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盛家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盛家倫(1911年3月18日——1957年5月10日),作曲家廣東中山人。生於漢口。早年就讀於漢口文華大學。1932年至上海,參加左翼歌詠活動。1937年為著名電影《夜半歌聲》配唱主題曲。1938年任中國電影製片廠作曲,為電影《保衛我們的土地》《塞上風雲》譜寫主題歌。

曾經與光未然合作《抗日游擊隊歌》[1],後為舞台劇《為自由和平而戰》《民族萬歲》《小人物狂想曲》《吃耳光的人》《戲劇春秋》《復活》等作曲。「二流堂」重要成員。[2]

盛家倫曾經指導新鳳霞唱腔,〔新鳳霞曾經是中國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評劇新派創始人,被譽為評劇皇后,她還是齊白石先生的親傳弟子和義女,創作了幾千幅花鳥畫作品〕,在新鳳霞的手稿曾經提到: 盛家倫對我說過:我們中國的民族發聲、唱法,有自己的語言特色,但還要吸收西洋的方法和經驗,要唱准音階,找到正確的共鳴。西洋發聲方法合乎科學,咱們應當接受和利用他們的經驗和方法,把它運用到中國的民間唱法中來。這樣能使我們的聲帶延長壽命,永遠保持聲帶的光滑。正確的共鳴口形、上下貫通,發揮頭腔音,無論唱什麼,這點都是重要的。根據人物性格和身份,在行腔演唱中要注意喉音、鼻音、呼吸,怎樣運用丹田小腹的控制,使氣流自然、送音有力。行腔音準,節奏鮮明,歸音咬字就優美動聽。 練習發聲時,盛家倫告訴我要注意共鳴和咬字的方法。他主張我依據中國語言和地方音韻解決發聲咬字的問題。聲音表情要服從於人物的感情,但同時還必須有演員本人的特點。 我學習許多劇種,以及各種曲藝的唱法,甚至於西洋發聲方法,我也有意地去學去練,這對我的演唱很有好處。但是在練西洋發聲唱法時,仍要注意以我們的唱法為主,西洋方法為輔,叫它起輔助的作用。 盛家倫給我講解了西洋發聲的科學性。他希望我能多懂得一點理論,但又不要死背理論,被理論束縛住。


建國後人材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一屆理事。曾經擔任戲劇藝術片《荒山淚》的音樂顧問。1957年因病早逝。憑藉一首《夜半歌聲》,盛家倫震撼了幾代人,後來多位歌唱名家都曾翻唱此曲,但其韻味一直無人能及,只能徒生「此曲不能複製」的感概。盛家倫短暫的一生,你可以說他是歌唱家,說他是思想家,說他是音樂家,說他是藏書家,說他是讀書家,說他是美食家……但從骨子裡來講,盛家倫更是一個身體力行的自由主義者。一心嚮往做個「自由人」。於是,他不貪錢、不做官、不結婚。


參考資料

  1. 中國電影年鑑. 中國電影出版社. 1982. 
  2. 夜半歌聲 - 盛家倫 -78RPM ( MADE IN CHINA ) 1937. [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