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锦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锦纹,别 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牛舌锦纹川军锦纹大黄

出自《本草经集注》[1]

陶弘景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

味甚苦涩,色至浓黑,西川阴干者胜,北部日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

不如而(‘而'《纲目》引作'西')耐蛀堪久。

此药至劲利,粗者便不中服,最为俗方所重。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

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

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

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

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性味:苦,寒。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 。

科属分类:蓼科。

另有一种山大黄为同属植物波叶大黄的根茎及根,又称苦大黄(因含有毒性成分土大黄苷而不得用做药材)。

常呈不规则圆柱形,外表红褐色而黄,无横纹,质坚而轻,断面无星点,无锦纹,有细密而直的红棕色射线。

气不香,味苦而涩。质次。服后有腹痛感。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喜欢阴湿的环境,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

(1)分布于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

(2)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及西藏东北部。

(3)分布于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主要成分

泻下成分为结合性蒽醌苷类,抑菌成分为游离性蒽醌。

大黄不含土大黄苷,可作为鉴别正、伪品的依据之一。

动物实验表明,提取物有泻下、抑菌、止血、促进胆汁分泌、降脂、降压和抗肿瘤作用。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1)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2]

(2)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

(3)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大黄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克;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肠用。炒炭常用于凉血止血。

大黄的禁忌注意

(1)孕妇慎用。

(2)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3)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

生大黄内服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副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

大黄的选方

(1)用于大便燥结,积滞泻痢,以及热结便秘、壮热苔黄等。与芒硝、厚朴、枳实等配伍。

(2)用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热毒疮疖等。配黄连、黄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用于产后瘀滞腹痛,瘀血凝滞、月经不通,以及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

在使用时须配合活血行瘀的药物,如桃仁、赤芍、红花等同用。此外,

大黄又可清化湿热而用于黄疸,临床多与茵陈、栀子等药配伍应用;

如将本品研末,还可作为烫伤及热毒疮疡的外敷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饮片

炮制

(1)大黄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2)酒大黄 取净大黄片,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

(3)熟大黄 取净大黄块,照酒炖或酒蒸法(附录Ⅱ D)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

(4)大黄炭 取净大黄片,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用法与用量

3~15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敷于患处。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

临床应用

用量3~30克,煎服。用治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用适量,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