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是指病毒通過多種途徑侵入機體,並在易感的宿主細胞中增殖的過程。人類病毒是指能感染人體或對人有致病作用的病毒。病毒感染的實質是病毒與機體、病毒與易感細胞相互作用的過程。病毒感染常因病毒種類、機體狀態不同產生輕重不一的損傷或病毒性疾病。病毒致病是由侵入宿主、感染細胞開始的,致病作用表現在人整體和細胞兩個方面。[1]
目錄
病毒傳播途徑
水平傳播
水平傳播是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個體之間的傳播,包括病毒從動物到人的傳播。常見的水平傳播方式有以下幾種。
- 經呼吸道傳播:病毒經空氣、飛沫等吸入感染,如流感病毒、風疹病毒等。
- 經消化道傳播:病毒污染了食物和水源,經口食入而感染。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
- 經泌尿生殖道傳播:由直接性接觸而感染,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
- 經皮膚傷口傳播:經昆蟲媒介的叮咬、動物咬傷或皮膚傷口直接接觸病毒而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等。
- 經血液傳播:經輸血或血液製品,包括經注射、器官移植等途徑引起的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
垂直傳播
病毒經胎盤、產道、哺乳由母親傳給胎兒或新生兒的方式,稱為垂直傳播。可經垂直傳播的病毒有風疹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2]
病毒感染類型
機體感染病毒後,可表現出不同的臨床類型。依據有無症狀,可分為顯性感染和隱性感染;依據病毒滯留時間及症狀持續時間長短,又可分為急性感染和持續性感染。[3]
隱性感染
由於侵入機體的病毒數量較少、毒力較弱或機體的抵抗力較強,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增殖,但機體不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稱為隱性感染。隱性感染可使機體獲得對該病毒的特異性免疫,保護機體免受該病毒的再次感染。隱性感染雖不出現臨床症狀,但病毒仍在體內增殖並向外界傳播病毒,成為重要的傳染源。
顯性感染
由於侵入機體的病毒數量較多、毒力較強或是機體的抵抗力較弱,病毒在宿主細胞內大量增殖,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稱為顯性感染。顯性感染根據感染持續時間長短。分為急性感染和持續性感染。
- 急性感染:病毒侵入機體後,其潛伏期短、發病急、病程數日至數周,病後常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機體可通過自身的免疫機制把病毒完全清除出體外,如甲型肝炎病毒。
- 持續性感染:病毒侵入機體後,在體內持續存在數月、數年,甚至數十年,機體可出現臨床症狀,也可不出現臨床症狀而長期帶有病毒,成為重要的傳染源。持續感染按病程、致病機制的不同,可分為三種。
- 慢性感染:病毒侵入機體後,長期存在於血液或組織中,機體可出現症狀,也可不出現症狀。在整個病程病毒均可被查出,如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
- 潛伏感染:原發感染後,病毒基因潛伏在機體一定的組織或細胞中,但不複製增殖出具有感染性的病毒,此時機體既沒有臨床症狀,也不會向體外排出病毒。在某些條件下病毒可被激活而急性發作,並可檢測出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
- 慢發病毒感染:經顯性或隱性感染後,病毒長時間潛伏在機體內,潛伏期可長達數月至數年,此時機體一般無症狀,一般也檢測不出病毒。一旦發病,則呈亞急性進行性加重直至死亡,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
致病機制
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
不同種類的病毒與宿主細胞相互作用,可表現出不同的形式。除進入非容納細胞後產生頓挫感染而終止感染外,還可表現為溶細胞感染、穩定狀態感染、細胞凋亡、細胞增殖和轉化、病毒基因的整合以及包涵體的形成等。[4]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免疫病理導致的組織損傷在病毒感染中常見。誘發免疫病理反應的抗原,除病毒外還有因病毒感染而出現的自身抗原。此外,有些病毒可以直接侵犯免疫細胞,破壞其免疫功能。
檢查方法
病毒感染十分常見,病毒性感染的檢查不僅用於臨床疾病的評估,也用於流行病學的調查,為病毒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光學顯微鏡檢查
用光學顯微鏡可直接觀察痘類病毒等大型單個病毒體,也可直接檢查被某些病毒感染的組織細胞中的包涵體。
電子顯微鏡檢查
- 電鏡直接檢查:用於從皰疹液、糞便或血清標本中直接檢查相關的病毒顆粒,如皰疹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顆粒等。
- 免疫電鏡檢查:將病毒標本製成懸液,加入特異性抗體混合,使標本中的病毒顆粒凝集成團,再用電鏡檢查,可提高檢出率。
病毒分離培養
實驗室分離培養病毒的方法有組織細胞培養、動物接種和雞胚培養。
病毒抗原抗體檢查
常用的方法有中和試驗、血凝抑制試驗、免疫擴散試驗以及熒光素、酶、放射性核素等標記技術檢測。
病毒感染防治
目前對大多數病毒感染缺乏特效藥物治療,因此進行人工免疫是預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