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仁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仁湯

 

 

 

求真百科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三仁湯,中醫方劑名。為祛濕劑,具有宣暢氣機,清利濕熱之功效。主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之濕重於熱證。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肢體倦怠,面色淡黃,胸悶不飢,午後身熱,苔白不渴,脈弦細而濡。臨床常用於治療腸傷寒、胃腸炎、腎盂腎炎、布氏桿菌病、腎小球腎炎以及關節炎等屬濕重於熱者。

歌訣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倫,水用甘瀾揚百遍,濕瘟初起法堪遵。

組成

杏仁五錢(15g),飛滑石六錢(18g),白通草二錢(6g),白蔻仁二錢(6g),竹葉二錢(6g),厚朴二錢(6g),生薏苡仁六錢(18g),半夏五錢(15g)。    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水煎服。

2、古代用法:甘瀾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功用

宣暢氣機,清利濕熱。

主治

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之濕重於熱證。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肢體倦怠,面色淡黃,胸悶不飢,午後身熱,苔白不渴,脈弦細而濡。

方義

本方是治療濕溫初起,邪在氣分,濕重於熱的常用方劑。究其病因,一為外感時令濕熱之邪;一為濕飲內停,再感外邪,內外合邪,釀成濕溫。誠如薛生白所言:「太陰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故病濕熱」(《溫熱經緯》)。衛陽為濕邪遏阻,則見頭痛惡寒;濕性重濁,故身重疼痛、肢體倦怠;濕熱蘊於脾胃,運化失司,氣機不暢,則見胸悶不飢;濕為陰邪,旺於申酉,邪正交爭,故午後身熱。其證頗多疑似,每易誤治,故吳瑭於《溫病條辨》中明示「三戒」:一者,不可見其頭痛惡寒,以為傷寒而汗之,汗傷心陽,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二者,不可見其中滿不飢,以為停滯而下之,下傷脾胃,濕邪乘勢下注,則為洞泄;三者,不可見其午後身熱,以為陰虛而用柔藥潤之,濕為膠滯陰邪,再加柔潤陰藥,兩陰相合,則有錮結不解之勢。故治療之法,惟宜宣暢氣機、清熱利濕。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氣,氣行則濕化;白蔻仁芳香化濕,行氣寬中,暢中焦之脾氣;薏苡仁甘淡性寒,滲濕利水而健脾,使濕熱從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為君藥。滑石、通草、竹葉甘寒淡滲,加強君藥利濕清熱之功,是為臣藥。半夏、厚朴行氣化濕,散結除滿,是為佐藥。

配伍特點

綜觀全方,體現了宣上、暢中、滲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點,氣暢濕行,暑解熱清,三焦通暢,諸症自除。

運用

本方主治屬濕溫初起,濕重於熱之證。臨床應用以頭痛惡寒,身重疼痛,午後身熱,苔白不渴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濕溫初起,衛分症狀較明顯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濕;若寒熱往來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濕。

禁忌

舌苔黃膩,熱重於濕者則不宜使用。

附註

附方1 藿朴夏苓湯

組成:藿香6g,半夏、澤瀉各4.5g,赤苓、杏仁、豬苓、淡豆豉各9g,生苡仁12g,白蔻仁、通草、厚朴各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解表化濕。

主治:濕溫初起。身熱惡寒,肢體倦怠,胸悶口膩,舌苔薄白,脈濡緩。

出處:《感證輯要》引《醫原》

附方2黃芩滑石湯

組成:黃芩、滑石、茯苓皮、豬苓各9g,大腹皮6g,白蔻仁、通草各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熱利濕。

主治:濕溫邪在中焦,發熱身痛,汗出熱解,繼而復熱,渴不多飲,或競不渴,舌苔淡黃而滑,脈緩。

出處:《溫病條辨》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藿朴夏苓湯、黃芩滑石湯與三仁湯皆為治療濕溫之常用方。其中藿朴夏苓湯以三仁、二苓配伍藿香、淡豆豉化氣利濕兼以疏表,故主治濕溫初起,表證較明顯者;三仁湯以三仁配伍滑石、淡竹葉於化氣利濕之中佐以祛暑清熱,故主洽濕溫初起,濕重熱輕之證;黃芩滑石湯以黃芩配伍滑石、二苓,清熱與利濕並用,故主治濕溫邪在中焦,濕熱並重之證。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溫病條辨》卷1:「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面色淡黃,胸悶不飢,午後身熱,狀若陰虛,病難速已,名曰濕溫。汗之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下之則洞泄,潤之則病深不解,長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湯主之。」

2、方論選錄吳瑭《溫病條辨》卷1:「濕為陰邪,自長夏而來,其來有漸,且其性氤氳粘膩,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溫涼之一涼則退,故難速已。世醫不知其為濕溫,見其頭痛惡寒、身重疼痛也,以為傷寒而汗之,汗傷心陽,濕隨辛溫發表之藥蒸騰上逆,內蒙心竅則神昏,上蒙清竅則耳聾目瞑不言。見其中滿不飢,以為停滯而大下之,誤下傷陰,而重抑脾陽之升,脾氣轉陷,濕邪乘勢內漬,故洞泄。見其午後身熱,以為陰虛而用柔藥潤之,濕為膠滯陰邪,再加柔潤陰藥,二陰相合,同氣相求,遂有錮結而不可解之勢。惟以三仁湯輕開上焦肺氣,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也。」

參考資料

1. 汪昂.《湯頭歌訣》: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9月

2. 鄧中甲.《方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年9月[1]

參考文獻

  1. 三仁湯治療皮膚病大有可為,騰訊網 2021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