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茂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茂腔

中文名稱;茂腔

批准時間;2006年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編號;Ⅳ-67

申報地區;山東省膠州市、高密市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茂腔山東高密市、膠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茂腔是流行於濰坊青島日照等地的地方戲曲,最初為民間哼唱的小調,稱為"周姑調",傳說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稱"肘子鼓"。因其上下句結尾處的"噢嗬罕"三字耍腔別具特點,所以又稱"噢嗬罕"或"老拐調"。1895年左右,蘇北人"老滿州"攜兒女沿臨沂向北演唱,將柳琴戲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這種唱腔,當地群眾稱之為"打冒"或"打鳴",取其諧音,"本肘鼓"逐步衍變成"茂肘鼓",解放後定名茂腔。茂腔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且茂腔中女腔尤為發達,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

2006年,茂腔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67。

歷史淵源

起源

膠南是茂腔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據《膠南縣誌》記載,茂腔源於明代中葉的"姑娘腔"、"肘鼓子",1800年前後,民間藝人吸取各地肘鼓子之長,糅進本地民間小調"老拐調",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肘鼓"。清咸豐、同治年間,"本肘鼓"與蘇北"海冒調"相結合,形成了新唱法,稱為"冒肘鼓",也叫"茂肘鼓"。

發展

1900年以後,"茂肘鼓"藝人們不斷吸取兄弟劇種的技藝和劇目,特別是各種梆子、京劇(當時稱"皮黃")等,並用京胡取代了柳葉琴在茂時鼓伴奏中的主要地位。至此,茂肘鼓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具有傳統性、民族性、地方性的民間演唱形式,活躍在山東半島,並逐步擴大至遼寧江蘇等省。

20世紀20年代後,膠南茂腔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和發展。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茂腔"。據縣誌記載,1955年前後,膠南縣共有218個村辦業餘團常年活躍在廣大農村。20世紀60年代初,以王仙梅陳艷琴劉桂英等為主要演員的膠南縣茂腔劇團,年演出達三百餘場,轉追了膠東半島及周邊縣市區。20世紀80年代後,湧現出了王淑嫻丁森聚殷愛華王本宏等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演員,他們創新發展了茂腔的唱腔和音樂,形成了自己鮮明、獨特的演唱藝術風格。

文化特徵

曲牌

多從梆子、京劇移植使用,正反調式的各類板式基本齊全,並創立了"四不像"、"小生娃娃"等曲牌。

表演行當

茂腔早期沒有女演員登場,進入冒(茂)肘鼓階段,吸收了女演員,後來逐漸發展到文武戲都演,生、旦、淨、末、丑,行當齊全,文武戲兼備。

腔調

茂腔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東半島居民的喜愛。茂腔中女腔尤為發達,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婦女們的共鳴,故茂腔俗稱為"拴老婆撅子戲"。

伴奏樂器

茂腔在本肘鼓時期只有鼓、鈸、鑼等打擊樂伴奏,茂肘鼓時期開始使用柳琴伴奏,後來受京劇、梆子等的影響,採用京胡為主奏樂器,按京劇二簧定弦,並用二胡、月琴配合,陸續增添了嗩吶、笛、笙、低胡、揚琴等民族樂器。

腳色行當

在行當方面,茂腔起初只分生、旦、丑,後來根據京劇行當劃分腳色,分工更加細緻齊全。

代表劇目

茂腔有一百多個劇目,其中代表劇目有《東京》、《西京》、《南京》、《北京》、《羅衫記》、《五杯記》、《風箏記》、《鑰匙記》、《火龍記》、《絲蘭記》、《絨線記》、《蜜蜂記》等"四大京"、"八大記"。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一、茂腔作為一個地方戲曲劇種,歷經幾百年長盛不衰,深深紮根人民群眾中,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生命力。[1]

二、因為茂腔的發端於農村,是由民間小調發展而成的板腔體、唱詞淺而易懂,平白如話;唱腔質樸無華,親切動人,又以女腔發達,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最能引起婦女們的共鳴,深受婦女們的喜愛,故有"栓老婆橛子"之說。茂腔唱腔旋律及音韻調直,極符合當地方言習慣,易聽易懂、易學易唱,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幾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能與觀眾溝通同悲同樂、倍感親切。因而它能傳承下去。[2]

三、茂腔戲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為觀眾所熟知的民俗特徵,嚴格的戲曲程式特徵,獨特的表現特徵,直抒民意的代言特徵,風格迥異的音樂特徵,豐厚的兼容性特徵。[3]

傳承現狀

茂腔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與人民生活密不可分。但隨着市場經濟和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及藝術觀賞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城市中的年輕人對茂腔已比較陌生,專業演出隊伍也日漸萎縮。雖然目前茂腔在鄉村還有雄厚的群眾基礎,但發展和傳承的問題同樣嚴峻。

傳承人物

曾金鳳,女,漢族,1931年生,山東膠州人。2007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茂腔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

保護措施

2008年,高密市委託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範學院開辦高密茂腔少年班,招收40名學員,如今這些學員已由高密市藝術劇院接收,成為劇院的主要演出力量。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56年9月,山東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時,青島市代表團演出整理的傳統劇目《羅衫記》,昌濰地區代表團演出整理的傳統劇目《張郎休妻》及現代戲《小心眼》,劉順仙(飾《羅衫記》中的乳娘姚婆)獲老藝人獎,曾金鳳李蘭香獲得演員一等獎。

1982年山東省戲劇演出月期間,青島市膠縣茂腔劇團參加演出《燕雙飛》,獲劇本創作獎、優秀導演獎、音樂設計獎、優秀舞美設計獎、燈光設計獎、服裝設計獎。曾金鳳張茗華匡國棟獲優秀表演獎,張梅香等獲表演獎。

社會活動

2014年,高密市藝術劇院創排了根據莫言同名小說改編的茂腔大戲《紅高粱》。[4]

由高密市委宣傳部出品的國內首檔茂腔戲曲電影《紅高粱》在高密紅高粱影視城單家大院、十八里坡民俗村等景點,經過20多天拍攝,已順利拍攝完成,進入後期剪輯階段。

2018年5月,央視大型系列紀錄片《田埂上的絕唱之膠州茂腔、膠州大秧歌》開機發布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膠州東小屯村舉行。

瀕危狀態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後的老藝人大部分已去世,建國前後的首代傳承藝人,也人到老年,現舞台上基本是六十至七十年代前後出生的演員頂大梁,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茂腔面臨嚴重挑戰。 一是演出市場萎縮,受其他文化娛樂項目衝擊,觀眾圈縮小,青年人不太喜歡戲曲形式的演出。營業性演出減少,導致收入少,活動經費困難。因經費困難,設備不能更新,裝備落後,難以滿足演出需要。二是演員後繼乏人,受演員收入少、福利待遇低等因素影響,年輕演員太少。三是由於老藝人漸漸減少,許多傳統劇目瀕臨失傳,搶救這些劇目已刻不容緩。四是社會上民營歌舞團體越來越多,演出內容靈活,演出形式多樣,比戲曲受歡迎,尤其是青年觀眾傾向明顯。五是作為茂腔自身的價值內涵,正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日益淡化,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本土文化意識降低。

相關視頻

茂腔《東京》經典唱段 百聽不厭!

茂腔《娶女婿》格外好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