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黄钟花 |
中文名: 黄钟花 目: 管花目 科: 紫葳科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又称木兰纲 分布区域: 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 拉丁学名: Stenolobium stans(L.) Seem 界: 植物界 属: 蓝钟花属 种: 黄钟花 |
黄钟花(Tecoma stans)又名金钟花,为紫葳科黄钟花属常绿灌木,原产于南美洲,我国广东、云南已引种栽培。羽状复叶,3~11片小叶。总状花序,花冠漏斗状或钟状,黄色,花期夏、秋季,冬季也可见花。喜湿润及阳光充足,土壤以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多用于庭院、风景区,也可盆栽欣赏。
形态特点
栽培直立灌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枚,椭圆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基部楔形,上面光滑无毛,下面被极细的柔毛,长4-10厘米,宽1-4厘米,边缘被粗锯齿;侧生小叶近无柄,顶生小叶叶柄长约1厘米,叶轴长3—10厘米。花纯黄色,由总状花序组成顶生的圆锥花序;花萼钟形,长约5毫米,萼齿5;花冠漏斗状钟形,长4—5厘米,基部收缩呈细管,近基部一侧膨大,花冠裂片5,开展,边缘波状;雄蕊4,2强,子房圆柱形,花柱丝状,柱头2裂,舌状扁平,雄蕊及花柱内藏。花期9-12月。
分布区域
原产美洲,我国广州及云南西双版纳栽培供观赏。越南,泰国及其他热带国家常见栽培。
生长环境
树性强健,耐寒,耐高燥,性喜湿润。喜光怕涝。
生长于海拔3,200米至3,600米的地区,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栽培土质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之肥沃砂质壤土为佳,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幼株定植前土中预施堆肥,可促进开花,生育期间每2个月施用三要素追肥1次,性喜湿润,水分供给宜充足,干旱生育不良。每花谢后就将上部枝条剪除,再少量补给肥料,可续抽新枝开花,生育适温约22-30℃ 。
=栽培管理
栽培土质以肥沃之砂质壤土为佳。栽培处日照需良好。性喜湿润,水分需充足。生育期间每1--2个月施肥一次。每年早春应修剪整枝,花谢后将上部枝条剪除并施用追肥,可陆续抽花枝。[1]
一、土壤:喜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二、水分:冬季及雨季2-3天浇水一次,秋季及晴天每天浇水一次,夏季处于半休眠状态时要控制水分,防止脱叶、烂根现象发生。
三、日照:喜阳光充足的环境,日照不足易徒长,造成开花减少。
四、肥料:定植前施足有机肥,生长前期控制氮肥,防止徒长,花期增施磷钾肥。
五、温度:生长适温为15-25度,夏季怕炎热高温,气温超过30度,就会进入半休眠状态,冬季不得低于5度。
应用价值
黄钟花可有来做行道树、绿篱、庭园美化、盆栽;可单植、列植、丛植。春天开花成簇,具观花效果。也是蝴蝶以及蜜蜂的蜜源植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