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汇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源汇区是漯河市辖区,位于河南省中南部。
源汇区是河南省交通枢纽,距郑州国际航空港不足1小时车程,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连南贯北,漯宝、漯阜铁路,南洛高速公路承东接西,铁路、高速公路呈“双十字”结构。
2012年,源汇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87633万元。[1]
2012年,源汇区总面积201.6平方公里,人口32万,辖3个镇、4个街道、一个乡、109个行政村、18个城市社区,为漯河市商业、文化、经济中心。
目录
地理环境
位置
源汇区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东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错地带。源汇区北距省会郑州140公里,西距平顶山市78公里,南距驻马店市66公里,东距周口市55公里。
气候
源汇区位于暖温带南部边缘,属于暖湿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累年平均气温为14.7℃,7月份最热,累年平均气温为27.5℃;1月份最冷,累年平均气温为0.5℃,年日照时数2181小时,全年无霜期为216─225天,降雨量平均为786毫米,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气候温暖。
地貌
源汇区地势平坦,是典型的平原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源汇区淡水资源充足,年过境水量27亿立方米,年均可用量达2500万立方米。
矿产能源
源汇区距全国能源基地平顶山仅百里,源汇区有豫中南最大的供电枢纽,年售电量近20亿千瓦时,煤电供应充足。
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按公安、计生部门统计,源汇区区总人口323405人,其中:城镇人口177122人,占总人口的54.8%。乡村人口146283人,占总人口的 45.2%。出生人口3027人,出生率10.2‰。死亡人口1676人,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加135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5‰。
民族
2012年,源汇区共有少数民族10981人。共有回族、蒙古族、满族等38个少数民族。
经济概况
综述
2012年,源汇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8763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比2011年增加69609万元。第二产业比2011年增加468886万元。第三产业比2011年增加449138万元。
第一产业
2012年,源汇区粮食种植面积20386公顷,比2011年增加308公顷,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1063公顷,较2011年增加11公顷;秋粮种植面积9323公顷,较2011年增加297公顷。 全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1408公顷,较2011年增加533公顷,其中棉花种植面积288公顷,减较2011年少216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20公顷,较2011年增加22公顷;蔬菜种植 面积3173公顷,较2011年增加269公顷;瓜果种植面积465公顷,较2011年增加98公顷。
201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29364吨,较2011年增长2.3%,其中夏粮产量75654吨较2011年,增长1.3%;秋粮产量53710吨,较2011年增长3.8%。全区棉花产量246吨, 较2011年下降59.4%;油料产量2493吨,较2011年增长2.0%;烟叶总产量1239吨,较2011年增长13.0%;全年肉类总产量27226吨,较2011年下降0.1%;禽蛋产量8893吨,较2011年增长8.9%;奶类产量40182吨,较2011年下降14.6%。全年水产品产量3836吨,较2011年增长16.0%。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3.0千公顷,增加0.3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4.4千公顷,减少0.2千公顷。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9.6万千瓦,增加0.7万千瓦。农村用电6853万千瓦小时,增长17.7%。
第二产业
2012年,源汇区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0251万元,较2011年增长15.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1491万元,较2011年增长18.1%;产品产销率18.3%。较2011年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0.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8%,轻重工业比例为62.4∶37.6。
2012年,源汇区区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58824万元,较2011年增长24.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7.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73295万元,较2011年 增长38.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1.4%;食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7864万元,较2011年增长15.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4.0%。
201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小麦粉499336吨,较2011年增长17.5%;鲜冷藏肉23110吨,较2011年增长18.6%;速冻米面食品42150吨,较2011年增长21.5%;乳制品184834吨,较2011年增长16.8%;塑料制品72791吨,较2011年增长11.5%;纱5604吨,较2011年增长36.2%。
2012年,源汇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0553万元,较2011年增长15.9%;实现利润151937万元,较2011年增长12.4%;实现利税226093万元,较2011年同比增长11.3%。
2012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7566万元,增长15.0%。
第三产业
2012年,源汇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8753万元,较2011年增长16.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37716万元,较2011年增长17.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1037万元,较2011年增长6.4%。
2012年全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420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700万美元。市外招商引资30.3亿元,其中省外招商引资24.2亿元。
交通路线
京广(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京广(北京至广州)铁路、107国道贯穿南北,南洛(南京至洛阳)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漯河火车站为国家一级编组大站,东衔漯阜(漯河至阜阳)铁路,西接漯宝(漯河至宝丰)铁路,北距郑州国际航空港不足一小时行程。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2年,源汇区举办各类文艺活动48场。共有文化馆1个,下属乡镇文化站5个,农村文化大院79个。
源汇区共参加市级比赛活动6次,全民健身运动2次,举办各项体育竞赛活动7次。全区共拥有体育场地238处,新增农民健身活动场地10处,小学生人均活动场地面积4.5平方米,初中生人均活动场地面积8.0平方米。
教育事业
截止至2012年,源汇区乡镇初中学校4所,在校学生4257人,毕业学生1312人,升学率100%;公办小学校共计52所,在校学生20860人,毕业学生3263人,入学率达到100%,升学率达到100%;民办小学2所,在校学生1218人,毕业学生11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4人,毕业学生8人。全区共有职业中专学校1所,文明市民学校18所,文明农民学校42所。
科技发展
2012年,源汇区成功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4项,其中省科技计划项目11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7项,区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获上级科技项目经费支持299万元,带动企业投入项目科研资金3000多万元。全年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成功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家。
秸杆生物反应堆、囤玉118玉米新品种示范与配套栽培等20多项科技成果得以推广,受益群众达2万多人。成功申报25项市级科技成果,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9项。专利申请量125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实用新型94件,外观设计11件。
医疗卫生
截止至2012年,源汇区共有医疗机构7个,其中中心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实有病床床位325张,其中中心医院67张、卫生院178张、妇幼保 健院80张;卫生技术人员37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98人,注册护士112人。全区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50人。卫生监督检验 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8人。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7.3万人。
社会保障
截止至2012年,源汇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1283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6459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824人。参加失业保险12000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7599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419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14916人,退休人员2503人,灵活就业69人。全年城镇居民累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0.5万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845万元;农村居民累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3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49万元。 源汇区共有敬老院32个,共设床位550张,收养336人。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8处,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30个。接受社会捐赠75.7万元。
历史文化
河上街庙会
从2010年起源汇区每年春节在开源景区举办河上街庙会。该庙会以“呈现传统民俗,彰显本地特色文化”为主旨,包括戏曲歌舞、奇活儿绝技、民间故事、传统民俗和民间艺术等30个传统文化项目。游客既可以在吹糖人、糖艺、捏面人、捏泥人、剪纸、民间字画等表演中充分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又可以在舞狮、舞龙、铜器表演、迎宾舞、少数民族歌舞、大鼓书、花轿迎亲、秧歌、高跷等传统节目中感受民俗文化的精彩。
河上街古镇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上街古镇项目,位于泰山路南段西侧,与开源森林公园毗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长约800米。具体项目有:牌坊楼、员外村、游客服务中心、悦来客栈、源汇寨墙、受降亭、炮楼、钟楼、鼓楼、绣球楼、演武场、书场、皮影、戏台、茶馆、沿街店铺等。