双,实现产值3000万元以上。百余名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聚焦产业扶贫,相继建成制衣、食用菌、金线莲等各类扶贫车间11个,培植茶叶、中药材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60余个,打造以酿酒、食品加工、特色手工艺为主的家庭作坊200余家,实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家家能致富。
交通建设
东川村,346国道、麻安高速贯穿全境,紧邻竹山、宝丰高速出口;村内5路、6路村村通公交车已开通运营,市民去往竹山、宝丰可直接公交换乘。村内另一条高速:十巫高速,已于2017年7月30日开工,按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在溢水与麻安高速相交,在溢水镇华家湾、东川设互通,分别连接346国道和麻安高速公路,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十巫高速建成后村内可直接上高速,去往十堰市区,只需要1.5小时;十巫高速公路项目的启动,对于打通鄂西片区扶贫大通道,深化鄂、陕、渝区域互联互通,服务十堰建设全省区域性增长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修建十巫高速公路,不仅填补了鄂西北地区南北向高速公路空白,还有效增强了区域路网的交通转换能力,提升高速公路网的整体效益。
新农村建设(2017-05-10数据)
竹山县溢水镇东川村位于集镇以西1公里处,346国道穿村而过,是潘口水电站移民安置点、谷竹高速公路经过区和竹房城镇带建设核心村,也是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首批 “宜居村庄”和“市级生态村”。
近几年来,通过农村环境整治,东川村已建成设备齐全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整齐划一的“庸派”民居村、宽阔洁净的东川河道、规范的社区幼儿园、设施齐全的村级卫生室、标准化的人工湿地。同时,东川村配套完成了集绿化、亮化、美化于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村民生活质量,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突出要件抓整治
该村紧紧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 “治、拆、建、并、宣”,开展新型社区发展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
整治环境。该村大力开展以“八清八治”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活动,对集镇及各村垃圾、污水进行清运处理,对河道、山水沟、下水道进行全面清淤;大力实施“三改一建”工程,结合改水、改厕、改圈,在社区普及推广沼气,并建立沼气服务联系点,为村民建设和使用沼气提供技术指导和上门服务。
拆除乱搭乱建及违章建筑。通过深入调研、合理规划,该村通过上门动员、适度补偿等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分期分批拆除了新型社区周边乱搭乱建及不符合规定的违章建筑。
新建和改造房屋。结合移民拆迁、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庸派民居改造、平房亮化等政策,通过政府扶持、农户自筹方式,集中在社区和公路沿线建房,同时严格控制红线,统一风格,培植亮点,起到示范作用。
撤并整合自然村。对居住分散、规模偏小、地处深山高山的自然村,探索分类跨村的宅基地置换机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方式,推动自然村整合与农户相对集中居住,促进社区上规模。
加大环境卫生宣传力度。该村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发倡议书、入户宣讲、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创建“美丽家园、清洁乡村”活动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把建设美丽家园转化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
提升内涵抓“双修”
东川村遵循“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方略,配套完善了社区河堤、循环路、人工湿地、户用沼气和门前绿化,组建了十星创评、红白喜事、环境治理、公益建设、文体活动和道德讲堂群众互助组织,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养。
通过环境整治,美化了村容村貌,为东川村村民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为东川村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促进了东川村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 目前,东川村村庄绿化率达60%,庭院绿化率达96%,道路沟渠绿化总里程5公里,公共绿地面积1000平方米,村域范围内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达98%。
文化事业
为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在充分借鉴宜昌等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竹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成分构成、农户处理生活垃圾习惯和现有生活垃圾分拣处理模式,进行源头深度垃圾分拣,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为此,我县按照试点先行、完善提高、梯次铺开的原则,确定将溢水镇东川村、城关镇城西社区等10个村、社区和县,作为全县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首批发放分类垃圾桶10000只,垃圾中转箱55个,垃圾勾臂车3台。同时,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悬挂垃圾分类宣传标语60条,印制垃圾分类宣传手册80000册。
教育事业
湖北省竹山县溢水镇东川小学坐落在305省道旁,位于溢水镇东川村3组,学校始建于1951年,校园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学校服务于东川辖区6个村,服务面积16.9平方公里,人口近10000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1人,专任教师17人,其中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12人,学历达标100%。一级教师5人,二级教师7人。学校现有一至六年级共六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6人。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
学校布局合理,教学设施齐全,现有微机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广播室等八个用于学生学习及开展活动的功能室。
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
视频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溢水镇东川小学第七期相守计划活动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