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牽牛屬是旋花科下的一個屬,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草本。該屬約24種,廣布於溫帶和亞熱帶。我國有3種,牽牛、變色牽牛、圓葉牽牛,南北均產。[1]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草本。莖通常具糙硬毛或綿狀毛,很少無毛。葉心形,全緣或3(-5)裂。花大,鮮艷顯著,腋生,單一或疏鬆的二歧聚傘花序;萼片5,相等或偶有不等長,草質,頂端通常為或長或短的漸尖,外面常被硬毛;花冠鍾狀或鍾狀漏斗狀;雄蕊和花柱內藏;花柱1,柱頭頭狀;子房3室,每室2胚珠。蒴果3室,具6或4種子。
有些學者把這一類植物置於番薯屬 Ipomoea 內。和番薯屬的區別在於3室子房,以及萼片頂端通常為或長或短的漸尖,外面被毛。
地理分布
該屬約24種,廣布於溫帶和亞熱帶。我國有3種,南北均產。
- 牽牛:我國除西北和東北的一些省外,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生於海拔100-200(-1600)米的山坡灌叢、乾燥河谷路邊、園邊宅旁、山地路邊,或為栽培。本種原產熱帶美洲,現已廣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變色牽牛:產我國台灣、廣東東沙群島及其他沿海島嶼,廣州亦有栽培。原產南美洲,泛熱帶分布。
- 圓葉牽牛: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生於平地以至海拔2800米的田邊、路邊、宅旁或山谷林內,栽培或淪為野生。本種原產熱帶美洲,廣泛引植於世界各地,或已成為歸化植物。
下級分類
我國有3種,牽牛Pharbitisnil(L.) Choisy.
變色牽牛Pharbitisindica(Burm.) R. C. Fang.
圓葉牽牛Pharbitispurpurea(L.) Voisgt.
代表植物
牽牛Pharbitisnil(L.) Choisy,一年生纏繞草本,莖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雜有倒向或開展的長硬毛。葉寬卵形或近圓形,深或淺的3裂,偶5裂,長4-15厘米,寬4.5-14厘米,基部圓,心形,中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漸尖或驟尖,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裂口銳或圓,葉面或疏或密被微硬的柔毛;葉柄長2-15厘米,毛被同莖。花腋生,單一或通常2朵着生於花序梗頂,花序梗長短不一,長1.5-18.5厘米,通常短於葉柄,有時較長,毛被同莖;苞片線形或葉狀,被開展的微硬毛;花梗長2-7毫米;小苞片線形;萼片近等長,長2-2.5厘米,披針狀線形,內面2片稍狹,外面被開展的剛毛,基部更密,有時也雜有短柔毛;花冠漏斗狀,長5-8(-10)厘米,藍紫色或紫紅色,花冠管色淡;雄蕊及花柱內藏;雄蕊不等長;花絲基部被柔毛;子房無毛,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直徑0.8-1.3厘米,3瓣裂。種子卵狀三棱形,長約6毫米,黑褐色或米黃色,被褐色短絨毛。
主要價值
牽牛除栽培供觀賞外,種子為常用中藥,名丑牛子(雲南)、黑丑、白丑、二丑(黑、白種子混合),入藥多用黑丑,白丑較少用。有瀉水利尿,逐痰,殺蟲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